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水箱及基坑作业面降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坑降水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降水箱及基坑作业面降水系统。
技术介绍
在建造建筑物时,需要开挖基坑,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地下水,为了防止基坑基底渗水,保持基坑坑底干燥以便利施工,需要进行基坑降水作业以降低地下水位或者疏干地下水。当地下水的深度较深时,常采取的具体降水措施是打降水井,降水井降水适用于含水层厚度大、渗透系数大的土质。对于深度较浅的地下水,由于打降水井工艺复杂,技术水平要求高,施工周期长,利用这种措施处理浅层地下水会大幅提高处理成本,并且,对于含水层厚度较小的粘性土、带裂隙的黄土、湿陷性黄土等土层,由于渗透系数小,利用降水井一方面经济效益不良,另一方面井的出水量也较少,无法快速排出浅层水,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现有技术中也常采用挖集水坑或集水槽的处理措施,使浅层地下水汇集到集水坑或集水槽中,然后利用抽水泵将水抽走。但是在基坑边缘挖集水坑或集水槽,不能排出基坑中部的集水,并且,过多的集水坑也会导致现场不利于施工作业和机械行走,易造成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n箱体,左右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前后宽度方向的尺寸,箱体底部的前后宽度尺寸由上向下逐渐变小,以在箱体底部形成尖端,用于在箱体受压下行时挤入土层;/n内隔板,安装在所述箱体内部,以在所述箱体的内腔中分隔出滤水腔和集水腔;/n所述滤水腔,用于装填滤水材料,所述箱体对应所述滤水腔的侧壁的上部分布有进水孔,供地下水渗透进入所述滤水腔中;/n内部连通通道,设置于所述内隔板的底部,连通所述滤水腔和集水腔,供滤水腔过滤后的水流入所述集水腔中;/n排水管,固设于所述箱体外侧,排水管一端为进水口,进水口与所述集水腔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地面上的集水总管连通;/n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左右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前后宽度方向的尺寸,箱体底部的前后宽度尺寸由上向下逐渐变小,以在箱体底部形成尖端,用于在箱体受压下行时挤入土层;
内隔板,安装在所述箱体内部,以在所述箱体的内腔中分隔出滤水腔和集水腔;
所述滤水腔,用于装填滤水材料,所述箱体对应所述滤水腔的侧壁的上部分布有进水孔,供地下水渗透进入所述滤水腔中;
内部连通通道,设置于所述内隔板的底部,连通所述滤水腔和集水腔,供滤水腔过滤后的水流入所述集水腔中;
排水管,固设于所述箱体外侧,排水管一端为进水口,进水口与所述集水腔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地面上的集水总管连通;
控制器,固设于所述集水腔中,控制器集成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控制器所在位置的水压;
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水压上升到设定的高水位压力值时,控制器向地面发送信号表示降水箱内部水压高,与集水总管连通的水泵工作,实现排水;
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水压下降到设定的低水位压力值时,控制器向地面发送信号表示降水箱内部水压低,与集水总管连通的水泵停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连通通道为所述内隔板上设有通孔,或者为所述内隔板和所述箱体围成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处固设有篦子,用于通水并阻挡滤水材料流入集水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降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下箱体和顶面盖板,下箱体和顶面盖板可拆连接或可开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降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隔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滤水腔和集水腔对应分布于所述内隔板的左右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降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笑娟,李跃辉,李达,雷居强,赵耀威,马建军,王超圣,王满,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