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感应智能门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65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门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环境感应智能门窗。该环境感应智能门窗,包括框架,所述框架通过铰链转动安装有窗体,所述窗体的内侧安装有把手,且窗体的内侧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内侧安装有风扇,所述窗体的内侧焊接有挡板,且窗体的外侧活动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驱动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窗体内侧开设通风孔,通风孔内侧安装风扇,风扇为静音风扇,窗体内侧安装甲烷传感器用来检测空气中甲烷浓度,一旦甲烷浓度过高,则自动启动风扇,风扇高速转动把屋内的甲烷气体排出,降低其浓度,同时甲烷传感器启动蜂鸣器,蜂鸣器发出刺耳的声音来提醒屋内人员及时撤离,避免危害室内人员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境感应智能门窗
本技术涉及门窗
,具体为一种环境感应智能门窗。
技术介绍
智能门窗控制系统由无线遥控器、智能主控器、门窗控制器、门窗驱动器等组成,集现代声、光、机、电、通讯为一体,是智能家居的理想选择。大多数家庭使用煤气做饭,在使用过程中,经常由于人们的疏忽导致煤气泄露,因为煤气具有无色的特性,在煤气泄露初期或者当人不在厨房的情况下是不容易发现煤气泄露的,而当泄露的煤气达到一定浓度且窗户是关闭状态时很容易危害室内人员安全,且现有智能门窗不能根据光照强度和光照角度来遮挡阳光,无法避免人们受到紫外线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环境感应智能门窗,具备智能监控甲烷气体浓度和具有调节防紫外线玻璃角度等优点,解决了在煤气泄露初期或者当人不在厨房的情况下不容易发现煤气泄露的问题,避免当泄露的煤气达到一定浓度且窗户是关闭状态时容易危害室内人员安全,还解决了现有智能门窗不能根据光照强度和光照角度来遮挡阳光的问题,避免人们受到紫外线伤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境感应智能门窗,包括框架,所述框架通过铰链转动安装有窗体,所述窗体的内侧安装有把手,且窗体的内侧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内侧安装有风扇,所述窗体的内侧焊接有挡板,且窗体的外侧活动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形轮,所述移动板的正面位于齿形轮的正下方开设有方形孔,所述窗体正面的底部安装有光照度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风扇的一侧位于窗体外侧开设有若干个排风孔,且风扇位于窗体的内侧安装有网罩。进一步的,所述窗体位于通风孔一侧固定安装有甲烷传感器,且窗体内侧的底部安装有与甲烷传感器电性连接的蜂鸣器。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的内侧安装有防紫外线玻璃,且移动板为U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窗体的正面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形轮啮合传动。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分别与甲烷传感器和光照度传感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框架、铰链、窗体、把手、通风孔、风扇、甲烷传感器、排风孔、蜂鸣器、挡板、移动板、防紫外线玻璃、齿条、驱动器、齿形轮、方形孔、光照度传感器、控制面板的联合设置,框架内侧通过铰链活动安装窗体,窗体正面活动安装移动板,移动板正面安装的驱动器输出轴上安装齿形轮,齿形轮贯穿方形孔与窗体正面安装的齿条啮合传动,且窗体正面底部安装光照度传感器,当光照强度大时,光照度传感器反馈给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启动驱动器,驱动器带动齿形轮在齿条上啮合传动,使防紫外线玻璃升到指定位置,避免人们受到紫外线的损害。2、本技术通过框架、铰链、窗体、把手、通风孔、风扇、甲烷传感器、排风孔、蜂鸣器、挡板、移动板、防紫外线玻璃、齿条、驱动器、齿形轮、方形孔、光照度传感器、控制面板的联合设置,窗体内侧开设通风孔,通风孔内侧安装风扇,风扇为静音风扇,且窗体内侧安装甲烷传感器用来检测空气中甲烷浓度,一旦甲烷浓度过高,则自动启动风扇,风扇高速转动把屋内的甲烷气体排出,降低其浓度,同时甲烷传感器启动蜂鸣器,蜂鸣器发出刺耳的声音来提醒屋内人员及时撤离,避免危害室内人员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背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移动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框架;2、铰链;3、窗体;4、把手;5、通风孔;6、风扇;7、甲烷传感器;8、排风孔;9、蜂鸣器;10、挡板;11、移动板;12、防紫外线玻璃;13、齿条;14、驱动器;15、齿形轮;16、方形孔;17、光照度传感器;18、控制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图3,一种环境感应智能门窗,包括框架1,框架1通过铰链2转动安装有窗体3,窗体3的内侧安装有把手4,且窗体3的内侧开设有通风孔5,通风孔5的内侧安装有风扇6,风扇6的一侧位于窗体3外侧开设有若干个排风孔8,且风扇6位于窗体3的内侧安装有网罩,风扇6为静音风扇6,窗体3的内侧焊接有挡板10,且窗体3的外侧活动安装有移动板11,移动板11的内侧安装有防紫外线玻璃12,防紫外线玻璃12为不透光板,且移动板11为U型结构,窗体3的正面安装有齿条13,齿条13与齿形轮15啮合传动,移动板1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驱动器14,驱动器14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形轮15,移动板11的正面位于齿形轮15的正下方开设有方形孔16,窗体3正面的底部安装有光照度传感器17,框架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18,控制面板18的输出端分别与甲烷传感器7和光照度传感器1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当光照强度大时,光照度传感器17反馈给控制面板18,控制面板18启动驱动器14,驱动器14带动齿形轮15在齿条13上啮合传动,使防紫外线玻璃12升到指定位置,避免人们受到紫外线的损害。其中,窗体3位于通风孔5一侧固定安装有甲烷传感器7,且窗体3内侧的底部安装有与甲烷传感器7电性连接的蜂鸣器9,甲烷传感器7用来检测空气中甲烷浓度,一旦甲烷浓度过高,则自动启动风扇6,风扇6高速转动把屋内的甲烷气体排出,降低其浓度,同时甲烷传感器7启动蜂鸣器9,蜂鸣器9发出刺耳的声音来提醒屋内人员及时撤离,避免危害室内人员安全。工作原理:框架1内侧通过铰链2活动安装窗体3,窗体3正面活动安装移动板11,移动板11正面安装的驱动器14输出轴上安装齿形轮15,齿形轮15贯穿方形孔16与窗体3正面安装的齿条13啮合传动,且窗体3正面底部安装光照度传感器17,当光照强度大时,光照度传感器17反馈给控制面板18,控制面板18启动驱动器14,驱动器14带动齿形轮15在齿条13上啮合传动,使防紫外线玻璃12升到指定位置,避免人们受到紫外线的损害;窗体3内侧开设通风孔5,通风孔5内侧安装风扇6,风扇6为静音风扇,且窗体3内侧安装甲烷传感器7用来检测空气中甲烷浓度,一旦甲烷浓度过高,则自动启动风扇6,风扇6高速转动把屋内的甲烷气体排出,降低其浓度,同时甲烷传感器7启动蜂鸣器9,蜂鸣器9发出刺耳的声音来提醒屋内人员及时撤离,避免危害室内人员安全。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境感应智能门窗,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通过铰链(2)转动安装有窗体(3),所述窗体(3)的内侧安装有把手(4),且窗体(3)的内侧开设有通风孔(5),所述通风孔(5)的内侧安装有风扇(6),所述窗体(3)的内侧焊接有挡板(10),且窗体(3)的外侧活动安装有移动板(11),所述移动板(1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驱动器(14),所述驱动器(14)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形轮(15),所述移动板(11)的正面位于齿形轮(15)的正下方开设有方形孔(16),所述窗体(3)正面的底部安装有光照度传感器(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感应智能门窗,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通过铰链(2)转动安装有窗体(3),所述窗体(3)的内侧安装有把手(4),且窗体(3)的内侧开设有通风孔(5),所述通风孔(5)的内侧安装有风扇(6),所述窗体(3)的内侧焊接有挡板(10),且窗体(3)的外侧活动安装有移动板(11),所述移动板(1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驱动器(14),所述驱动器(14)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形轮(15),所述移动板(11)的正面位于齿形轮(15)的正下方开设有方形孔(16),所述窗体(3)正面的底部安装有光照度传感器(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感应智能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6)的一侧位于窗体(3)外侧开设有若干个排风孔(8),且风扇(6)位于窗体(3)的内侧安装有网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江俞耿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九域窗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