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甩动式微生物加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536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心甩动式微生物加样装置,包括第一培养舱,第二培养舱,限位槽,注液口,盖帽,粘板,转座,涂抹杆,限位座,挡架和螺母,所述转盘的内端面均布焊接有三根限位杆,所述培养盒是由内腔为同等结构的第一培养舱和第二培养舱扣合而成的圆形组合腔,周边均还设有三处使它们扣合组装后可与转盘限位杆构成限位安放的限位槽,既可对注入的微生物混合液进行混合,又可以将注入的微生物混合液随旋转混合时部分混合液同时涂抹于取样盒两舱体的粘板上,未涂抹于粘板上的混合液又可由它们的入料口向外卸出,本装置结构紧凑,使微生物注入液旋转动作时达到了上述两目的,省去了现有的侧装式搅拌机构和机构手,因此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甩动式微生物加样装置
本技术属于微生物样本处理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离心甩动式微生物加样装置。
技术介绍
微生物领域每天要面对和处理大量的微生物样本。占临床20%-25%的血液微生物样本处理早已实现仪器自动化和标准化。专利申请号CN201420476186.3中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样本划线接种装置,包括培养板、划线接种笔、样本液化组件和培养皿底座,所述培养板为双面结构,包括第一培养板面与第二培养板面,所述培养板面上竖直方向设置有突起的隔板,所述隔板将其所在的培养板面分为两个区域,所述培养板设置于所述培养皿底座上,所述样本液化组件底部与培养皿底座相连通,所述划线接种笔设置于所述培养板侧面,所述划线接种笔顶端与外置机械手相连。专利申请号CN201520483956.1中根据上述专利号CN201420476186.3的改进亦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加样装置包括:培养盒固定支架、液化装置固定架和用于容纳液体的液槽,液槽位于培养盒固定支架底部,液化装置固定架位于液槽和培养盒固定支架的侧部,液化装置固定架通过狭缝与液槽连通,其中,液槽包括:样本导流板、样本槽、样本槽挡板和样本泄流槽,样本导流板从液化装置固定架内延伸出来连接到样本槽,样本导流板(高于样本槽,样本槽另一侧为样本槽挡板,样本槽挡板另一侧为样本泄流槽。基于上述两专利本设计人发现,此两结构的微生物加样装置所采用的加样方式还需要在一侧安装搅拌装置搅拌后再将微生物液注入到培养盒中,并且需要利用机械手臂配合使用时,才能将注入的反应液涂抹于盒体两壁上,不但结构复杂,而且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离心甩动式微生物加样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类似于上述两种结构的微生物加样装置所采用的加样方式,由于需要在一侧安装搅拌装置搅拌后再将微生物液注入到培养盒中,并且需要利用机械手壁配合使用时,才能将注入的反应液涂抹于盒体两壁上,因此其结构不但结构复杂,而且使用时操作麻烦的问题。本技术离心甩动式微生物加样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离心甩动式微生物加样装置,包括底板,通过立柱安装于底板顶面上的马达,通过马达的动作轴内端头所安装的转盘,限位杆,三角槽,培养盒,第一培养舱,第二培养舱,限位槽,注液口,盖帽,粘板,转座,涂抹杆,限位座,挡架和螺母,所述转盘的内端面均布焊接有三根限位杆,所述培养盒是由内腔为同等结构的第一培养舱和第二培养舱扣合而成的圆形组合腔,它们的周边均还设有三处使它们扣合组装后可与限位杆构成限位安放的限位槽,所述第一培养舱和第二培养舱侧部均设置有一处用于向内注入微生物混合液的注液口,两注液口随两培养舱合并后上面共同配合有令其封闭的盖帽,所述注液口均与第一培养舱和第二培养舱相通,所述限位杆上均配合有螺母并自端头向内均开设有一道三角槽,所述挡架为三角形结构,其将扣合后的培养盒自右向左通过与限位杆上所开设的三角槽呈导向限位的方式可将其压装于转盘上,并通过螺母与限位杆端头配合的方式将培养盒锁装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培养舱的外端面设置有三角形结构的限位座,此限位座的三角形尺寸与挡架的内边框尺寸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培养舱和第二培养舱的内表面均胶合有内外两圈粘板,粘板的内表面均为设有一层具有附着特性的尼龙绒毛。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培养舱和第二培养舱的中间处均通过旋转轴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一处转座,转座的外壁上连接有随之离心式旋转动作的涂抹杆。进一步的:所述涂抹杆为表面带有橡胶刷的橡胶棒结构,其呈贴合的方式旋转走向于内外两圈粘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首先设计了一款马达式的安装座,为培养盒取样后的旋转式混料机构,同时也是培养盒内微生物向培养盒内壁上涂抹的离心式处理装置,与对比文件相比较来看,利用本结构的培养盒既可对注入的微生物混合液进行混合,又可以将注入的微生物混合液随旋转混合时部分混合液同时涂抹于取样盒两舱体的粘板上,未涂抹于粘板上的混合液又可由它们的入料口向外卸出,本装置结构紧凑,使微生物注入液旋转动作时达到了上述两目的,省去了现有的侧装式搅拌机构和机构手,因此结构简单,易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由图1引出的旋转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由图2引出的拆解后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由图3引出的拆解后旋转视角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转座随其所在的第一培养舱剖开后的具体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底板;2、通过立柱;3、马达;4、转盘;401、限位杆;402、三角槽;5、培养盒;501、第一培养舱;502、第二培养舱;503、限位槽;504、注液口;6、盖帽;7、粘板;8、转座;801、涂抹杆;9、限位座;10、挡架;11、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离心甩动式微生物加样装置,包括底板1,通过立柱2安装于底板1顶面上的马达3,通过马达3的动作轴内端头所安装的转盘4,培养盒5,转盘4的内端面均布焊接有三根限位杆401,培养盒5是由内腔为同等结构的第一培养舱501和第二培养舱502扣合而成的圆形组合腔,扣合使用时具有密封特性,令注入的微生物混合液在相对密封的环境下,实现混合与涂抹取样,它们的周边均设有三处使它们扣合组装后可与限位杆401构成限位安放的限位槽503,如图1所示,此培养盒5利用种方式固定于转盘4上,随转盘4旋转动作时,内部注入的微生物液料得以离心式混合和离心式涂沫,第一培养舱501和第二培养舱502侧部均设置有一处用于向内注入微生物混合液的注液口504,两注液口504随两培养舱合并后上面共同配合有令其封闭的盖帽6,注液口504均与第一培养舱501和第二培养舱502相通,本装置使用时,首先将微生物混合液由两舱合并后的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甩动式微生物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通过立柱(2)安装于底板(1)顶面上的马达(3),通过马达(3)的动作轴内端头所安装的转盘(4),限位杆(401),三角槽(402),培养盒(5),第一培养舱(501),第二培养舱(502),限位槽(503),注液口(504),盖帽(6),粘板(7),转座(8),涂抹杆(801),限位座(9),挡架(10)和螺母(11),所述转盘(4)的内端面均布焊接有三根限位杆(401),所述培养盒(5)是由内腔为同等结构的第一培养舱(501)和第二培养舱(502)扣合而成的圆形组合腔,它们的周边均还设有三处使它们扣合组装后可与限位杆(401)构成限位安放的限位槽(503),所述第一培养舱(501)和第二培养舱(502)侧部均还设置有一处用于向内注入微生物混合液的注液口(504),两注液口(504)随两培养舱合并后上面共同配合有令其封闭的盖帽(6),所述注液口(504)均与第一培养舱(501)和第二培养舱(502)相通,所述限位杆(401)上均配合有螺母(11)并自端头向内均开设有一道三角槽(402),所述挡架(10)为三角形结构,其将扣合后的培养盒(5)自右向左通过与限位杆(401)上所开设的三角槽(402)呈导向限位的方式可将其压装于转盘(4)上,并通过螺母(11)与限位杆(401)端头配合的方式将培养盒(5)锁装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甩动式微生物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通过立柱(2)安装于底板(1)顶面上的马达(3),通过马达(3)的动作轴内端头所安装的转盘(4),限位杆(401),三角槽(402),培养盒(5),第一培养舱(501),第二培养舱(502),限位槽(503),注液口(504),盖帽(6),粘板(7),转座(8),涂抹杆(801),限位座(9),挡架(10)和螺母(11),所述转盘(4)的内端面均布焊接有三根限位杆(401),所述培养盒(5)是由内腔为同等结构的第一培养舱(501)和第二培养舱(502)扣合而成的圆形组合腔,它们的周边均还设有三处使它们扣合组装后可与限位杆(401)构成限位安放的限位槽(503),所述第一培养舱(501)和第二培养舱(502)侧部均还设置有一处用于向内注入微生物混合液的注液口(504),两注液口(504)随两培养舱合并后上面共同配合有令其封闭的盖帽(6),所述注液口(504)均与第一培养舱(501)和第二培养舱(502)相通,所述限位杆(401)上均配合有螺母(11)并自端头向内均开设有一道三角槽(402),所述挡架(10)为三角形结构,其将扣合后的培养盒(5)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宁侯英珂梁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迪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