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动力猫道的主驱动系统及其动力猫道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5705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动力猫道的主驱动系统及其动力猫道,属于油气钻采设备的动力猫道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动力猫道的主驱动系统,包括坡道,还包括设置于坡道上的主驱动机构;所述主驱动机构包括滑车、导向轮单元、绳子和拉放绳驱动结构;所述滑车装配于坡道正面并可沿坡道正面上下滑动,导向轮单元设置于坡道顶部,拉放绳驱动结构装配于坡道背面,绳子后端固定于坡道背面,绳子前端绕过拉放绳驱动结构以及导向轮单元后与滑车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动力猫道的主驱动系统,通过拉放绳驱动结构的拉放绳动作能够使得滑车沿坡道正面上下滑动,即实现了滑车的上下行,进而可以用以实现翻折式V型钻具支撑梁的上升/下降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动力猫道的主驱动系统及其动力猫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动力猫道的主驱动系统及其动力猫道,属于油气钻采设备的动力猫道

技术介绍
动力猫道是用于油气钻采设备
的输送设备,其可以将猫道主体两侧的排架(支腿)上的钻具向钻台面输送,也可以将钻台面上的钻具输送排列至猫道主体两侧的排架(支腿)上;如中国专利CN201520866530.4,一种动力猫道;中国专利CN201420525189.1,一种油缸起升式陆地动力猫道;中国专利CN201420660266.4,一种齿轮齿条式钻机动力猫道。动力猫道的主驱动系统,是用于使V型钻具支撑梁上升/下降的驱动机构,以便于V型钻具支撑梁上的滑靴将钻具向钻台面输送,如中国专利CN201520866530.4的主驱滑车;再如中国专利CN201420525189.1的滑车与滑车油缸;再如中国专利CN201420660266.4的滑车与旋臂油缸。现有技术的动力猫道的尺寸较大,究其原因是因为为了满足钻具的输送要求,V型钻具支撑梁的需要具有一定的长度,而为了使V型钻具支撑梁能够配合于底座上,以便于钻具的中间转移过程,底座的尺寸也需要具有一定的长度。为了减小动力猫道的尺寸,申请人设计了一种动力猫道,其采用的V型钻具支撑梁是可翻折式的结构,称为翻折式V型钻具支撑梁,该翻折式V型钻具支撑梁包括相互铰接的支撑梁上段和支撑梁中下段;当支撑梁中下段前端向坡道顶端移动时,支撑梁上段前端将沿坡道正面向上移动,直至支撑梁上段穿过坡道上部,翻折式V型钻具支撑梁展平,如图9所示,以便于向钻台面输送钻具;当支撑梁中下段前端向坡道底端移动时,支撑梁上段前端将沿坡道正面向下移动,翻折式V型钻具支撑梁逐渐翻折,直至支撑梁中下段配合在底座上,支撑梁上段配合在坡道上,如图10所示,以便于将钻具转移至翻折式V型钻具支撑梁上(具体的是转移至支撑梁中下段上)。因为了采用翻折式V型钻具支撑梁的设计,支撑梁上段就不需要配合在底座上,那么动力猫道的底座尺寸便减少了,动力猫道的尺寸也就减少了,同时还能够减少V型钻具支撑梁的运动路线。为了实现上述翻折式V型钻具支撑梁的上升/下降动作用以实现钻具的输送过程,现有技术的主驱动系统就不太适用了,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用于动力猫道的主驱动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动力猫道的主驱动系统及其动力猫道。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动力猫道的主驱动系统,包括坡道,还包括设置于坡道上的主驱动机构;所述主驱动机构包括滑车、导向轮单元、绳子和拉放绳驱动结构;所述滑车装配于坡道正面并可沿坡道正面上下滑动,导向轮单元设置于坡道顶部,拉放绳驱动结构装配于坡道背面,绳子后端固定于坡道背面,绳子前端绕过拉放绳驱动结构以及导向轮单元后与滑车相连,通过拉放绳驱动结构的拉放绳动作可使滑车沿坡道正面上下滑动。采用本技术的动力猫道的主驱动系统时,绳子后端是固定于坡道背面的,绳子前端是与可沿坡道正面上下滑动滑车相连的,相当于绳子后端是固定端,绳子前端是自由端;当使拉放绳驱动结构逐渐的拉动绳子时,绳子后端固定不动,绳子前端将向上拉动滑车,使得滑车沿坡道正面向上滑动(滑车上行);再使拉放绳驱动结构逐渐的释放绳子时,绳子不上拉滑车,在滑车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滑车沿坡道正面向下滑动(滑车下行),本技术结构简单,传动可靠,能够实现滑车的上下行动作,通过滑车的上下行可用以实现翻折式V型钻具支撑梁的上升/下降动作。具体的,将本技术的主驱动系统应用到具有翻折式V型钻具支撑梁的动力猫道上时,使滑车与支撑梁中下段前端相连,而支撑梁上段前端配合在坡道正面、并可沿坡道正面上下滑动;滑车上行时,支撑梁中下段前端向坡道顶端移动,支撑梁上段前端将沿坡道正面向上移动,直至支撑梁上段穿过坡道上部,翻折式V型钻具支撑梁展平;滑车下行时,支撑梁中下段前端向坡道底端移动,支撑梁上段前端将沿坡道正面向下移动,翻折式V型钻具支撑梁逐渐翻折,直至支撑梁中下段配合在底座上,支撑梁上段配合在坡道上,即通过滑车的上下行实现了翻折式V型钻具支撑梁的上升/下降动作。本技术具体的设计了2种形式的拉放绳驱动结构的设计方案,都为滑轮组驱动结构的结构形式,通过动滑轮单元作靠近/远离定滑轮单元的动作过程,实现了滑车的上下行,并得益于动滑轮单元的设计,能够节省驱动动力,节约能源。具体的,如下所述。可供选择的第一种设计方案,所述拉放绳驱动结构包括装配于坡道背面的定滑轮单元、动滑轮单元以及用于驱动动滑轮单元沿坡道背面上下滑动的驱动装置,定滑轮单元位于动滑轮单元下方;绳子前端绕过动滑轮单元、定滑轮单元以及导向轮单元后与滑车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动滑轮单元包括2个动滑轮,定滑轮单元包括2个定滑轮,绳子前端依次绕过第一个动滑轮、第一个定滑轮、第二个动滑轮、第二个定滑轮以及导向轮单元后与滑车相连。可供选择的第二种设计方案,所述拉放绳驱动结构包括装配于坡道背面的定滑轮单元、动滑轮单元以及用于驱动动滑轮单元沿坡道背面上下滑动的驱动装置,动滑轮单元位于定滑轮单元下方;绳子前端绕过定滑轮单元、动滑轮单元以及导向轮单元后与滑车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定滑轮单元包括2个定滑轮,动滑轮单元包括2个动滑轮,绳子前端依次绕过第一个定滑轮、第一个动滑轮、第二个定滑轮、第二个动滑轮以及导向轮单元后与滑车相连。对于上述的2种设计方案而言,定滑轮单元包括2个定滑轮,动滑轮单元包括2个动滑轮的设计是优选的设计,这样的结构形式更加科学,便于实施,同时结构也稳定。作为上述第一种或第二种设计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沿坡道的长度方向上,动滑轮单元滑动的嵌入坡道背面设置的滑道内,驱动装置与动滑轮单元相连用以驱动动滑轮单元沿滑道背面上下滑动。滑道对动滑轮单元起到导向作用,有利于动滑轮单元沿坡道背面上下滑动。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伸缩杆,驱动伸缩杆一端固定于坡道背面、另一端与动滑轮单元相连。能够实现驱动定滑轮单元沿滑道上下滑动的目的。可供选择的,所述导向轮单元包括2个导向轮,两导向轮分别凸出于坡道的正面与背面。能够避免绳子与坡道出现干涉的情况发生。可供选择的,沿坡道的长度方向上,滑车滑动的装配于坡道正面设置的导轨上,以使滑车可沿坡道正面上下滑动。导轨起到导向的作用,有利于滑车沿坡道正面上下滑动。可供选择的,所述主驱动机构有2N套,2N套所述主驱动机构具有间距的对称设置于坡道上。优选的,N=1,主驱动机构有2套,滑车就有2个,两滑车之间具有间距;将本设计主驱动系统应用到具有翻折式V型钻具支撑梁的动力猫道上时,使两滑车与支撑梁中下段的前端两侧相连,通过两滑车同步的上下行动作,V型钻具支撑梁两侧受力平衡,使得翻折式V型钻具支撑梁的上升/下降动作更加稳定可靠。一种动力猫道,采用上述的用于动力猫道的主驱动系统。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动力猫道的主驱动系统及其动力猫道,本技术动力猫道的主驱动系统结构简单,传动可靠,绳子后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动力猫道的主驱动系统,包括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坡道上的主驱动机构;所述主驱动机构包括滑车、导向轮单元、绳子和拉放绳驱动结构;所述滑车装配于坡道正面并可沿坡道正面上下滑动,导向轮单元设置于坡道顶部,拉放绳驱动结构装配于坡道背面,绳子后端固定于坡道背面,绳子前端绕过拉放绳驱动结构以及导向轮单元后与滑车相连,通过拉放绳驱动结构的拉放绳动作可使滑车沿坡道正面上下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动力猫道的主驱动系统,包括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坡道上的主驱动机构;所述主驱动机构包括滑车、导向轮单元、绳子和拉放绳驱动结构;所述滑车装配于坡道正面并可沿坡道正面上下滑动,导向轮单元设置于坡道顶部,拉放绳驱动结构装配于坡道背面,绳子后端固定于坡道背面,绳子前端绕过拉放绳驱动结构以及导向轮单元后与滑车相连,通过拉放绳驱动结构的拉放绳动作可使滑车沿坡道正面上下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力猫道的主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放绳驱动结构包括装配于坡道背面的定滑轮单元、动滑轮单元以及用于驱动动滑轮单元沿坡道背面上下滑动的驱动装置,定滑轮单元位于动滑轮单元下方;绳子前端绕过动滑轮单元、定滑轮单元以及导向轮单元后与滑车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动力猫道的主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滑轮单元包括2个动滑轮,定滑轮单元包括2个定滑轮,绳子前端依次绕过第一个动滑轮、第一个定滑轮、第二个动滑轮、第二个定滑轮以及导向轮单元后与滑车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力猫道的主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放绳驱动结构包括装配于坡道背面的定滑轮单元、动滑轮单元以及用于驱动动滑轮单元沿坡道背面上下滑动的驱动装置,动滑轮单元位于定滑轮单元下方;绳子前端绕过定滑轮单元、动滑轮单元以及导向轮单元后与滑车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动力猫道的主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滑轮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雨李世国吕岩田力罗锐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