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可调宽度边模加固螺杆,包括:螺纹杆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套设于螺纹杆外侧表面左端,且第一螺母与螺纹杆啮合,所述第一螺母下端设置有固定钢板,所述固定钢板下端通过多个铁钉固定连接有矩形木板,所述木板下端放置有第一水泥垫块,所述第一水泥垫块正下方设置有安装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边模加固问题,并通过调整固定边摸位置的第二螺母和第三螺母来控制边模的垂直度,能够保证边摸垂直和牢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使用铁丝就可实现对边摸的加固,拆模后没有因铁丝滞留而带来的渗水隐患,同时减少了铁丝开孔对模板的破坏,延长模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调宽度边模加固螺杆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可调宽度边模加固螺杆。
技术介绍
房屋建筑工程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及室内外装修工程。"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等需要的工程。房屋建筑工程一般简称建筑工程,是指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所进行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维护等各项技术工作及其完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搭建模板,而楼板的边摸处需要特殊的加固以保证边摸的垂直度和牢固度。传统做法多采用在边模的上部开孔后使用铁丝向里拉结固定,然后在梁或墙内放置水泥支撑。这种传统的方法需铁丝和水泥内支撑条共同使用,工序较多、不便操作、铁丝开孔对模板的破坏大且在操作过程中铁丝的拉结力度因不同工人操作而导致拉结力度各有差异,混凝土振捣中极易出现松弛现象,从而导致无法有效控制边模垂直度,尤其是对于长度较长的边梁或边墙结构顺度无法保证,后期拆模后也会因为铁丝在临边混凝土中滞留形成渗水通道从而带来渗水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可调宽度边模加固螺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可调宽度边模加固螺杆,其包括螺纹杆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套设于螺纹杆外侧表面左端,且第一螺母与螺纹杆啮合,所述第一螺母下端设置有固定钢板,所述固定钢板下端通过多个铁钉固定连接有矩形木板,所述木板下端放置有第一水泥垫块,所述第一水泥垫块正下方设置有安装钢板,所述安装钢板上端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竖直朝上的安装钢钉,且安装钢板通过四个安装钢钉与木板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外侧表面中部套设有第二螺母,且第二螺母与螺纹杆啮合,所述螺纹杆外侧表面在第二螺母右侧套设有垫片,且垫片右侧设置有第二水泥垫块,所述螺纹杆外侧表面右端套设有第三螺母,且第三螺母与螺纹杆啮合,所述螺纹杆外侧表面在第三螺母左侧套设有蝴蝶扣,所述蝴蝶扣左侧设置有双钢管背楞,且双钢管背楞中的两根钢管分别位于螺纹杆上下两侧。本技术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新型可调宽度边模加固螺杆,进一步:所述第二水泥垫块为圆盘状,且第二水泥垫块中部开设有螺纹杆穿孔,所述螺纹杆穿孔内侧截面尺寸大于螺纹杆截面尺寸,所述第二水泥垫块通过螺纹杆穿孔套设于螺纹杆外侧表面。本技术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新型可调宽度边模加固螺杆,进一步:所述固定钢板平面为矩形状,且固定钢板上端面中部与第一螺母下端面焊接。本技术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新型可调宽度边模加固螺杆,进一步:所述铁钉的数量为四个,且固定钢板的四个拐角处均与铁钉对应开设有固定孔。本技术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新型可调宽度边模加固螺杆,进一步:所述木板和第一水泥垫块平面均为矩形状,且木板和第一水泥垫块的平面尺寸均与固定钢板的平面尺寸相同。本技术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新型可调宽度边模加固螺杆,进一步:所述安装钢板平面为矩形状,且安装钢板平面尺寸小于固定钢板的平面尺寸。本技术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新型可调宽度边模加固螺杆,进一步:所述第一水泥垫块上与四个安装钢钉对应开设有四个钢钉穿孔,所述安装钢钉上端穿过钢钉穿孔且插入木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边模加固问题,并通过调整固定边摸位置的第二螺母和第三螺母来控制边模的垂直度,能够保证边摸垂直和牢固;本技术不需要使用铁丝就可实现对边摸的加固,拆模后没有因铁丝滞留而带来的渗水隐患,同时减少了铁丝开孔对模板的破坏,延长模板使用寿命。2、本技术与边模连接组合可以减少此处内支撑条的使用,相比绑扎铁丝后使用内支撑条更加便于操作,减少工序;本技术可以通过调节螺纹杆与焊接于固定钢板上的第一螺母之间的丝扣而调整边模所需的支撑长度,能够实现对多种尺寸边梁和边墙的边摸进行加固。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前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固定钢板的安装结构示意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固定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矩形水泥垫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安装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圆盘状水泥垫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螺纹杆;2、第一螺母;3、固定钢板;301、固定孔;4、铁钉;5、木板;6、第一水泥垫块;601、钢钉穿孔;7、安装钢板;8、安装钢钉;9、第二螺母;10、垫片;11、第二水泥垫块;1101、螺纹杆穿孔;12、蝴蝶扣;13、第三螺母;14、双钢管背楞。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新型可调宽度边模加固螺杆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图1-7示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新型可调宽度边模加固螺杆,其包括:螺纹杆1和第一螺母2,第一螺母2套设于螺纹杆1外侧表面左端,且第一螺母2与螺纹杆1啮合,第一螺母2下端设置有固定钢板3,具体的,固定钢板3平面为矩形状,且固定钢板3上端面中部与第一螺母2下端面焊接,固定钢板3下端通过多个铁钉4固定连接有矩形木板5,铁钉4的数量为四个,且固定钢板3的四个拐角处均与铁钉4对应开设有固定孔301,木板5下端放置有第一水泥垫块6,木板5和第一水泥垫块6平面均为矩形状,且木板5和第一水泥垫块6的平面尺寸均与固定钢板3的平面尺寸相同,第一水泥垫块6正下方设置有安装钢板7,安装钢板7平面为矩形状,且安装钢板7平面尺寸小于固定钢板3的平面尺寸,安装钢板7上端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竖直朝上的安装钢钉8,且安装钢板7通过四个安装钢钉8与木板5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一水泥垫块6上与四个安装钢钉8对应开设有四个钢钉穿孔601,安装钢钉8上端穿过钢钉穿孔601且插入木板5内,螺纹杆1外侧表面中部套设有第二螺母9,且第二螺母9与螺纹杆1啮合,螺纹杆1外侧表面在第二螺母9右侧套设有垫片10,且垫片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可调宽度边模加固螺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螺纹杆(1)和第一螺母(2),所述第一螺母(2)套设于螺纹杆(1)外侧表面左端,且第一螺母(2)与螺纹杆(1)啮合,所述第一螺母(2)下端设置有固定钢板(3),所述固定钢板(3)下端通过多个铁钉(4)固定连接有矩形木板(5),所述木板(5)下端放置有第一水泥垫块(6),所述第一水泥垫块(6)正下方设置有安装钢板(7),所述安装钢板(7)上端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竖直朝上的安装钢钉(8),且安装钢板(7)通过四个安装钢钉(8)与木板(5)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1)外侧表面中部套设有第二螺母(9),且第二螺母(9)与螺纹杆(1)啮合,所述螺纹杆(1)外侧表面在第二螺母(9)右侧套设有垫片(10),且垫片(10)右侧设置有第二水泥垫块(11),所述螺纹杆(1)外侧表面右端套设有第三螺母(13),且第三螺母(13)与螺纹杆(1)啮合,所述螺纹杆(1)外侧表面在第三螺母(13)左侧套设有蝴蝶扣(12),所述蝴蝶扣(12)左侧设置有双钢管背楞(14),且双钢管背楞(14)中的两根钢管分别位于螺纹杆(1)上下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调宽度边模加固螺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螺纹杆(1)和第一螺母(2),所述第一螺母(2)套设于螺纹杆(1)外侧表面左端,且第一螺母(2)与螺纹杆(1)啮合,所述第一螺母(2)下端设置有固定钢板(3),所述固定钢板(3)下端通过多个铁钉(4)固定连接有矩形木板(5),所述木板(5)下端放置有第一水泥垫块(6),所述第一水泥垫块(6)正下方设置有安装钢板(7),所述安装钢板(7)上端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竖直朝上的安装钢钉(8),且安装钢板(7)通过四个安装钢钉(8)与木板(5)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1)外侧表面中部套设有第二螺母(9),且第二螺母(9)与螺纹杆(1)啮合,所述螺纹杆(1)外侧表面在第二螺母(9)右侧套设有垫片(10),且垫片(10)右侧设置有第二水泥垫块(11),所述螺纹杆(1)外侧表面右端套设有第三螺母(13),且第三螺母(13)与螺纹杆(1)啮合,所述螺纹杆(1)外侧表面在第三螺母(13)左侧套设有蝴蝶扣(12),所述蝴蝶扣(12)左侧设置有双钢管背楞(14),且双钢管背楞(14)中的两根钢管分别位于螺纹杆(1)上下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调宽度边模加固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泥垫块(11)为圆盘状,且第二水泥垫块(11)中部开设有螺纹杆穿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鹏,张后利,刘珅嘉,刁德山,许力,方楚雄,李琼波,韩杰,王征,陈子文,孙少广,国静,许江桥,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