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装式大弹簧油自循环冷却预压装机械密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750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泵用机械密封领域,公开了一种内装式大弹簧油自循环冷却预压装机械密封,以解决现有技术离心泵中机械密封中存在的问题,该密封包括冷却罩,冷却罩内安装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卡装在冷却罩内,弹簧的另一端设有弹簧座,弹簧座及弹簧内装有轴套,静环的另一侧装有动环,动环内安装有动环座,动环座的端部与轴套的一端配合,轴套的另一端卡装有与轴套一体转动的泵送环,冷却罩安装泵送环处装有骨架油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装式大弹簧油自循环冷却预压装机械密封通过弹簧座可以将冷却罩、弹簧座、弹簧、静环预先装配为一个整体,方便后续装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有效延长了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装式大弹簧油自循环冷却预压装机械密封
本技术涉及泵用机械密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装式大弹簧油自循环冷却预压装机械密封。
技术介绍
机械密封是离心泵的易损件之一,尤其在输送有腐蚀性带颗粒介质时,机械密封的寿命更短。目前,机械密封有集装式和非集装式,集装式机械密封结构紧凑,容易安装,使用寿命稍长,但更换成本较高;而耐腐耐磨离心泵更换机械密封的频率很高,故一般多采用非集装式机械密封。但非集装式机械密封安装工序繁琐,动静环受力不均匀,使用寿命较短,机械密封的弹簧形式有大弹簧、小弹簧和波纹管等;机械密封的冷却方式大多都是自来水冷却,但有些现场没有自来水或者不方便用自来水冷却机械密封,这样机械密封摩擦副产生的热量不能被带走,因温度过高而使机械密封损坏,现有技术无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离心泵中机械密封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便于安装、寿命较长的内装式大弹簧油自循环冷却预压装机械密封。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内装式大弹簧油自循环冷却预压装机械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装式大弹簧油自循环冷却预压装机械密封,包括冷却罩(7),冷却罩(7)内安装有弹簧(11),弹簧(11)的一端卡装在冷却罩(7)内,弹簧(11)的另一端设有弹簧座(8),其特征是:弹簧座(8)通过设置在冷却罩(7)内的压装环(27)压装在冷却罩(7)内,且压装环(27)可防止弹簧座(8)窜动,弹簧座(8)及弹簧(11)内装有轴套(9),弹簧座(8)远离弹簧(11)的一端与安装于冷却罩(7)一侧内部的静环(5)配合卡装,静环(5)的另一侧装有动环(3),动环(3)内安装有与轴(16)一体转动的动环座(1),动环座(1)的端部与轴套(9)的端面配合,轴套(9)的另一端卡装有与轴套(9)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装式大弹簧油自循环冷却预压装机械密封,包括冷却罩(7),冷却罩(7)内安装有弹簧(11),弹簧(11)的一端卡装在冷却罩(7)内,弹簧(11)的另一端设有弹簧座(8),其特征是:弹簧座(8)通过设置在冷却罩(7)内的压装环(27)压装在冷却罩(7)内,且压装环(27)可防止弹簧座(8)窜动,弹簧座(8)及弹簧(11)内装有轴套(9),弹簧座(8)远离弹簧(11)的一端与安装于冷却罩(7)一侧内部的静环(5)配合卡装,静环(5)的另一侧装有动环(3),动环(3)内安装有与轴(16)一体转动的动环座(1),动环座(1)的端部与轴套(9)的端面配合,轴套(9)的另一端卡装有与轴套(9)一体转动的泵送环(14),泵送环(14)上开设有圆孔(23),圆孔(23)与设置在冷却罩(7)上的冷却油通道(21)连通,冷却油通道(21)与设置在冷却罩(7)上冷却油出口油嘴(12)连通,冷却罩(7)上还设有冷却油进口油嘴(10),冷却罩(7)安装泵送环(14)处装有骨架油封(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装式大弹簧油自循环冷却预压装机械密封,其特征是:所述弹簧座(8)的外端面设有防转台(17),防转台(17)的端部设有限位台(18),所述压装环(27)上沿圆周方向均布设有多个可装入限位台(18)的压装槽(19),所述压装环(27)上还均布设有多个可配合装入防转台(17)的防转槽(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装式大弹簧油自循环冷却预压装机械密封,其特征是:所述泵送环(14)沿圆周方向均布设有多个圆孔(23),圆孔(23)的两侧沿泵送环(14)的环向均设有节流槽(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尚鹏陈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鸿浩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