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阀式减振器生产用真空拉拔注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790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阀式减振器生产用真空拉拔注油机,属于注油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控制柜、第一导轨、拉拔结构、抽真空注油结构、顶台、电气控制系统,第二导轨,在电气控制系统控制下,抽真空注油结构下压注油口,密封减振器管端后,抽真空注油系统进行抽真空及注油操作,最后,拉拔装置的拉拔杆在减振器内进行往复运动,使油液完全流通,排出减振器及电磁阀内残余空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电磁阀式减振器在注油过程中电磁阀内部残存空气导致电磁阀失效的行业难题,明显提高了电磁阀的控制效果,有效降低了产品的故障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阀式减振器生产用真空拉拔注油机
本技术涉及注油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磁阀式减振器生产用真空拉拔注油机。
技术介绍
汽车或摩托车中均安装有减振器,减振器需要注入定量的减振油以保证减振器的减振效果。减振器中的油液数量对减振器的性能影响很大,对于每一个固定类型的减振器,其油液数量是预先经过严格计算的,也就是一个固定量。如果在减振器的组装过程中,不能保证各减振器的油量相同,那么不同含油量的减振器对车体会造成很大损害。现有技术中的减振器定量注油机,一般采用将减振器油液从减振器上口注入,使油液自行流入减振器筒内,并实现精准定量;但该技术因为注油无压力,不能排尽减振器缸筒内的空气,而电磁阀式减振器中的电磁阀与减振器相连并共用油液工作,因减振器电磁阀加工精度多,零件尺寸小,多部件装配结合,设计油液流道和孔隙较多,电磁阀内存在空气会阻碍油液流通而导致电磁阀失效,因此现技术方案不适用于近年来兴起的高端电磁阀式减振器的注油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磁阀式减振器定量注油机的缺点,解决注油过程中电磁阀内空气残留致使电磁阀故障的问题,提高电磁阀的控制效果。且本技术,将传统的开放式注油增加了真空抽气加自动拉拔的自动化模式,实现了机械化与自动化,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一致性;有效降低了产品的故障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阀式减振器生产用真空拉拔注油机,包括控制柜1、第一导轨2、拉拔结构3、抽真空注油结构4、顶台6、电气控制系统、第二导轨24。所述控制柜1的外壳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电气控制系统参数的电脑显示屏12以及控制注油机的运行状态的按钮,所述按钮包括开始按钮13、停止按钮14、和急停按钮15。所述第一导轨2水平固定于控制柜1前侧设置的内凹腔面上端,所述拉拔结构3和所述抽真空注油结构4均利用滑块固定在所述第一导轨2上,并可沿所述第一导轨2滑动,以便适应不同类型减振器的横向尺寸要求。所述抽真空注油结构4和拉拔结构3的正投影下方的平面上设置有第二导轨24,所述第二导轨24与第一导轨2平行,所述顶台6利用滑块固定在所述第二导轨24上,顶台可沿第二导轨24水平移动,以配合抽真空注油结构4和拉拔结构3的位置。所述抽真空注油结构4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气缸8和第二气缸9,所述第一气缸8和第二气缸9的伸缩杆端均向下设置,第一气缸8和第二气缸9的缸体上端通过上连接板21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气缸9的伸缩杆下端连接有压力块22,所述压力块22下端设置有注油口18,所述压力块22的一侧通过下连接板19与第一气缸8的伸缩杆连接;第一气缸8和第二气缸9启动后可对压力块加压,迫使注油口下压,直至密封减振器管端。所述注油口18为顶部封闭结构,注油口18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一侧通孔通过设置有真空阀16的管路连接真空泵,另一侧通孔通过设置有注油阀17的管路连接油箱。所述拉拔结构3包括第三气缸10,所述第三气缸10的伸缩杆向下设置,且在第三气缸10的伸缩杆下端同轴连接有拉拔杆23;拉拔杆23在第三气缸10驱动下可在减振器5内部进行往复运动,使油液完全流通,排出减振器5及电磁阀20内残留空气。所述电气控制系统输出端与真空泵、真空阀16、注油阀17、第一气缸8、第二气缸9、第三气缸10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气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器。进一步地,所述注油口18下端为锥形结构,锥形结构采用聚氨酯材料制作,便于密封减振器5管端。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柜1底部设置有工具柜7。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柜1顶部设置有三色警示灯11,所述三色警示灯11与PLC控制器输出端电性连接,用以提示设备的工作状态。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增加了真空抽气加自动拉拔的自动化模式,解决了电磁阀式减振器在注油过程中电磁阀内部残存空气导致电磁阀失效的行业难题,明显提高了电磁阀的控制效果;且实现了机械化与自动化,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一致性;有效降低了产品的故障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电气控制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电磁阀式减振器生产用真空拉拔注油机,包括控制柜1、第一导轨2、拉拔结构3、抽真空注油结构4、顶台6、PLC控制器、第二导轨24以及用于调节PLC控制参数的电脑显示屏12及控制注油机运行状态的开关按钮。其中,所述第一导轨2水平固定于控制柜1前侧设置的内凹腔面上端,所述拉拔结构3和所述抽真空注油结构4均利用滑块固定在所述第一导轨2上,并可沿所述第一导轨2滑动,以便适应不同类型减振器的横向尺寸要求。所述抽真空注油结构4和拉拔结构3的正投影下方的平面上设置有第二导轨24,所述第二导轨24与第一导轨2平行,所述顶台6利用滑块固定在所述第二导轨24上,顶台可沿第二导轨24水平移动,以配合抽真空注油结构4和拉拔结构3的位置。所述减振器5以上端口朝上的方式放置在所述顶台6上。所述抽真空注油结构4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气缸8和第二气缸9,所述第一气缸8和第二气缸9的伸缩杆端均向下设置,第一气缸8和第二气缸9的缸体上端通过上连接板21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气缸9的伸缩杆下端连接有压力块22,所述压力块22下端设置有注油口18,所述压力块22的一侧通过下连接板19与第一气缸8的伸缩杆连接。抽真空操作开始前,第一气缸8和第二气缸9启动后可对压力块加压,迫使注油口下压,直至密封减振器管端。所述注油口18为顶部封闭结构,注油口18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一侧通孔通过设置有真空阀16的管路连接真空泵,另一侧通孔通过设置有注油阀17的管路连接油箱。注油口的下端设置为锥形结构,该锥形结构采用聚氨酯材质,便于密封减振器管端。所述拉拔结构3包括第三气缸10,所述第三气缸10的伸缩杆向下设置,且在第三气缸10的伸缩杆下端同轴连接有拉拔杆23。所述控制柜1顶部设置有三色警示灯11。所述电气控制系统输出端与真空泵、真空阀16、注油阀17、第一气缸8、第二气缸9、第三气缸10、三色警示灯电性连接。本技术的工作过程:首先将减振器端口朝上置于顶台6上,然后调整顶台及拉拔结构、抽真空注油结构的位置。通过电脑显示屏12设定注油量与真空压力,PLC控制第一气缸8和/或第二气缸9启动带动注油口18下压直至锥形聚氨酯自行密封减振器管端,此时注油阀关闭状态。在PLC控制下,真空阀16打开,真空泵启动,真空泵开始抽取减振器5管内空气,直至达到标定压力;真空阀16关闭保持减振器5管内负压状态,此时注油阀17打开,油液按照标准参数注入减振器5筒内;注油完成,将减振器置于第二工位顶台,即拉拔结构3下方,第三气缸10驱动拉拔结构3的拉拔杆23进入减振器5内部进行往复活塞式运动,使油液完全流通,排除减振器5及电磁阀20内残留空气。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阀式减振器生产用真空拉拔注油机,包括控制柜(1)、第一导轨(2)、拉拔结构(3)、抽真空注油结构(4)、顶台(6)、电气控制系统,第二导轨(24),其特征在于:/n所述控制柜(1)的外壳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电气控制系统参数的电脑显示屏(12)以及控制注油机的运行状态的按钮,所述按钮包括开始按钮(13)、停止按钮(14)、和急停按钮(15);/n所述第一导轨(2)水平固定于控制柜(1)前侧设置的内凹腔面上端,所述拉拔结构(3)和所述抽真空注油结构(4)均利用滑块固定在所述第一导轨(2)上;/n所述抽真空注油结构(4)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气缸(8)和第二气缸(9),所述第一气缸(8)和第二气缸(9)的伸缩杆端均向下设置,第一气缸(8)和第二气缸(9)的缸体上端通过上连接板(21)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气缸(9)的伸缩杆下端连接有压力块(22),所述压力块(22)下端设置有注油口(18),所述压力块(22)的一侧通过下连接板(19)与第一气缸(8)的伸缩杆连接;/n所述注油口(18)为顶部封闭结构,注油口(18)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一侧通孔通过设置有真空阀(16)的管路连接真空泵,另一侧通孔通过设置有注油阀(17)的管路连接油箱;/n所述拉拔结构(3)包括第三气缸(10),所述第三气缸(10)的伸缩杆向下设置,且在第三气缸(10)的伸缩杆下端同轴连接有拉拔杆(23);/n所述电气控制系统输出端与真空泵、真空阀(16)、注油阀(17)、第一气缸(8)、第二气缸(9)、第三气缸(10)电性连接;/n所述抽真空注油结构(4)和拉拔结构(3)的正投影下方的平面上设置有第二导轨(24),所述第二导轨(24)与第一导轨(2)平行,所述顶台(6)利用滑块固定在所述第二导轨(2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阀式减振器生产用真空拉拔注油机,包括控制柜(1)、第一导轨(2)、拉拔结构(3)、抽真空注油结构(4)、顶台(6)、电气控制系统,第二导轨(24),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柜(1)的外壳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电气控制系统参数的电脑显示屏(12)以及控制注油机的运行状态的按钮,所述按钮包括开始按钮(13)、停止按钮(14)、和急停按钮(15);
所述第一导轨(2)水平固定于控制柜(1)前侧设置的内凹腔面上端,所述拉拔结构(3)和所述抽真空注油结构(4)均利用滑块固定在所述第一导轨(2)上;
所述抽真空注油结构(4)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气缸(8)和第二气缸(9),所述第一气缸(8)和第二气缸(9)的伸缩杆端均向下设置,第一气缸(8)和第二气缸(9)的缸体上端通过上连接板(21)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气缸(9)的伸缩杆下端连接有压力块(22),所述压力块(22)下端设置有注油口(18),所述压力块(22)的一侧通过下连接板(19)与第一气缸(8)的伸缩杆连接;
所述注油口(18)为顶部封闭结构,注油口(18)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一侧通孔通过设置有真空阀(16)的管路连接真空泵,另一侧通孔通过设置有注油阀(17)的管路连接油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登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双立减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