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扩散的源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399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太阳能电池扩散的源瓶,包括圆柱形源瓶本体、进气管、出气管、第一挡板和隔板,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置于源瓶本体内部两侧,所述第一挡板置于靠近所述进气管侧的源瓶本体内部,并沿与源瓶本体内侧壁连接处B斜向上安装,所述第一挡板上开设通孔,所述进气管利用所述通孔穿过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开设向源瓶本体内侧壁方向延伸的第一沥液缝,所述隔板安装在所述第一挡板下方的源瓶本体内底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的瓶体中安装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增加了气体与扩散源的接触时间,增加了气体携带扩散源的量,在扩散源量较少时,也可保证气体的扩散源携带量,减少了对扩散效果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扩散的源瓶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扩散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扩散的源瓶。
技术介绍
扩散是太阳能电池片的“心脏”工序,扩散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目前行业内采用高纯氮气携带源气扩散的方法,即将液态的三氯氧磷液体储存在源瓶内,高纯氮气通过液态磷源时携带磷源蒸汽进入炉管进行扩散。目前行业内扩散用源瓶如图1包括圆柱形磷源本体11、进气管12和出气管13。进气管12和出气管13的位置和长度都是固定的。进气管12只有一个出口,高纯氮气进入液体不够充分,携带出的磷源有限。源瓶内三氯氧磷液位随着工艺的消耗降低,进入源瓶的高纯氮气与液位的接触面积减少,导致氮气携带的磷源量减少,扩散效果变差,造成产品不合格。通常在源瓶内液体高度低于2cm时需要更换磷源瓶。磷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生产成本的升高,而且剩余的磷源处理不变,给环境带来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扩散的源瓶。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用于太阳能电池扩散的源瓶,包括圆柱形源瓶本体、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扩散的源瓶,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源瓶本体(1)、进气管(2)、出气管(3)、第一挡板(4)和隔板(5),所述进气管(2)和出气管(3)分别置于源瓶本体(1)内部两侧,所述第一挡板(4)置于靠近所述进气管侧的源瓶本体(1)内部,并沿第一挡板(4)与源瓶本体(1)内侧壁连接处B斜向上安装,所述第一挡板(4)上开设通孔(41),所述进气管(2)利用所述通孔(41)穿过第一挡板(4),所述第一挡板(4)上开设向源瓶本体(1)内侧壁方向延伸的第一沥液缝(42),所述隔板(5)安装在所述第一挡板(4)下方的源瓶本体(1)内底面上,所述隔板(5)的两端与源瓶本体(1)侧壁匹配且封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扩散的源瓶,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源瓶本体(1)、进气管(2)、出气管(3)、第一挡板(4)和隔板(5),所述进气管(2)和出气管(3)分别置于源瓶本体(1)内部两侧,所述第一挡板(4)置于靠近所述进气管侧的源瓶本体(1)内部,并沿第一挡板(4)与源瓶本体(1)内侧壁连接处B斜向上安装,所述第一挡板(4)上开设通孔(41),所述进气管(2)利用所述通孔(41)穿过第一挡板(4),所述第一挡板(4)上开设向源瓶本体(1)内侧壁方向延伸的第一沥液缝(42),所述隔板(5)安装在所述第一挡板(4)下方的源瓶本体(1)内底面上,所述隔板(5)的两端与源瓶本体(1)侧壁匹配且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太阳能电池扩散的源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3)侧的源瓶本体(1)内表面安装有第二挡板(6),所述第二挡板(6)从与源瓶本体(1)的侧壁连接处A斜向上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太阳能电池扩散的源瓶,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源瓶本体(1)内侧壁的第二挡板(6)上开设用于将磷源漏入源瓶内的第二沥液缝(6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艳王守志黄国平吴少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