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智家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电梯井防护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66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电梯井防护门。所述基于建筑工程用电梯井防护门,包括:连接板;上门框,所述上门框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顶部,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门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电梯井防护门,通过设置固定结构,仅需在铝模固定位置开孔然后将固定块焊接在开孔中,最后安装预制固定螺栓,拆模后即可快速安装电梯井防护门,可做到无耗材安装,在铝模上安装预制固定螺栓可做到精准定位,每套铝模仅需一次开孔便可重复多次使用,防护门安装后亦不影响室内装修工程,不需反复拆除,由于双侧使用可伸缩的固定螺栓,可将电梯井防护门的尺寸偏差控制在10cm以上,极大的提高防护门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电梯井防护门
本技术涉及电梯井防护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电梯井防护门。
技术介绍
电梯井是安装电梯的井道,井道的尺寸是按照电梯选型来确定的,井壁上安装电梯轨道和配重轨道,预留的门洞安装电梯门,井道顶部有电梯机房,使用新型由外模和内模及穿墙螺栓组成,内模由内模板、转动角模组、水平伸缩顶杆组、底盘、底盘支腿、内模板底垂直调节器组组成。在建筑工程中,电梯井都是配备有防护门的,而传统的电梯井防护门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电梯井防护门安装主要靠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打膨胀螺栓安装,需使用电动工具在结构上进行打孔,额外消耗材料,且安装效率低,另外对电梯井门洞的结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容易因电梯门结构尺寸偏差而造成防护门安装不牢或无法安装的情况。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电梯井防护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电梯井防护门,解决了传统的建筑工程用电梯井防护门安装时不够方便,操作复杂,需要额外消耗材料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基于建筑工程用电梯井防护门,包括:连接板;上门框,所述上门框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顶部,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门框,所述上门框与所述下门框上均开设有安装孔;固定结构,两个所述固定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上门框与所述下门框的一侧,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螺栓和固定块,所述固定螺栓的表面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优选的,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安装孔的内部,所述固定螺栓的表面与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贯穿所述上门框的一侧并延伸至所述上门框的另一侧,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卡块。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螺纹转轴和两个挤压块,所述凹槽内表面底部的两侧均连通有滑槽。优选的,所述上门框上开设有两个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表面且位于所述活动槽的内部套接有压缩弹簧。优选的,所述螺纹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蜗轮,所述蜗轮外表面的一侧啮合有蜗杆,且所述蜗杆的一端与所述凹槽内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螺纹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挤压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挤压块的底部与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基于建筑工程用电梯井防护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电梯井防护门,通过设置固定结构,在安装防护门时,仅需在铝模固定位置开孔然后将固定块焊接在开孔中,最后安装预制固定螺栓,拆模后即可快速安装电梯井防护门,可做到无耗材安装,在铝模上安装预制固定螺栓可做到精准定位,每套铝模仅需一次开孔便可重复多次使用,防护门安装后亦不影响室内装修工程,不需反复拆除,由于双侧使用可伸缩的固定螺栓,可将电梯井防护门的尺寸偏差控制在10cm以上,极大程度的提高防护门的适用性,很好的可解决了防护栏杆通用率低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建筑工程用电梯井防护门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建筑工程用电梯井防护门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连接板和上门框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连接板,2、上门框,3、下门框,4、安装孔,5、固定结构,51、固定螺栓,52、固定块,53、锁紧螺母,54、转动卡块,6、凹槽,7、调节结构,71、螺纹转轴,72、挤压块,73、蜗轮,74、蜗杆,8、滑槽,9、活动槽,10、限位杆,11、压缩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建筑工程用电梯井防护门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基于建筑工程用电梯井防护门,包括:连接板1;上门框2,所述上门框2设置于所述连接板1的顶部,所述连接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门框3,所述上门框2与所述下门框3上均开设有安装孔4;固定结构5,两个所述固定结构5分别设置于所述上门框2与所述下门框3的一侧,所述固定结构5包括固定螺栓51和固定块52,所述固定螺栓5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53。固定螺栓51用于将门框与固定位置固定,安装前需要在固定位置开设适配的安装孔,固定块52的内部设置有与固定螺栓51适配螺纹,其内部螺纹孔径为M12,长度设置在20-35mm,固定螺栓51的头部为锥形或是圆形,锁紧螺母53与M12螺母,用于将固定螺栓51与门框固定。通过设置固定结构5,在安装防护门时,需在铝模固定位置开孔然后将固定块52焊接在开孔中,还可以在铝模固定位置开孔,安装预制螺栓,预制螺栓在混凝土浇筑后会在墙面形成一个圆柱形凹坑,用于和防护栏上螺杆相配合,铝模仅需开孔一次,预制螺栓安装后无需拆卸,最后安装预制固定螺栓51,拆模后即可快速安装电梯井防护门,可做到无耗材安装,在铝模上安装预制固定螺栓51可做到精准定位,每套铝模仅需一次开孔便可重复多次使用,防护门安装后亦不影响室内装修工程,不需反复拆除,由于双侧使用可伸缩的固定螺栓51,可将电梯井防护门的尺寸偏差控制在10cm以上,极大程度的提高防护门的适用性,很好的可解决了防护栏杆通用率低的问题。所述固定块52设置在所述安装孔4的内部,所述固定螺栓51的表面与所述固定块52的内部螺纹连接。固定块52与安装孔4相适配,安装时,需要将固定块52焊接在安装孔4中,然后再将固定螺栓51与固定块52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栓51的一端贯穿所述上门框2的一侧并延伸至所述上门框2的另一侧,所述固定螺栓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卡块54。转动卡块为六棱柱,通过与适配的转动工具卡接,然后通过转动该转动工具将固定螺栓51转动。本技术提供的基于建筑工程用电梯井防护门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安装防护门时,仅需在铝模固定位置开孔然后将固定块52焊接在开孔中,最后安装预制固定螺栓51,拆模后即可快速安装电梯井防护门,可做到无耗材安装,在铝模上安装预制固定螺栓51可做到精准定位,每套铝模仅需一次开孔便可重复多次使用,防护门安装后亦不影响室内装修工程,不需反复拆除,由于双侧使用可伸缩的固定螺栓51,可将电梯井防护门的尺寸偏差控制在10cm以上,极大程度的提高防护门的适用性,很好的可解决了防护栏杆通用率低的问题。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基于建筑工程用电梯井防护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固定结构5,在安装防护门时,仅需在铝模固定位置开孔然后将固定块52焊接在开孔中,最后安装预制固定螺栓51,拆模后即可快速安装电梯井防护门,可做到无耗材安装,在铝模上安装预制固定螺栓51可做到精准定位,每套铝模仅需一次开孔便可重复多次使用,防护门安装后亦不影响室内装修工程,不需反复拆除,由于双侧使用可伸缩的固定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电梯井防护门,其特征在于,包括:/n连接板;/n上门框,所述上门框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顶部,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门框,所述上门框与所述下门框上均开设有安装孔;/n固定结构,两个所述固定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上门框与所述下门框的一侧,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螺栓和固定块,所述固定螺栓的表面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电梯井防护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板;
上门框,所述上门框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顶部,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门框,所述上门框与所述下门框上均开设有安装孔;
固定结构,两个所述固定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上门框与所述下门框的一侧,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螺栓和固定块,所述固定螺栓的表面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工程用电梯井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安装孔的内部,所述固定螺栓的表面与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工程用电梯井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贯穿所述上门框的一侧并延伸至所述上门框的另一侧,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家王智奇包鸿泉
申请(专利权)人:王智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