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抗震功能的防腐蚀承重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59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备抗震功能的防腐蚀承重钢结构,承重钢结构本体上表面开设的凹槽内沿竖直方向滑动卡接有减震板,减震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轴向弹性件,轴向弹性件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轴向弹簧,上壳体为底部开口的圆柱形壳体,且上壳体的上表面与减震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下壳体的顶端与上壳体的底端沿竖直方向滑动套接,上壳体与下壳体组成的圆柱形空腔内设置有轴向弹簧,减震板的四周侧面分别通过圆孔套装有伸缩柱,伸缩柱的里端侧面与减震板侧面圆孔内侧面之间连接有横向弹簧;解决了目前承重钢结构不具备抗震性能以及不能适应微量位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抗震功能的防腐蚀承重钢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钢结构
,具体为一种具备抗震功能的防腐蚀承重钢结构。
技术介绍
钢结构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特点是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和钢桁架等构件,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大中型工业厂房、大跨度公共建筑、高层房屋、轻型活动房屋、工作平台、栈桥和支架等部分,常会采用钢结构作为承重件。目前普遍采用的承重钢结构往往先固定在基础或基台上的地脚螺栓处,然后再在承重结构上连接安装其它钢构件。由于承重钢结构与其他钢构件和基础之间的连接均为刚性硬连接,承重钢结构不具有抗震性能,而且不能适应微量位移。使得承重钢结构连接处易出现应力集中等,从而导致钢结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抗震功能的防腐蚀承重钢结构,用于解决目前承重钢结构不具备抗震性能以及不能适应微量位移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抗震功能的防腐蚀承重钢结构,包括承重钢结构本体和连接螺杆,所述承重钢结构本体的四角处设置有安装孔,且承重钢结构本体的表面涂覆有防腐层,所述承重钢结构本体上表面开设的凹槽内沿竖直方向滑动卡接有减震板,所述连接螺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减震板的上表面上,所述减震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轴向弹性件,所述轴向弹性件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轴向弹簧,所述上壳体为底部开口的圆柱形壳体,且上壳体的上表面与所述减震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为顶端开口的圆柱形壳体,且下壳体的顶端与所述上壳体的底端沿竖直方向滑动套接,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组成的圆柱形空腔内设置有轴向弹簧,所述下壳体的下表面与所述承重钢结构本体上表面凹槽的底面接触,所述减震板的四周侧面分别通过圆孔套装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里端侧面与所述减震板侧面圆孔内侧面之间连接有横向弹簧,所述承重钢结构本体上表面凹槽横截面的长宽尺寸分别大于对应位置减震板横截面的长宽尺寸。优选的,所述承重钢结构本体上表面凹槽内壁的顶端设置有凸缘,所述减震板底端的四周设置有凸缘。优选的,所述承重钢结构本体靠近底端处的居中位置设置有腔体结构,且腔体结构分别贯穿所述承重钢结构本体的四周侧面,所述承重钢结构本体底部腔体结构底面的居中位置设置有安装孔。优选的,所述减震板每个侧面分别设置有两个伸缩柱,且每个侧面的伸缩柱为轴对称关系。优选的,所述伸缩柱的外端面通过球面凹槽转动套接有球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涉及的承重钢结构本体上表面通过凹槽与减震板滑动卡接,减震板下表面和各个侧面与承重钢结构本体上凹槽的底面和内侧壁之间均设置有弹性件;减震板上的连接螺杆用于连接其他钢结构件,减震板能够相对于承重钢结构本体沿轴向和横向进行微量的位移,起到了减震的效果,而且避免在连接处形成应力集中,增加承重钢结构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减震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承重钢结构本体;11-安装孔;2-减震板;21-连接螺杆;3-轴向弹性件;31-上壳体;32-下壳体;33-轴向弹簧;4-伸缩柱;41-横向弹簧;42-球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备抗震功能的防腐蚀承重钢结构,包括承重钢结构本体1和连接螺杆21,承重钢结构本体1的四角处设置有安装孔11,且承重钢结构本体1的表面涂覆有防腐层,承重钢结构本体1上表面开设的凹槽内沿竖直方向滑动卡接有减震板2,连接螺杆21固定连接在减震板2的上表面上,减震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轴向弹性件3,轴向弹性件3包括上壳体31、下壳体32以及轴向弹簧33,上壳体31为底部开口的圆柱形壳体,且上壳体31的上表面与减震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下壳体32为顶端开口的圆柱形壳体,且下壳体32的顶端与上壳体31的底端沿竖直方向滑动套接,上壳体31与下壳体32组成的圆柱形空腔内设置有轴向弹簧33,下壳体32的下表面与承重钢结构本体1上表面凹槽的底面接触,减震板2的四周侧面分别通过圆孔套装有伸缩柱4,伸缩柱4的里端侧面与减震板2侧面圆孔内侧面之间连接有横向弹簧41,承重钢结构本体1上表面凹槽横截面的长宽尺寸分别大于对应位置减震板2横截面的长宽尺寸。综上,使用时,通过安装孔11将承重钢结构本体1固定安装于基础或基台上;连接螺杆21用于连接其他钢结构件;上壳体31与下壳体32之间相对套动而压缩轴向弹簧33的过程满足结构间轴向位移和减震的作用;减震板2在横向位移时,通过伸缩柱4压缩横向弹簧41而收缩,从而满足结构间横向的位移和减震。本实施例中,承重钢结构本体1上表面凹槽内壁的顶端设置有凸缘,减震板2底端的四周设置有凸缘;使得使用时,减震板2能够被限制在承重钢结构本体1上表面的凹槽内,避免减震板2脱落。本实施例中,承重钢结构本体1靠近底端处的居中位置设置有腔体结构,且腔体结构分别贯穿承重钢结构本体1的四周侧面,承重钢结构本体1底部腔体结构底面的居中位置设置有安装孔11;使得使用时,通过腔体结构的四周开口能够便于使用扳手等工具对中间位置安装孔11穿出的地脚螺栓进行紧固。本实施例中,减震板2每个侧面分别设置有两个伸缩柱4,且每个侧面的伸缩柱4为轴对称关系;使得使用时,减震板2能够平稳地在横向方向上进行微量位移。本实施例中,伸缩柱4的外端面通过球面凹槽转动套接有球体42;使得使用时,减震板2在相对于承重钢结构本体1移动时,能够减少伸缩柱4外端面与承重钢结构本体1凹槽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相对位移时较为顺畅。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安装孔11将承重钢结构本体1固定安装于基础或基台上;连接螺杆21用于连接其他钢结构件;上壳体31与下壳体32之间相对套动而压缩轴向弹簧33的过程满足结构间轴向位移和减震的作用;减震板2在横向位移时,通过伸缩柱4压缩横向弹簧41而收缩,从而满足结构间横向的位移和减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抗震功能的防腐蚀承重钢结构,包括承重钢结构本体(1)和连接螺杆(21),所述承重钢结构本体(1)的四角处设置有安装孔(11),且承重钢结构本体(1)的表面涂覆有防腐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钢结构本体(1)上表面开设的凹槽内沿竖直方向滑动卡接有减震板(2),所述连接螺杆(21)固定连接在所述减震板(2)的上表面上,所述减震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轴向弹性件(3),所述轴向弹性件(3)包括上壳体(31)、下壳体(32)以及轴向弹簧(33),所述上壳体(31)为底部开口的圆柱形壳体,且上壳体(31)的上表面与所述减震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32)为顶端开口的圆柱形壳体,且下壳体(32)的顶端与所述上壳体(31)的底端沿竖直方向滑动套接,所述上壳体(31)与下壳体(32)组成的圆柱形空腔内设置有轴向弹簧(33),所述下壳体(32)的下表面与所述承重钢结构本体(1)上表面凹槽的底面接触,所述减震板(2)的四周侧面分别通过圆孔套装有伸缩柱(4),所述伸缩柱(4)的里端侧面与所述减震板(2)侧面圆孔内侧面之间连接有横向弹簧(41),所述承重钢结构本体(1)上表面凹槽横截面的长宽尺寸分别大于对应位置减震板(2)横截面的长宽尺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抗震功能的防腐蚀承重钢结构,包括承重钢结构本体(1)和连接螺杆(21),所述承重钢结构本体(1)的四角处设置有安装孔(11),且承重钢结构本体(1)的表面涂覆有防腐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钢结构本体(1)上表面开设的凹槽内沿竖直方向滑动卡接有减震板(2),所述连接螺杆(21)固定连接在所述减震板(2)的上表面上,所述减震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轴向弹性件(3),所述轴向弹性件(3)包括上壳体(31)、下壳体(32)以及轴向弹簧(33),所述上壳体(31)为底部开口的圆柱形壳体,且上壳体(31)的上表面与所述减震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32)为顶端开口的圆柱形壳体,且下壳体(32)的顶端与所述上壳体(31)的底端沿竖直方向滑动套接,所述上壳体(31)与下壳体(32)组成的圆柱形空腔内设置有轴向弹簧(33),所述下壳体(32)的下表面与所述承重钢结构本体(1)上表面凹槽的底面接触,所述减震板(2)的四周侧面分别通过圆孔套装有伸缩柱(4),所述伸缩柱(4)的里端侧面与所述减震板(2)侧面圆孔内侧面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光梅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华之美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