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水生经济作物的滨水驳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483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滨水驳岸领域,尤其是一种使用水生经济作物的滨水驳岸结构,包括湖水和堤坝,所述堤坝的一侧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扶持杆,扶持杆远离堤坝的一端开设有螺纹,所述扶持杆远离堤坝的一侧设有多个主杆,且主杆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主杆分别与多个扶持杆相对应设置,所述主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承重块,主杆靠近扶持杆的一侧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支撑块远离主杆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槽与扶持杆的螺纹相适配,螺纹和螺纹槽以及支撑块用于增加整个结构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减少了水生植物容易大面积的倾倒或者大批量的死亡,同时兼顾了安全性,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水生经济作物的滨水驳岸结构
本技术涉及滨水驳岸
,尤其涉及一种使用水生经济作物的滨水驳岸结构。
技术介绍
通过立足田园建设,使用等乡村常见的水生经济作物在滨水环境中给与适当的使用,在新型城镇化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语境下,展现乡村景观的独特气质,同时具备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常见水生经济作物主要有芦苇、茭白、香蒲、水葱、慈菇、荷花、灯心草、伞草、菱等,但是这一类的水生植物容易大面积的倾倒或者大批量的死亡,造成不美观和经济损失,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这一类的水生植物容易大面积的倾倒或者大批量的死亡,造成不美观和经济损失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使用水生经济作物的滨水驳岸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使用水生经济作物的滨水驳岸结构,包括湖水和堤坝,所述堤坝的一侧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扶持杆,扶持杆远离堤坝的一端开设有螺纹,所述扶持杆远离堤坝的一侧设有多个主杆,且主杆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主杆分别与多个扶持杆相对应设置,所述主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承重块,主杆靠近扶持杆的一侧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支撑块远离主杆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槽与扶持杆的螺纹相适配,螺纹和螺纹槽以及支撑块用于增加整个结构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主杆上活动套接有主塑料套,主塑料套位于支撑块上方,且主塑料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盖,顶盖与主杆的顶部相适配,顶盖用于防止主杆脱出。优选的,相邻的两个主杆之间等距离间隔设有多个副杆,多个副杆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副杆上活动套接有副塑料套,主塑料套与相对应的一个副塑料套之间和相邻的两个副塑料套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滤网,通过设置滤网这种多孔结构,将湖水内冲击堤坝和水生植物的大波分化成混乱的小波。优选的,所述副杆的顶部延伸至副塑料套外,且固定安装有绳杆。优选的,所述绳杆上固定安装有缆绳,且缆绳远离绳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堤坝上,缆绳用于支撑水生植物并且防止有人落水。本技术中,所述一种使用水生经济作物的滨水驳岸结构为满足背景内景观环境打造的诉求,在池底坡度竖向设计上进行适度规划,确保滨水深度能够满足经济作物的生长,具备较好的水源、土壤等综合条件。在乡土景观视野下的进行景观设计工作,关注乡村农业景观资源的使用,建构生产、生活、生态的命运共同体,由此践行美丽中国的愿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减少了水生植物容易大面积的倾倒或者大批量的死亡,同时兼顾了安全性,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使用水生经济作物的滨水驳岸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使用水生经济作物的滨水驳岸结构滤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使用水生经济作物的滨水驳岸结构的扶持杆和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湖水、2主杆、3承重块、4主塑料套、5滤网、6顶盖、7副塑料套、8副杆、9绳杆、10支撑块、11螺纹槽、12螺纹、13扶持杆、14堤坝、15缆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使用水生经济作物的滨水驳岸结构,包括湖水1和堤坝14,堤坝14的一侧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扶持杆13,扶持杆13远离堤坝14的一端开设有螺纹12,扶持杆13远离堤坝14的一侧设有多个主杆2,且主杆2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主杆2分别与多个扶持杆13相对应设置,主杆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承重块3,主杆2靠近扶持杆13的一侧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块10,支撑块10远离主杆2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11,螺纹槽11与扶持杆13的螺纹12相适配,螺纹12和螺纹槽11以及支撑块10用于增加整个结构的稳定性。本技术中,主杆2上活动套接有主塑料套4,主塑料套4位于支撑块10上方,且主塑料套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盖6,顶盖6与主杆2的顶部相适配,顶盖6用于防止主杆2脱出。本技术中,相邻的两个主杆2之间等距离间隔设有多个副杆8,多个副杆8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副杆8上活动套接有副塑料套7,主塑料套4与相对应的一个副塑料套7之间和相邻的两个副塑料套7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滤网5,通过设置滤网5这种多孔结构,将湖水1内冲击堤坝14和水生植物的大波分化成混乱的小波。本技术中,副杆8的顶部延伸至副塑料套7外,且固定安装有绳杆9。本技术中,绳杆9上固定安装有缆绳15,且缆绳15远离绳杆9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堤坝14上,缆绳15用于支撑水生植物并且防止有人落水。本技术中,工作原理:通过设置滤网5这种多孔结构,将湖水1内冲击堤坝14和水生植物的大波分化成混乱的小波,减少对水生植物和堤坝14的损害,而其中,承重块3和扶持杆13用于增加主杆2的稳定性,主杆2和副杆8用于支撑整个装置,主塑料套4和副塑料套7用于撑起滤网5,顶盖6用于防止主杆2脱出,绳杆9用于绑定缆绳15,缆绳15用于支撑水生植物并且防止有人落水,螺纹12和螺纹槽11以及支撑块10用于增加整个结构的稳定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使用水生经济作物的滨水驳岸结构,包括湖水(1)和堤坝(14),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坝(14)的一侧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扶持杆(13),扶持杆(13)远离堤坝(14)的一端开设有螺纹(12),所述扶持杆(13)远离堤坝(14)的一侧设有多个主杆(2),且主杆(2)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主杆(2)分别与多个扶持杆(13)相对应设置,所述主杆(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承重块(3),主杆(2)靠近扶持杆(13)的一侧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块(10),支撑块(10)远离主杆(2)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11),螺纹槽(11)与扶持杆(13)的螺纹(12)相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水生经济作物的滨水驳岸结构,包括湖水(1)和堤坝(14),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坝(14)的一侧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扶持杆(13),扶持杆(13)远离堤坝(14)的一端开设有螺纹(12),所述扶持杆(13)远离堤坝(14)的一侧设有多个主杆(2),且主杆(2)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主杆(2)分别与多个扶持杆(13)相对应设置,所述主杆(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承重块(3),主杆(2)靠近扶持杆(13)的一侧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块(10),支撑块(10)远离主杆(2)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11),螺纹槽(11)与扶持杆(13)的螺纹(12)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水生经济作物的滨水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2)上活动套接有主塑料套(4),主塑料套(4)位于支撑块(10)上方,且主塑料套(4)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浩丛金萍刘丽君贺志强赵培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林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