一种管式换热器试压查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6224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式换热器试压查漏装置,包括楔形帽塞、楔形管塞、第一垫圈、第二垫圈、连接管及真空泵。所述楔形帽塞帽顶延伸出第一帽檐,第一帽檐边沿设置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垫圈卡入第一凹槽,使管口一端得到密封。所述楔形管塞管帽延伸出第二帽檐,第二帽檐边沿设置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垫圈卡入第二凹槽,连接管一端固定于管塞上,另一端固定于真空泵上,使换热管另一端得到密封。此试压查漏装置能提高试压查漏效率,降低操作装置的人工、时间投入,实现高效的试压查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式换热器试压查漏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压力容器
,具体涉及一种管式换热设备的试压查漏装置。
技术介绍
管式换热器在动力、化工、石油化工、空调工程和制冷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如空调工程中使用的表面式空气冷却器、空气加热器、风机盘管、制冷工程中使用的冷风机蒸发器、无霜冰箱蒸发器等,不仅适用于单相流体的流动,而且对相变换热也有很大的价值。在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换热效果降低,一般情况下作业人员会更换效率低下的管束,组装后换热管与管板进行强度胀接完成密封,再通过试压查漏验证胀接密封是否合格。常规的胀接密封试压查漏方法,需根据管束长度及外径尺寸设计试压筒体与配套法兰,使用时二者配合,将管束穿入筒体、紧固密封管板进行压力试验。然而管束频繁吊装一方面会影响换热管及管板胀接密封效果,另一方面使用此类装置耗时长、并对作业人员的数量有基础要求,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式换热器试压查漏装置,提高试压查漏效率,降低操作装置的人工、时间投入。本技术所述的管式换热器试压查漏装置,包括楔形帽塞(1)、第一柱塞(11),第一帽檐(12),第一凹槽(13)、楔形管塞(2)、第二柱塞(21),第二帽檐(22),第二凹槽(23),管塞(24)、第一垫圈(31)、第二垫圈(32)、连接管(4)、真空泵(5)。所述楔形帽塞(1)帽顶部分为圆形,其圆心处设置实心的第一柱塞(11)。所述楔形帽塞(1)的帽顶部分向换热管(6)方向弯折90°延伸出第一帽檐(12)。>所述第一帽檐(12)与换热管(6)接触的环形边沿设置第一凹槽(13)。所述楔形管塞(2)管帽部分为圆形,其圆心处设置穿透管帽的第二柱塞(21)。所述第二柱塞(21)内部沿换热管(6)方向设置圆柱形空腔,第二柱塞(21)远离换热管(6)一侧设置外径小于第二柱塞(21)的管塞(24),所述管塞(24)上设置螺纹(25)。所述楔形管塞(2)的管帽部分向换热管(6)方向弯折90°延伸出第二帽檐(22),所述第二帽檐(22)与换热管(6)接触的环形边沿设置第二凹槽(23)。所述第一垫圈(31)外径与第一凹槽(13)内径相同、能卡入第一凹槽(13)内,设置于第一柱塞(11)四周。所述第二垫圈(32)外径与第二凹槽(23)内径相同、能卡入第二凹槽(23)内,设置于第二柱塞(21)四周。所述的试压查漏装置还包括连接管(4)、真空泵(5),所述连接管(4)内径与管塞(24)外径相同,连接管(4)两端连接区域内壁设置螺纹,一端连接至管塞(24),另一端连接至真空泵(5)。优选地,所述真空泵(5)与连接管(4)的连接处设置螺纹。所述第一垫圈(31)和第二垫圈(32)是截面为圆形的环状实心密封圈。所述第一柱塞(11)长度大于第一帽檐(12)长度。所述第二柱塞(21)的第二帽檐(22)弯折侧的长度大于第二帽檐(22)长度。进一步地,一组试压查漏装置至少包括一个楔形帽塞(1),一个楔形管塞(2),一个第一垫圈(31)、一个第二垫圈(32)、一根连接管(4)和一台真空泵(5)。与其它试压查漏装置相比,本技术所述装置的优越之处在于:1)节约材料费用的投入及作业人员数量,并且降低了制作成本;2)装置结构明确,制作方法简便、快捷;3)减少了施工时间,能快速实现初步的管口胀接质量检验。附图说明图1是楔形帽塞及楔形管塞使用方式示意图。图2为楔形帽塞及楔形管塞结构图,其中(A)为楔形帽塞,(B)为楔形管塞。图3是管式换热器试压查漏示意图。图4是楔形管塞的管塞一端螺纹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3所示的管式换热器试压查漏装置,包括楔形帽塞1、第一柱塞11、第一帽檐12、第一凹槽13、楔形管塞2、第二柱塞21、第二帽檐22、第二凹槽23、管塞24、第一垫圈31、第二垫圈32、连接管4、真空泵5。如图2所示的楔形帽塞1帽顶部分为圆形,其圆心处设置实心的第一柱塞11,所述楔形帽塞1的帽顶部分向换热管6方向弯折90°延伸出第一帽檐12,所述第一帽檐12与换热管6接触的环形边沿设置第一凹槽13。如图2所示的楔形管塞2管帽部分为圆形,其圆心处设置穿透管帽的第二柱塞21,所述第二柱塞21内部沿换热管6方向设置圆柱形空腔,第二柱塞21远离换热管6一侧设置外径小于第二柱塞21的管塞24,如图4所示,所述管塞24上设置螺纹25,连接时,螺纹25紧密地将管塞24及连接管4接口固定。所述楔形管塞2的管帽部分向换热管6方向弯折90°延伸出第二帽檐22,所述第二帽檐22与换热管6接触的环形边沿设置第二凹槽23。所述第一垫圈31外径与第一凹槽13内径相同、能卡入第一凹槽13内,设置于第一柱塞11四周,第一垫圈31与第一凹槽13卡紧后,换热管6一端管口得到密封。所述第二垫圈32外径与第二凹槽23内径相同、能卡入第二凹槽23内,设置于第二柱塞21四周,第二垫圈32与第二凹槽23卡紧后,换热管6管内仅有第二柱塞22内空腔与外界连接。所述的试压查漏装置还包括连接管4、真空泵5,所述连接管4内径与管塞24外径相同,连接管4两端连接区域内壁设置螺纹,一端连接至管塞24,另一端连接至真空泵5,连接真空泵5后,楔形帽塞1和楔形管塞2与换热管6及连接管4、真空泵5形成密封环境。所述真空泵5与连接管4的连接处设置螺纹。所述第一垫圈31和第二垫圈32是截面为圆形的环状实心密封圈。所述第一柱塞11长度大于第一帽檐12长度。所述第二柱塞21的第二帽檐22弯折侧的长度大于第二帽檐22长度。进一步地,一组试压查漏装置至少包括一个楔形帽塞1、一个楔形管塞2、一个第一垫圈31、一个第二垫圈32、一根连接管4和一台真空泵5,以上一组装置可保证对一根换热管进行完整的检测。使用本技术所述查漏装置时,首先如图1所示,在一侧管口四周设置第一垫圈31,将楔形帽塞1塞入目标管道6一侧管口,使第一垫圈31卡入第一凹槽13内。同时,在另一侧管口四周设置第二垫圈32,将楔形管塞2塞入目标管道6的另一侧管口,使第二垫圈32卡入第二凹槽23内。其次,利用螺纹25固定连接管塞24与连接管4一端,如图3所示,再固定真空泵5与连接管4的另一侧管口,最后开启真空泵5及压力表,监测管内压力变化,判断管道6与管板7间胀接密封程度,是否存在漏气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式换热器试压查漏装置,包括若干用于密封管口的楔形帽塞(1),所述楔形帽塞(1)帽顶部分为圆形,其圆心处设置实心的第一柱塞(11),所述楔形帽塞(1)的帽顶部分向换热管(6)方向弯折90°延伸出第一帽檐(12),所述第一帽檐(12)与换热管(6)接触的环形边沿设置第一凹槽(13),其特征是还包括:/n若干用于连通换热管(6)及真空泵(5)的楔形管塞(2),所述楔形管塞(2)管帽部分为圆形,其圆心处设置穿透管帽的第二柱塞(21),所述第二柱塞(21)内部沿换热管(6)方向设置圆柱形空腔,第二柱塞(21)远离换热管(6)一侧设置外径小于第二柱塞(21)的管塞(24),所述管塞(24)上设置螺纹(25),所述楔形管塞(2)的管帽部分向换热管(6)方向弯折90°延伸出第二帽檐(22),所述第二帽檐(22)与换热管(6)接触的环形边沿设置第二凹槽(23);/n若干用于密封换热管(6)及楔形帽塞(1)的第一垫圈(31),所述第一垫圈(31)外径与第一凹槽(13)内径相同、能卡入第一凹槽(13)内,设置于第一柱塞(11)四周;/n若干用于密封换热管(6)及楔形管塞(2)的第二垫圈(32),所述第二垫圈(32)外径与第二凹槽(23)内径相同、能卡入第二凹槽(23)内,设置于第二柱塞(21)四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换热器试压查漏装置,包括若干用于密封管口的楔形帽塞(1),所述楔形帽塞(1)帽顶部分为圆形,其圆心处设置实心的第一柱塞(11),所述楔形帽塞(1)的帽顶部分向换热管(6)方向弯折90°延伸出第一帽檐(12),所述第一帽檐(12)与换热管(6)接触的环形边沿设置第一凹槽(13),其特征是还包括:
若干用于连通换热管(6)及真空泵(5)的楔形管塞(2),所述楔形管塞(2)管帽部分为圆形,其圆心处设置穿透管帽的第二柱塞(21),所述第二柱塞(21)内部沿换热管(6)方向设置圆柱形空腔,第二柱塞(21)远离换热管(6)一侧设置外径小于第二柱塞(21)的管塞(24),所述管塞(24)上设置螺纹(25),所述楔形管塞(2)的管帽部分向换热管(6)方向弯折90°延伸出第二帽檐(22),所述第二帽檐(22)与换热管(6)接触的环形边沿设置第二凹槽(23);
若干用于密封换热管(6)及楔形帽塞(1)的第一垫圈(31),所述第一垫圈(31)外径与第一凹槽(13)内径相同、能卡入第一凹槽(13)内,设置于第一柱塞(11)四周;
若干用于密封换热管(6)及楔形管塞(2)的第二垫圈(32),所述第二垫圈(32)外径与第二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郑巍巍申军魏文斌王郁林王强郭慧芳李向远黄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