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预制T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453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预制T梁。所述的T梁支撑桩基的上端两侧设置有梁板墩柱嵌槽;且T梁支撑桩基的上端中间设置有一组对称的弧形导架,两弧形导架之间设置有浇筑连接槽;T梁梁板的两端设置有弧形斜边,T梁梁板的中间设置有固定墩柱,且固定墩柱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拼接台座;T梁梁板通过固定墩柱与梁板墩柱嵌槽的配合并排设置在T梁支撑桩基的上端,且通过弧形斜边与弧形导架的配合将各T梁梁板向中间聚拢;相邻的T梁梁板之间通过连接混凝土与穿插在拼接台座内的钢筋进行配合连接。它通过弧形导架与T梁板顶端的斜边的配合,使各T梁梁板之间形成向内侧聚拢的预应力,保证梁板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预制T梁
本技术属于桥梁建设
,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预制T梁。
技术介绍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广泛用作中小跨径桥梁的承重结构,目前大多采用整体式模板代替传统的拼装式模板预制而成。现有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包括若干个等距平行排列的主梁;相邻两个主梁之间设有若干个等距平行排列的横隔梁;每个横隔梁均包括两个预制段和一个现浇段,两个预制段的首端分别与现浇段的两端固定,两个预制段的尾端分别与相邻两个主梁的梁肋固定。然而在现有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中,并排的T梁梁板之间通过穿插的钢筋进行现浇连接,导致左右梁板之间的预应力一般,对整体结构存在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预制T梁,它通过弧形导架与T梁板顶端的斜边的配合,使各T梁梁板之间形成向内侧聚拢的预应力,保证梁板连接的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T梁支撑桩基、T梁梁板、连接混凝土;所述的T梁支撑桩基的上端两侧设置有梁板墩柱嵌槽;且T梁支撑桩基的上端中间设置有一组对称的弧形导架,两弧形导架之间设置有浇筑连接槽;所述的T梁梁板的两端设置有弧形斜边,T梁梁板的中间设置有固定墩柱,且固定墩柱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拼接台座;所述的T梁梁板通过固定墩柱与梁板墩柱嵌槽的配合并排设置在T梁支撑桩基的上端,且通过弧形斜边与弧形导架的配合将各T梁梁板向中间聚拢形成向内的预应力;相邻的T梁梁板之间通过连接混凝土与穿插在拼接台座内的钢筋进行配合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T梁梁板顶端的弧形斜边与弧形导架保持相同的弧度。作为优选,所述的T梁梁板的顶端通过连接混凝土与钢筋配合浇筑在浇筑连接槽内对端面进行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墩柱的卡接在梁板墩柱嵌槽内通过混凝土进行浇筑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的T梁梁板以T梁支撑桩基的中间为基准左右两侧保持对称分布。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通过弧形导架与T梁板顶端的斜边的配合,使各T梁梁板之间形成向内侧聚拢的预应力,保证梁板连接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T梁支撑桩基1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T梁梁板2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T梁梁板2的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T梁支撑桩基1、T梁梁板2、连接混凝土3、梁板墩柱嵌槽11、弧形导架12、浇筑连接槽13、弧形斜边21、固定墩柱22、拼接台座2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参看如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T梁支撑桩基1、T梁梁板2、连接混凝土3;所述的T梁支撑桩基1的上端两侧设置有梁板墩柱嵌槽11;且T梁支撑桩基1的上端中间设置有一组对称的弧形导架12,两弧形导架12之间设置有浇筑连接槽13;所述的T梁梁板2的两端设置有弧形斜边21,T梁梁板2的中间设置有固定墩柱22,且固定墩柱2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拼接台座23;所述的T梁梁板2通过固定墩柱22与梁板墩柱嵌槽11的配合并排设置在T梁支撑桩基1的上端,且通过弧形斜边21与弧形导架12的配合将各T梁梁板2向中间聚拢形成向内的预应力;相邻的T梁梁板2之间通过连接混凝土3与穿插在拼接台座23内的钢筋进行配合连接。其中,所述的T梁梁板2顶端的弧形斜边21与弧形导架12保持相同的弧度;所述的T梁梁板2的顶端通过连接混凝土3与钢筋配合浇筑在浇筑连接槽13内对端面进行连接;所述的固定墩柱22的卡接在梁板墩柱嵌槽11内通过混凝土进行浇筑固定;所述的T梁梁板2以T梁支撑桩基1的中间为基准左右两侧保持对称分布。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吊装设备将中间的T梁梁板2吊装固定到相邻的T梁支撑桩基1之间进行预固定;然后按顺序逐一将两侧的T梁梁板2吊装到T梁支撑桩基1上端,且两侧的T梁梁板2在顶端弧形斜边21与弧形导架12的配合下自然向内聚拢形成预应力,避免两侧的T梁梁板2向外分离;最后通过连接混凝土3与穿插钢筋的配合将各组件连接成一个整体即可。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它通过弧形导架与T梁板顶端的斜边的配合,使各T梁梁板之间形成向内侧聚拢的预应力,保证梁板连接的稳定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预制T梁,其特征在于:它包含T梁支撑桩基(1)、T梁梁板(2)、连接混凝土(3);所述的T梁支撑桩基(1)的上端两侧设置有梁板墩柱嵌槽(11);且T梁支撑桩基(1)的上端中间设置有一组对称的弧形导架(12),两弧形导架(12)之间设置有浇筑连接槽(13);所述的T梁梁板(2)的两端设置有弧形斜边(21),T梁梁板(2)的中间设置有固定墩柱(22),且固定墩柱(2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拼接台座(23);所述的T梁梁板(2)通过固定墩柱(22)与梁板墩柱嵌槽(11)的配合并排设置在T梁支撑桩基(1)的上端,且通过弧形斜边(21)与弧形导架(12)的配合将各T梁梁板(2)向中间聚拢形成向内的预应力;相邻的T梁梁板(2)之间通过连接混凝土(3)与穿插在拼接台座(23)内的钢筋进行配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预制T梁,其特征在于:它包含T梁支撑桩基(1)、T梁梁板(2)、连接混凝土(3);所述的T梁支撑桩基(1)的上端两侧设置有梁板墩柱嵌槽(11);且T梁支撑桩基(1)的上端中间设置有一组对称的弧形导架(12),两弧形导架(12)之间设置有浇筑连接槽(13);所述的T梁梁板(2)的两端设置有弧形斜边(21),T梁梁板(2)的中间设置有固定墩柱(22),且固定墩柱(2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拼接台座(23);所述的T梁梁板(2)通过固定墩柱(22)与梁板墩柱嵌槽(11)的配合并排设置在T梁支撑桩基(1)的上端,且通过弧形斜边(21)与弧形导架(12)的配合将各T梁梁板(2)向中间聚拢形成向内的预应力;相邻的T梁梁板(2)之间通过连接混凝土(3)与穿插在拼接台座(23)内的钢筋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修德庆杨俊唐中秋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华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