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型家具连接件及家具框架、收纳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765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家具收纳研发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型家具连接件及家具框架、收纳柜,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与横向杆通过第一活动连接件连接的纵向杆,第一活动连接件包括所述的横向杆的两端设置凹口部或凸块部,所述的纵向杆的两端设置凸块部或凹口部,所述凸块部配合插设于所述凹口部,所述的凸块部插设于所述的凹口部之内的至少部分截面直径大于所述的凹口部开口处直径,以限制所述的凸块部脱离于凹口部开口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易于装配,并且整体结构便于拆卸,可以拆卸之后收缩于快递箱内的整体体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产品的整体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型家具连接件及家具框架、收纳柜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具收纳研发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型家具连接件及家具框架、收纳柜。
技术介绍
作为习知的塑料收纳柜中,一般是采用插扣的方式配合连接,而家具框架在中间层也均为单个板面的设计,在装配时,较为占快递箱体积,导致整体的物流成本较高,故,需要进一步的研发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动锁止件,具体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一种L型家具连接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架挂架,具体在于提供一种家具框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架挂架,具体在于提供一种收纳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型家具连接件,包括与横向杆通过第一活动连接件连接的纵向杆,第一活动连接件包括所述的横向杆的两端设置凹口部或凸块部,所述的纵向杆的两端设置凸块部或凹口部,所述凸块部配合插设于所述凹口部,所述的凸块部插设于所述的凹口部之内的至少部分截面直径大于所述的凹口部开口处直径,以限制所述的凸块部脱离于凹口部开口处。其中,横向杆的一端为凹口部则相连接的纵向杆的一端为凸块部;或横向杆的一端为凸块部则相连接的纵向杆的一端为凹口部;或横向杆的另一端为凹口部则相连接的纵向杆的另一端为凸块部;或横向杆的另一端为凸块部则相连接的纵向杆的另一端为凹口部。其中,所述凹口部为倒梯形凹口部,所述凸块部为与倒梯形凹口部配合的倒梯形凸块部,所述的倒梯形凸块部配合插设于所述倒梯形凹口部上。一种家具框架,包括上述任一结构所述的两组L型家具连接件围设而成的矩形框架,所述的家居框架设置有中间加强杆,中间加强杆装设于所述的矩形框架内。其中,所述的中间加强杆的两端具有中间凸块部,所述的矩形框架对应所述中间加强杆的两端中间凸块部设置与其配合插设的中间凹口部。其中,设置竖向杆,竖向杆一端通过第二活动连接件插设于所述的矩形框架的端角处。其中,第二活动连接件包括在竖向杆的端部设置至少一组凸出部以及位于所述矩形框架或支板上设置的插孔部,凸出部可对应插设于所述的插孔部内。其中,所述的矩形框架的横向杆和\或纵向杆在接近于端部的位置上设置插孔部。其中,所述的竖向杆的两端均设置凸出部,竖向杆的一端凸出部直径大于另一端凸出部直径。其中,所述的竖向杆的凸出部具有相连接的竖向杆的凸出部配合插设的插设凹口。其中,所述的凸出部通过连接板安装于竖向杆的端部位置上。一种收纳柜,包括如上述任一结构所述的家具框架,在所述的家具框架之上和\或之下设置有支板,在所述支板与所述的家具框架之间通过多组竖向杆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易于装配,并且整体结构便于拆卸,可以拆卸之后收缩于快递箱内的整体体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产品的整体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附图1为实施例1-2的家具框架的立体图;附图2为实施例1-2的家具框架拆解的立体结构图;附图3为实施例1-2的竖向支杆的立体结构图;附图4为实施例3的收纳柜的立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的描述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的描述中,在其不同的实施方式中,不同技术特征以及技术方案中,在技术特征以及技术方案之间未构成冲突既可以相互配合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描述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实施例1:参照图1-4,一种L型家具连接件,包括与横向杆11通过第一活动连接件13连接的纵向杆12,第一活动连接件13包括所述的横向杆11的两端设置凹口部132或凸块部131,所述的纵向杆12的两端设置凸块部131或凹口部132,所述凸块部131配合插设于所述凹口部132,所述的凸块部131插设于所述的凹口部132之内的至少部分截面直径大于所述的凹口部132开口处直径,以限制所述的凸块部131脱离于凹口部132开口处。其一可实施结构中,横向杆的一端为凹口部则相连接的纵向杆的一端为凸块部;或横向杆的另一端为凹口部则相连接的纵向杆的另一端为凸块部,纵向杆的凸块部配合装设于横向杆的凹口部上。其一可实施结构中,横向杆的一端为凸块部则相连接的纵向杆的一端为凹口部;或横向杆的另一端为凸块部则相连接的纵向杆的另一端为凹口部,横向杆的凸块部配合装设于纵向杆的凹口部上。其中,所述凹口部为倒梯形凹口部,所述凸块部为与倒梯形凹口部配合的倒梯形凸块部,所述的倒梯形凸块部配合插设于所述倒梯形凹口部上,以限制所述的凸块部脱离于凹口部开口处。实施例2:一种家具框架1,包括上述任一结构所述的两组L型家具连接件围设而成的矩形框架,所述的家居框架设置有中间加强杆14,中间加强杆14装设于所述的矩形框架内。其中,所述的中间加强杆14的两端具有中间凸块部141,所述的矩形框架对应所述中间加强杆14的两端中间凸块部141设置与其配合插设的中间凹口部142,基于配合所述的中间加强杆,进一步的提高家具框架的整体强度。其中,设置竖向杆2,竖向杆2一端通过第二活动连接件22插设于所述的矩形框架的端角处,设置竖向杆2在于配合的连接在矩形框架之上或之下的支板或相邻的矩形框架,以对不同层数的收纳柜或其他家具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其中,第二活动连接件22包括在竖向杆2的端部设置至少一组凸出部221以及位于所述矩形框架或支板上设置的插孔部222,凸出部可对应插设于所述的插孔部222内,具体的说,竖向杆2的凸出部221可以固设于支板3或相邻矩形框架的插孔部222内。其中,所述的矩形框架的横向杆11和\或纵向杆12在接近于端部的位置上设置插孔部222,以实现由单一竖向杆同时固定其底部或顶部处的横向杆连接的纵向杆。其中,所述的竖向杆2的两端均设置凸出部221,竖向杆2的一端凸出部221直径大于另一端凸出部221直径。其中,所述的竖向杆的凸出部具有相连接的竖向杆的凸出部221配合插设的插设凹口223,以实现基于下部位置的竖向杆凸出部可以插设于插孔部22之后连接于上部位置的竖向杆的插设凹口223内,以便于多层的装配。其中,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凸出部通过连接板安装于竖向杆的端部位置上,尤其是接近于所述的横向杆或纵向杆位于所述的凹口部或凸块部处。实施例3:一种收纳柜,包括如上述任一结构所述的家具框架1,在所述的家具框架1之上和\或之下设置有支板3,在所述支板与所述的家具框架之间通过多组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型家具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横向杆通过第一活动连接件连接的纵向杆,第一活动连接件包括所述的横向杆的两端设置凹口部或凸块部,所述的纵向杆的两端设置凸块部或凹口部,所述凸块部配合插设于所述凹口部,所述的凸块部插设于所述的凹口部之内的至少部分截面直径大于所述的凹口部开口处直径,以限制所述的凸块部脱离于凹口部开口处。/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21 CN 20202013940691.一种L型家具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横向杆通过第一活动连接件连接的纵向杆,第一活动连接件包括所述的横向杆的两端设置凹口部或凸块部,所述的纵向杆的两端设置凸块部或凹口部,所述凸块部配合插设于所述凹口部,所述的凸块部插设于所述的凹口部之内的至少部分截面直径大于所述的凹口部开口处直径,以限制所述的凸块部脱离于凹口部开口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型家具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横向杆的一端为凹口部则相连接的纵向杆的一端为凸块部;或横向杆的一端为凸块部则相连接的纵向杆的一端为凹口部;或横向杆的另一端为凹口部则相连接的纵向杆的另一端为凸块部;或横向杆的另一端为凸块部则相连接的纵向杆的另一端为凹口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型家具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部为倒梯形凹口部,所述凸块部为与倒梯形凹口部配合的倒梯形凸块部,所述的倒梯形凸块部配合插设于所述倒梯形凹口部上。


4.一种家具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由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L型家具连接件围设而成的矩形框架,所述的家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陈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开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