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道标本对照观察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360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呼吸道标本对照观察支架,包括底座(1)、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滚轮(4);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设置在底座(1)的上方;滚轮(4)设置在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之间。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呼吸道标本支架能够旋转观测呼吸道标本,滚轮在旋转的过程中,每个呼吸道标本盒的上表面始终正对观察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道标本对照观察支架
本技术涉及检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道标本对照观察支架。
技术介绍
微生物实验室在医院的进步与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感染的诊治、临床合理用药都需要微生物实验室提供有力支撑,目前最受关注的多重耐药菌防控更是依赖于微生物实验室及时、准确的发现与报告。呼吸道标本种类繁多,包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抽取物、咽漱液、痰液咽拭子、鼻拭子、肺组织标本、肺洗液、气管吸取物等。最终的培养结果与多个环节相关,包括标本接收(1-2min)——标本接种、涂片(5min)——细菌培养(18-48h)——细菌鉴定、药敏试验(18-24h或48小时)——结果报告(5min)。在结果报告环节,往往先是通过肉眼进行观察的,因为微生物是否对各种抗生素敏感,以及敏感度程度均需要先肉眼后显微镜观察。首先需要观察呼吸道标本的外形,颜色等肉眼可以判断的指标。现有技术中,实验室进行呼吸道标本培养结果的观察对比,都是随便放在平台上,进行肉眼观察。如果呼吸道标本一次性采样的量比较大,结果报告的工作量就比较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呼吸道标本观察对比的支架,把各组呼吸道标本按标准先排成列,然后按行或者列进行观察,以方便观察同一行或者列内呼吸道标本的不同状态,以加快结果报告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呼吸道标本观察对比的支架,可以把各组呼吸道标本按标准先排成行或者列,然后按行或者列进行观察,以方便观察同一列内呼吸道标本的不同状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呼吸道标本对照观察支架,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滚轮;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滚轮设置在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之间;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轴承、第一电机、第一齿轮、齿条;第一电机与第一齿轮相连,并与齿条啮合;第二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转轴与滚轮转轴固定连接。滚轮包括第一转盘、第二转盘、滚轮转轴、呼吸道标本托架旋钮、呼吸道标本托架;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固定连接在滚轮转轴的两端;沿第一转盘的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呼吸道标本托架旋钮;呼吸道标本托架旋钮与呼吸道标本托架的一端连接,并且可以转动呼吸道标本托架的角度。呼吸道标本托架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上,并且可以绕轴承旋转。导致当第一转盘、第二转盘转动时,呼吸道标本托架不会跟随第一转盘、第二转盘转动,从而导致当第一转盘、第二转盘转动时,呼吸道标本托架永远保持上表面朝上,同时呼吸道标本托架制作成重心在下。控制第一电机驱动齿条与呼吸道标本托架旋钮啮合,可以外接呼吸道标本传输机构。优选地,呼吸道标本托架旋钮为四个。优选地,第二电机能够驱动滚轮转动;控制第二电机的转动可以切换设置于滚轮上的呼吸道标本托架。优选地,呼吸道标本托架上设置有适合呼吸道标本放置的框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以先把各组呼吸道标本按标准先排成列,然后每列依次放入呼吸道标本托架的一层。然后翻转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对同一层(即同一列)进行观察,以方便观察同一列内标本的不同状态,以加快结果报告的工作效率。同时每个呼吸道标本托架的一层可以单独转动。还设置有外接呼吸道标本传输机构的附件,可以方便外接呼吸道标本传输机构,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本技术的呼吸道标本支架能够旋转观测呼吸道标本,滚轮在旋转的过程中,每个呼吸道标本的上表面始终正对观察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滚轮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滚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如图1-3所示,一种呼吸道标本对照观察支架包括底座1、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滚轮4。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设置在底座1的上方。滚轮4设置在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之间。第一支撑架2包括第一轴承21、第一电机22、第一齿轮23、齿条24。第一电机22与第一齿轮23相连,并与齿条24啮合。如图4-5所示为本技术的滚轮4的结构示意图,滚轮4包括第一转盘41、第二转盘42、滚轮转轴43、呼吸道标本托架旋钮44、呼吸道标本托架45。第一转盘41、第二转盘42固定连接在滚轮转轴43的两端。沿第一转盘41的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呼吸道标本托架旋钮44,呼吸道标本托架旋钮44与呼吸道标本托架45的一端连接,并且可以转动呼吸道标本托架45的角度。呼吸道标本托架45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一转盘41、第二转盘42上,并且可以绕轴承旋转。导致当第一转盘41、第二转盘42转动时,呼吸道标本托架45不会跟随第一转盘41、第二转盘42转动。同时呼吸道标本托架45需制作成重心在下,从而导致当第一转盘41、第二转盘42转动时,呼吸道标本托架45永远保持上表面朝上。控制第一电机22驱动齿条24与呼吸道标本托架旋钮44啮合,可以外接呼吸道标本传输机构。呼吸道标本托架旋钮44为四个。第二支撑架3上设置有第二电机31,第二电机31的转轴与滚轮转轴43固定连接。第二电机31能够驱动滚轮4转动。控制第二电机31的转动可以切换设置于滚轮4上的呼吸道标本托架45。例如,可以把同时间,同批量的呼吸道标本盒放在呼吸道标本托架上的同一排或者同一列,方便同时观察对比。呼吸道标本托架45上设置有适合呼吸道标本放置的框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道标本对照观察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滚轮(4);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设置在底座(1)的上方;滚轮(4)设置在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之间;第一支撑架(2)包括第一轴承(21)、第一电机(22)、第一齿轮(23)、齿条(24);第一电机(22)与第一齿轮(23)相连,并与齿条(24)啮合;第二支撑架(3)上设置有第二电机(31),第二电机(31)的转轴与滚轮转轴(43)固定连接;滚轮(4)包括第一转盘(41)、第二转盘(42)、滚轮转轴(43)、呼吸道标本托架旋钮(44)、呼吸道标本托架(45);第一转盘(41)、第二转盘(42)固定连接在滚轮转轴(43)的两端;沿第一转盘(41)的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呼吸道标本托架旋钮(44);呼吸道标本托架旋钮(44)与呼吸道标本托架(45)的一端连接,并且可以转动呼吸道标本托架(45)的角度;呼吸道标本托架(45)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一转盘(41)、第二转盘(42)上,并且可以绕轴承旋转,同时呼吸道标本托架(45)制作成重心在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道标本对照观察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滚轮(4);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设置在底座(1)的上方;滚轮(4)设置在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之间;第一支撑架(2)包括第一轴承(21)、第一电机(22)、第一齿轮(23)、齿条(24);第一电机(22)与第一齿轮(23)相连,并与齿条(24)啮合;第二支撑架(3)上设置有第二电机(31),第二电机(31)的转轴与滚轮转轴(43)固定连接;滚轮(4)包括第一转盘(41)、第二转盘(42)、滚轮转轴(43)、呼吸道标本托架旋钮(44)、呼吸道标本托架(45);第一转盘(41)、第二转盘(42)固定连接在滚轮转轴(43)的两端;沿第一转盘(41)的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呼吸道标本托架旋钮(44);呼吸道标本托架旋钮(44)与呼吸道标本托架(45)的一端连接,并且可以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莹莹蒋炬张海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