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阀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831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磁阀组件,包括:电磁阀本体、膜片结构、弯管结构、一连接套管和一第一密封圈,膜片结构底部设有一容置腔,电磁阀本体的顶部嵌套连接于容置腔内;弯管结构设有一挖空的连接部,连接套管安装于电磁阀本体上,其一端伸入连接部内并贴附于连接部的内壁,连接套管外表面上形成一第一台阶,弯管结构底部抵触至所述第一台阶处,第一台阶处形成一凸台,凸台夹于所述弯管结构和电磁阀本体之间;连接套管的顶部设有一豁口,膜片结构的边缘及第一密封圈被固定于豁口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磁阀组件,通过一连接套管将电磁阀本体、膜片结构与弯管结构相连接,并设有第一密封圈提高了密封效果,电磁阀开闭过程中冷却液不流经电磁阀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阀组件
本技术涉及电磁阀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阀组件。
技术介绍
电磁阀是用电磁控制的执行元件,在SCR(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后处理系统中,主要通过冷却液电磁阀控制冷却液的通断,进而实现对SCR后处理系统尿素箱的加热。目前的冷却液电磁阀均采用冷却液流经动阀芯及套管内部的设计,阀芯内部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且阀芯及套管内部与冷却液的长期接触,容易被冷却液中的杂质所堵塞或发生腐蚀,影响了电磁阀的使用寿命。对于将冷却液与电磁阀隔离的设计,冷却液管道与电磁阀之间的连接结构尤为重要,如连接不到位,冷却液仍会滴漏至电磁阀内,对电磁阀造成损坏,且加大了冷却液的压力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阀组件,其通过设置膜片结构、弯管结构和第一密封圈,并通过一连接套管将电磁阀本体、所述膜片结构与所述弯管结构相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圈设于膜片结构的边缘上方,起到固定膜片结构及密封的效果,使得电磁阀开闭过程中冷却液并不流经阀芯内部,且不会滴漏至电磁阀,一方面提高了电磁阀的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阀本体、膜片结构、弯管结构、一连接套管和一第一密封圈,所述膜片结构底部设有一容置腔,所述电磁阀本体的顶部嵌套连接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弯管结构设有一挖空的连接部,所述连接套管安装于所述电磁阀本体上,其一端伸入所述连接部内并贴附于所述连接部的内壁,所述连接套管外表面上形成一第一台阶,所述弯管结构底部抵触至所述第一台阶处,所述第一台阶处形成一凸台,所述凸台夹于所述弯管结构和所述电磁阀本体之间;所述连接套管的顶部设有一豁口,所述膜片结构的边缘及所述第一密封圈被固定于所述豁口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阀本体、膜片结构、弯管结构、一连接套管和一第一密封圈,所述膜片结构底部设有一容置腔,所述电磁阀本体的顶部嵌套连接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弯管结构设有一挖空的连接部,所述连接套管安装于所述电磁阀本体上,其一端伸入所述连接部内并贴附于所述连接部的内壁,所述连接套管外表面上形成一第一台阶,所述弯管结构底部抵触至所述第一台阶处,所述第一台阶处形成一凸台,所述凸台夹于所述弯管结构和所述电磁阀本体之间;所述连接套管的顶部设有一豁口,所述膜片结构的边缘及所述第一密封圈被固定于所述豁口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管的外表面与所述弯管结构之间设有一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设于形成于所述连接套管外表面上的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结构包括:中心密封体、第三密封圈以及连接所述中心密封体与第三密封圈的膜片,所述中心密封体安装于所述电磁阀本体的头部上,所述第三密封圈形成于所述膜片结构的边缘,所述第三密封圈被固定于所述豁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豁口为设于所述连接套管顶部内侧的一向下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三密封圈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龙汉钊胡云
申请(专利权)人:贝德凯利电气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