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基护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49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桩基护筒结构,其包括第一筒体、与第一筒体的顶端连接的第二筒体和与第二筒体顶端固定连接的第三筒体,还包括周向设在第一筒体底端的端面上的锥体、多个沿第二筒体的轴线方向对称设在第二筒体外侧面上的环柱体和设在第三筒体外侧面上的防沉板;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顶端的端面上均周向设有卡槽;所述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上的底端的端面上均周向设有与卡槽相配的卡条;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外表面靠近顶端的位置周向设有多个悬吊孔;所述悬吊孔中螺纹连接有防漏塞;所述锥体的尖端朝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桩基护筒的技术领域,其具有埋设桩基护筒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基护筒结构
本技术涉及桩基护筒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桩基护筒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钻孔灌注桩中,经常用到桩基护筒来定位需要钻的桩位,同时桩基护筒还能起到保护孔口、保持泥浆水位防坍孔和防止钻孔过程中沉渣回流等作用。现有的桩基护筒采用的是一体化桩基护筒结构,由钢板卷成的筒体和设在筒体上的起吊孔组成,使用时,先在定位好的标记点的地面上挖出一个直径大于筒体的孔,然后将筒体放入孔中再浇筑水泥即可。埋入护筒时,应注意及时调整护筒高出地面的高度,且筒位距孔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当桩基孔深度超过3米时,埋入预制的长度大于3米的钢护筒时,埋护筒时因筒体过长不好操作,因此会采用多节钢护筒现场一边埋入护筒一边焊接的方式进行,焊接过程中,两个护筒之间的连接处容易发生滑动,且对齐操作不方便,造成焊接所用的时间长,造成埋设桩基护筒效率低的问题。此外,现有的钢护筒在埋设过程中,容易发生偏移,造成筒位距孔心偏差大时还需重新调整钢护筒的位置,进一步造成埋设桩基护筒效率低的问题。因此,亟需一种桩基护筒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遇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桩基护筒结构,当桩基孔深度大于3米时,其能快速使多节钢护筒的连接处对准卡住便于焊接,且埋入桩基护筒时不易发生偏移,因此本技术具有埋设桩基护筒效率高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桩基护筒结构,包括第一筒体、至少一个与第一筒体的顶端连接的第二筒体和与第二筒体顶端固定连接的第三筒体,还包括周向设在第一筒体底端的端面上的锥体、多个沿第二筒体的轴线方向对称设在第二筒体外侧面上的环柱体和设在第三筒体外侧面上的防沉板;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顶端的端面上均周向设有卡槽;所述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上的底端的端面上均周向设有与卡槽相配的卡条;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外表面靠近顶端的位置周向设有多个悬吊孔;所述悬吊孔中螺纹连接有防漏塞;所述锥体的尖端朝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用结构不相同的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代替了原有的多个钢护筒,且第一筒体的底端设有尖端朝下的锥体,在第一筒体被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施加的外力作用下而下沉时,锥体作为向下埋设时与桩孔底部的土层接触,避免第一筒体的底端之间遇到桩基孔底部的石块造成埋设本技术发生偏移降低埋设效率,且环柱体的设置能避免埋设时桩基护筒发生过大偏移,防沉板能避免第三筒体的顶端距离地面的高度过低,导致施工过程中还需将第三护筒向上移动,影响施工效率。此外,通过卡条和卡槽的配合,能实现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之间的连接处快速对齐,提高焊接速度,进而提高埋设桩基护筒的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的内侧面上均设有防粘连涂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的内侧面上设置了防粘连涂层,能避免浇筑混凝土后,混凝土粘接,使本技术从桩基孔中取出时更方便快捷,提高施工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的外侧面上均设有耐磨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的外侧面上设置的耐磨层,能避免桩基护筒在埋设时与孔侧壁的土石发生摩擦造成损坏,使本技术更加耐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三筒体的顶端口径大于底端口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筒体的顶端的口径大于其底端的口径,故第三筒体的顶部应有一端位锥型筒体,能防止第三筒体在埋设时其顶端距地面的高度过低,测量后还需重新拔出,再回填土,从而导致埋设效率低。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锥体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体倾斜设置,当埋设护筒用到螺旋钻机下护筒的方式时,倾斜设置的锥体能将硬质土层或石块螺旋粉碎,进而提高下护筒的速度,使埋设桩基护筒效率更高。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环柱体的横截面为C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柱体的截面为C型,使得环柱体在随着桩基护筒埋设向下移动时,环柱体受到的阻力会更大,因而桩基护筒在埋设过程中,更不易发生偏移。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沉板的底面周向设有多个肋板;所述肋板的一侧边与第三筒体的外侧面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沉板的底面设置的肋板使得防沉板的结构强度更高,不易产生变形,使其更耐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沉板上对称设有卡板,所述防沉板上设有与卡板可拆卸连接的辅助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杆的设置,使得本技术在辅助检测桩基护筒的垂直度架设工具时更方便,提高检测效率,进而使桩基护筒的埋设速度加快。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能避免桩基护筒在埋设过程中其底端遇到桩基孔底部的石块,而造成埋设本技术时发生偏移导致埋设效率低,且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在焊接时有了卡块和卡槽的配合,使焊接连接处的对准更快,且不易发生滑动,从而提高了焊接速度,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的埋设效率;2.环柱体能避免本技术在埋设过程中发生过大的偏移,导致调整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降低本技术的埋设效率,且环柱体的横截面为C形,使得环柱体在随着桩基护筒埋设向下移动时,环柱体受到的阻力会更大,因而桩基护筒在埋设过程中,更不易发生偏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三筒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1、第一筒体,12、第二筒体,13、第三筒体,21、锥体,31、环柱体,41、防沉板,51、卡槽,61、卡条,14、悬吊孔,15、防漏塞,42、肋板,411、卡板,412、辅助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桩基护筒结构,主要由第一筒体11、第二筒体12、第三筒体13、环柱体31和防沉板41等组成。第二筒体12与第一筒体11的顶端连接,第三筒体13与第二筒体12的顶端固定连接,环柱体31沿第二筒体12的周向方向对称设置在第二筒体12的外侧面上,防沉板41设置在第三筒体13外侧面上。参照图1和图2,第一筒体11是由钢板卷曲后进行焊接制成的筒体,其底端周向设有多个尖端朝下的锥体21,锥体21倾斜设置。第一筒体11的内侧面上还设置有防粘连涂层,防粘连涂层可采用混凝土脱模剂涂敷在第一筒体11的内侧面上,能避免混凝土粘附在第一筒体11的内测码上,影响第一筒体11的取出。此外,第一筒体11的外侧面上还设置有耐磨层,耐磨层可采用涂敷耐磨胶或堆焊的方式在第一护筒11的外侧面上形成耐磨层,使第一筒体11更耐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基护筒结构,包括第一筒体(11)、至少一个与第一筒体(11)的顶端连接的第二筒体(12)和与第二筒体(12)顶端固定连接的第三筒体(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周向设在第一筒体(11)底端的端面上的锥体(21)、多个沿第二筒体(12)的轴线方向设在第二筒体(12)外侧面上的环柱体(31)和设在第三筒体(13)外侧面上的防沉板(41);/n所述第一筒体(11)和第二筒体(12)的顶端的端面上均周向设有卡槽(51);/n所述第二筒体(12)和第三筒体(13)上的底端的端面上均周向设有与卡槽(51)相配的卡条(61);/n所述第一筒体(11)和第二筒体(12)的外表面靠近顶端的位置周向设有多个悬吊孔(14);/n所述悬吊孔(14)中螺纹连接有防漏塞(15);/n所述锥体(21)的尖端朝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基护筒结构,包括第一筒体(11)、至少一个与第一筒体(11)的顶端连接的第二筒体(12)和与第二筒体(12)顶端固定连接的第三筒体(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周向设在第一筒体(11)底端的端面上的锥体(21)、多个沿第二筒体(12)的轴线方向设在第二筒体(12)外侧面上的环柱体(31)和设在第三筒体(13)外侧面上的防沉板(41);
所述第一筒体(11)和第二筒体(12)的顶端的端面上均周向设有卡槽(51);
所述第二筒体(12)和第三筒体(13)上的底端的端面上均周向设有与卡槽(51)相配的卡条(61);
所述第一筒体(11)和第二筒体(12)的外表面靠近顶端的位置周向设有多个悬吊孔(14);
所述悬吊孔(14)中螺纹连接有防漏塞(15);
所述锥体(21)的尖端朝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护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11)、第二筒体(12)和第三筒体(13)的内侧面上均设有防粘连涂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龙龙毛彦锋路春李燕贾素娟陈玉成范红飞董雷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益坤岩土工程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