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劲松专利>正文

一种经丝布丝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5405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丝布丝系统,属于塑料圆织机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经丝刮蹭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技术方案是:将每组棕带的内棕丝、外棕丝按等圆心角α设置,使跳杆导板的导槽数等于内外棕丝之和、导槽夹角β等于α/2,使门圈筘齿数等于导槽数、或1/2导槽数,对应的前者筘齿圆心角等于β、后者等于内外棕丝圆心角α,且筘齿位置相对导槽周向偏转β/2,跳杆厚度h等于半径为跳杆定位圆R、对应圆心角为β的弦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经丝开交运动时,经丝不与内、外棕丝眼的干涉刮蹭,减少经断发生和经丝被棕丝眼缠绕等缺陷,大大提高织机编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丝布丝系统
本技术涉及塑料圆织机,特别是一种经丝布丝系统。
技术介绍
公知塑料圆织机经丝开交运动时,普遍存在经丝刮蹭问题,直接导致经丝起毛和断裂,影响编织性能和速度,特别是编织厚丝和薄丝时,只能降低速度运行,否则频繁断经停机。主要原因:1.内棕丝、外棕丝、跳杆设置错误,普遍采用内外棕丝等间距设置,跳杆导板的导槽数大于跳杆数,导槽角度不对,不是沿跳杆径向方向分布,造成经丝与棕丝眼刮蹭,跳杆与导槽壁摩擦起不到导向作用;2.塑料圆织机引进时,原本没有门圈筘门结构,后来出于安全防护考虑,设置了门圈筘门。门圈筘门设置影响穿丝方便,为图方便,往往减少筘齿数,有的索性不设筘门。其实,门圈筘门对编织性能而言非常重要的。梭子圆周运动时,梭子导杆一直贴着经丝,其摩擦力使经丝往前偏移,使外棕丝上经丝与相邻内棕丝眼刮蹭而缠绕或断经。国家专利“一种综带组件及圆织机”(201820657468.1),虽然改进了棕带的棕丝设置,使棕丝避免刮蹭有了可能,但没有跳杆和门圈筘门的正确设置,仍是不能彻底解决经丝刮蹭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经丝布丝系统,可以避免经丝与内、外棕丝的刮蹭,提高编织性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经丝布丝系统,包括门圈、筘齿、棕带上的内棕丝和外棕丝,还包括跳杆和跳杆导板。内棕丝、外棕丝、跳杆上穿有经丝,跳杆导板上设有夹角为β的若干导槽(7),每一导槽内设有一跳杆。内棕丝、外棕丝按等圆心角α设置且内棕丝相对于外棕丝周向偏转α/2,导槽数等于内外棕丝之和,导槽夹角β等于α/2。筘齿设在门圈的同一圆周上,筘齿数等于导槽数、或等于1/2导槽数,相应的筘齿数等于导槽数时筘齿的圆心角等于导槽夹角β,相应的筘齿数等于1/2导槽数时筘齿圆心角等于内外棕丝圆心角α,且每组筘齿位置相对导槽周向偏转β/2。跳杆厚度h等于半径为跳杆定位圆R、对应圆心角为β的弦长,这样的厚度使跳杆按圆心角为β周向排列成为可能。以上设置,确保经丝穿设后都沿径向反射状分布,使相邻经丝互不干涉;同时,筘齿的合理设置,避免了梭子圆周运动对经丝位移的影响,从而彻底解决了经丝刮蹭问题。筘齿数等于导槽数使编织性能更好;筘齿数等于1/2导槽数,可以简化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跳杆与导槽为动配合,确保跳杆灵活可靠工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经丝开交运动时,经丝与内、外棕丝眼互不干涉,使刮蹭降到最低,大大减少断经发生和经丝被棕丝眼缠绕等缺陷,提高编织性能,可进一步提高编织速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另一种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经丝布丝系统,包括门圈1上的筘齿2、内棕丝31、外棕丝32和用于跳杆6导向的导板5,所述内、外棕丝数各6根,每组棕丝中相邻相邻棕丝对应的圆心角α相等,均等于0.8°,所述导板设有12条导槽7,每一导槽内设有一跳杆,相邻导槽的夹角β等于0.4°,所述筘齿2数量12根,相邻夹角β=0.4°,设在门圈的同一圆周上,筘齿相对导槽周向偏转0.2°;所述跳杆的定位圆半径R为900mm,相邻跳杆圆心角(即导槽夹角β)等于0.4°,因此跳杆厚度h≈0.4/180*3.14*900=6.2mm,这样的精度足以保证跳杆按圆心角为β周向排列。显然,穿设在跳杆及内外棕丝的经丝均按径向反射状分布,经丝夹角β都等于0.4°,由此布设的经丝互不干涉,经丝不与棕丝眼刮蹭;且由于门圈筘门的作用,从而避免梭子圆周运动经丝被偏移时,经丝也不与棕丝眼刮蹭。进一步的,所述跳杆6的钢丝直径2mm,导槽9宽度2.1mm,确保两者间隙配合。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经丝布丝系统,将实施例一中的筘齿数减少一半,筘齿2数量6根,相邻夹角等于0.8°,筘齿数减少一半,简化结构。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技术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均应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丝布丝系统,包括门圈(1)、筘齿(2)、棕带(3)上的内棕丝(31)和外棕丝(32),还包括跳杆(6)和跳杆导板(5),所述内棕丝、外棕丝、跳杆上穿有经丝(4),所述跳杆导板上设有夹角为β的若干导槽(7),每一导槽内设有一跳杆,其特征是,所述内棕丝、外棕丝按等圆心角α设置且内棕丝相对于外棕丝周向偏转α/2,所述导槽数等于内外棕丝之和,所述导槽夹角β等于α/2,所述筘齿设在门圈的同一圆周上,筘齿数等于导槽数、或等于1/2导槽数,相应的筘齿数等于导槽数时筘齿的圆心角等于导槽夹角β,相应的筘齿数等于1/2导槽数时筘齿圆心角等于内外棕丝圆心角α,每组筘齿位置相对导槽周向偏转β/2,所述跳杆厚度h等于半径为跳杆定位圆R、对应圆心角为β的弦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丝布丝系统,包括门圈(1)、筘齿(2)、棕带(3)上的内棕丝(31)和外棕丝(32),还包括跳杆(6)和跳杆导板(5),所述内棕丝、外棕丝、跳杆上穿有经丝(4),所述跳杆导板上设有夹角为β的若干导槽(7),每一导槽内设有一跳杆,其特征是,所述内棕丝、外棕丝按等圆心角α设置且内棕丝相对于外棕丝周向偏转α/2,所述导槽数等于内外棕丝之和,所述导槽夹角β等于α/2,所述筘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吴劲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