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秀娟专利>正文

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508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包括排水坑,所述排水坑顶端右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排水坑顶端左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所述排水坑内部底端活动安装有过滤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在连接皮带底端开设有第一固定螺孔,以及在排水坑表面开设有第二固定螺孔,进而在拉动连接皮带调节过滤板在排水坑内部的高度后,进而将固定螺栓同时穿过第一固定螺孔与不同位置的第二固定螺孔内部,将连接皮带固定在排水坑内部,进而将过滤板的位置高度进行固定,便于清理人员对过滤板表面进行清理,进而保证过滤板的过滤净化的效果以及过滤板的使用年限,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
本技术适用于基坑排水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由于上部荷载大,大多采用补偿性基础,一般设置多层地下室以利于建筑物的稳定,但这样就导致了基础埋深大,基坑开挖深,故现有基坑施工时一般会在基坑中设置有排水结构。但是,现如今使用的基坑排水结构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由于现如今使用的基坑内部的污水中会含有大量泥土杂质,而这些杂质一旦无法及时的过滤去除,就会导致污水在通过管道排放时,将排水管道堵塞,进而影响排放速度,而且在对基坑内部进行杂质去除时,需要人员进入基坑中对其内部进行清理,这样不仅增加清理人力,而且人员进入基坑会有一些危险;2、对于污水排放时,需要相应的人员手动打开排放管,进而增加排放人力,而且无法快速及时的将排放管打开,进而影响排放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包括排水坑,所述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包括排水坑(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坑(1)顶端右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18),所述排水坑(1)顶端左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20),所述排水坑(1)内部底端活动安装有过滤板(3),所述排水坑(1)右侧底端内部贯穿固定安装有排水管(2),所述过滤板(3)左右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4),所述第一支撑板(18)与第二支撑板(20)顶端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19),每两个所述第二轴承(19)内侧壁之间均贯穿固定安装有手推杆(17),每个所述手推杆(17)中端表面均贯穿固定安装有滚动桶(16),每个所述滚动桶(16)外侧壁均活动安装有连接皮带(5),每个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包括排水坑(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坑(1)顶端右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18),所述排水坑(1)顶端左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20),所述排水坑(1)内部底端活动安装有过滤板(3),所述排水坑(1)右侧底端内部贯穿固定安装有排水管(2),所述过滤板(3)左右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4),所述第一支撑板(18)与第二支撑板(20)顶端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19),每两个所述第二轴承(19)内侧壁之间均贯穿固定安装有手推杆(17),每个所述手推杆(17)中端表面均贯穿固定安装有滚动桶(16),每个所述滚动桶(16)外侧壁均活动安装有连接皮带(5),每个所述连接皮带(5)右侧底端表面均贯穿活动安装在连接板(4);
每个所述连接皮带(5)左侧底端内部均开设有第一固定螺孔(21),每个所述第一固定螺孔(21)内侧壁均贯穿活动安装有固定螺栓(22),每个所述连接皮带(5)左侧底端内部均通过固定螺栓(22)与排水坑(1)外侧壁内部相连接,所述排水坑(1)左右两侧内部均等距开设有若干第二固定螺孔(23),每个所述第一固定螺孔(21)内侧壁的直径均与第二固定螺孔(23)内侧壁的直径相同,每个所述第二固定螺孔(23)内侧壁均开设有内螺纹(15),每个所述固定螺栓(22)底端外侧壁均开设有外螺纹(14),所述外螺纹(14)与内螺纹(15)相适配;
所述第二支撑板(20)左侧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台(24),所述控制台(24)左侧中端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控制按钮(25),所述控制台(24)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秀娟
申请(专利权)人:徐秀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