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井式辅助通风救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5705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竖井式辅助通风救援装置,包括送风机构、钻道机构、位于所述钻道机构上方且与所述钻道机构连接的侧壁支护机构、设置在所述侧壁支护机构上方的推拉机构以及位于所述侧壁支护机构内部且与所述侧壁支护机构相配合的救援升降机构;所述侧壁支护机构的一侧与所述钻道机构的一侧铰接,所述侧壁支护机构的另一侧与所述钻道机构的另一侧拆卸连接;所述侧壁支护机构下方设置有距离传感器,且所述距离传感器通信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分别与所述救援升降机构、推拉机构通信连接,其结构可靠,使用便捷,装置中各机构之间动作协调性能好,为隧道救援提供可靠保障,提高救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竖井式辅助通风救援装置
本技术涉隧道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竖井式辅助通风救援装置。
技术介绍
良好的隧道施工作业环境是保证隧道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维护施工者身心健康、实现工厂化施工的重要条件。在矿山法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多数采用爆破作业,其不仅会产生有害气体、喷混凝土的粉尘、汽车排放的烟尘等,而且容易引起隧道中局部坍塌,从而导致施工人员被困,加之隧道施工空间狭窄,救援工作难以展开,洞内环境条件恶化,使得被困人员处于极度危险之中。目前,隧道救援中主要依靠大型挖掘机械进场对隧道进行疏通从而就出被困人员,但是该种方式资源使用率大,对于一些交通不便的隧道施工场所并不适用,且救援速度缓慢,严重影响救援进度和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竖井式辅助通风救援装置,以解决现有隧道坍塌后救援不及时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竖井式辅助通风救援装置,包括送风机构、钻道机构、位于所述钻道机构上方且与所述钻道机构连接的侧壁支护机构、设置在所述侧壁支护机构上方的推拉机构以及位于所述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竖井式辅助通风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机构(1)、钻道机构(2)、位于所述钻道机构(2)上方且与所述钻道机构(2)连接的侧壁支护机构(3)、设置在所述侧壁支护机构(3)上方的推拉机构(4)以及位于所述侧壁支护机构(3)内部且与所述侧壁支护机构(3)相配合的救援升降机构(5);/n所述侧壁支护机构(3)的一侧与所述钻道机构(2)的一侧铰接,所述侧壁支护机构(3)的另一侧与所述钻道机构(2)的另一侧拆卸连接;所述侧壁支护机构(3)下方设置有距离传感器,且所述距离传感器通信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分别与所述救援升降机构(5)、推拉机构(4)通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竖井式辅助通风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机构(1)、钻道机构(2)、位于所述钻道机构(2)上方且与所述钻道机构(2)连接的侧壁支护机构(3)、设置在所述侧壁支护机构(3)上方的推拉机构(4)以及位于所述侧壁支护机构(3)内部且与所述侧壁支护机构(3)相配合的救援升降机构(5);
所述侧壁支护机构(3)的一侧与所述钻道机构(2)的一侧铰接,所述侧壁支护机构(3)的另一侧与所述钻道机构(2)的另一侧拆卸连接;所述侧壁支护机构(3)下方设置有距离传感器,且所述距离传感器通信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分别与所述救援升降机构(5)、推拉机构(4)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井式辅助通风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道机构(2)包括设置在所述侧壁支护机构(3)下端的保护壳体(20)、位于所述保护壳体(20)内的第一驱动机构(21)、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保护壳体(20)下方且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1)连接的钻头(22),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1)驱动所述钻头(22)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竖井式辅助通风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支护机构(3)包括上下开口且内部为空腔结构的柱形支护筒(30)以及设置在所述柱形支护筒(30)外壁上的支撑件(31),所述推拉机构(4)连接在所述柱形支护筒(30)的上端,所述保护壳体(20)连接在所述柱形支护筒(30)的下端,且所述柱形支护筒(30)的一侧与所述保护壳体(20)的一侧铰接,所述柱形支护筒(30)的另一侧与所述保护壳体(20)的另一侧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竖井式辅助通风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机构(4)包括推拉驱动件(40)以及连接在所述推拉驱动件(40)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英学席锦州刘甫罗燕平申玉生文展骆阳冯国春张子为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