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洞内可移动多功能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5705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洞内可移动多功能救生装置,包括救生舱,救生舱包括内舱体,内舱体内部安装有食物储藏包、制冷、加湿器,制冷、加湿器的出冷气管及排气口通至救生舱外部,内舱体铰接有舱门,舱门内侧安装有无线通讯综合发射器,内舱体外部包裹有高强钢架,高强钢架外部设置有动态监测报警仪a,制冷、加湿器、无线通讯综合发射器及动态监测报警仪a连接蓄电池或电源;该装置安装有动态监测报警仪a可以实时监测隧道或矿洞中的情况,比如温度、湿度、及有害气体的浓度,若达到设定的危险值时即开启有制冷、加湿器,对局部环境加湿、降温使其达到正常标准;若处理后,局部环境达不到正常值,则动态监测报警仪a报警,预警作业人员逃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洞内可移动多功能救生装置
本技术属于隧道/洞内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洞内可移动多功能救生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处于隧道、地下矿洞、岩洞等环境中从事作业的工作人员,几乎天天都处在危险的边缘。隧道或者洞内的温度变化、湿度变化、有害气体浓度、重要位置处的变形和沉降数值的超限等因素,随时都可能给工作人员带来生命安全问题,现有的隧道或洞内的救生装置具有以下缺陷:一是,隧道或者洞内出现温度过高、湿度较小及其他危险状况时,不能够通过救生装置消除现场的危险情况;二是,在危险情况不能通过救生装置自身消除外时,如温度、湿度或有害气体等,不能够进行预警,致使作业人员不能够及时逃离;三是,在隧道或者洞内出现坍塌事故,作业人员不能及时逃离现场时,缺少高强的躲避空间;四是,现有的救生装置与矿洞或隧道中的其他工具,比如安装架、脚手架的复合性差,不能够将救生装置安装于这些工具之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洞内可移动多功能救生装置,实现了对隧道或矿洞进行加湿或制冷以消除危险状况,或对危险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洞内可移动多功能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救生舱(2),所述救生舱(2)包括内舱体(2-1),所述内舱体(2-1)内部安装有食物储藏包(2-7)、制冷、加湿器(2-8),所述制冷、加湿器(2-8)的出冷气管及排气口通至救生舱(2)外部,所述内舱体(2-1)铰接有舱门(2-5),所述舱门(2-5)内侧安装有无线通讯综合发射器(2-6),所述内舱体(2-1)外部包裹有高强钢架(2-2),所述高强钢架(2-2)的外部设置有动态监测报警仪a,所述制冷、加湿器(2-8)、所述无线通讯综合发射器(2-6)及动态监测报警仪a均连接蓄电池或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洞内可移动多功能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救生舱(2),所述救生舱(2)包括内舱体(2-1),所述内舱体(2-1)内部安装有食物储藏包(2-7)、制冷、加湿器(2-8),所述制冷、加湿器(2-8)的出冷气管及排气口通至救生舱(2)外部,所述内舱体(2-1)铰接有舱门(2-5),所述舱门(2-5)内侧安装有无线通讯综合发射器(2-6),所述内舱体(2-1)外部包裹有高强钢架(2-2),所述高强钢架(2-2)的外部设置有动态监测报警仪a,所述制冷、加湿器(2-8)、所述无线通讯综合发射器(2-6)及动态监测报警仪a均连接蓄电池或电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洞内可移动多功能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钢架(2-2)的顶部安装有减震壳(2-3),所述减震壳(2-3)与所述高强钢架(2-2)之间安装有多个弹簧(2-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洞内可移动多功能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舱体(2-1)的形状为弧面状,所述减震壳(2-3)的形状为弧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洞内可移动多功能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喜平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