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宜宾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榨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527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榨油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榨油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清洗箱、分级筛、研磨机和热压机,依次将原料进行清洗、烘干、破碎和挤压出油,通过对研磨机和热压机进行优化处理,使得原料较传统加工更加省时省力,能够将油饼中的油挤压的更加充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适合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榨油系统
本技术涉及榨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榨油系统。
技术介绍
古法榨油讲究工艺,工艺讲究经验的积累,传统的古法木榨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考究,都有其要诀所在,如火候、力度、时间等。古法榨油繁杂的工艺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消逝,反而经历了不断的改良、提炼,凝聚民间代代工匠师傅们的智慧结晶,历经创新。因此,需要一种榨油系统,能够对原料进行破碎和炒至,再通过热压机的挤压得到油,对挤压的油饼进行分离回收,避免油饼内的含油量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榨油系统,包括清洗箱、分级筛、研磨机和热压机,依次将原料进行清洗、烘干、破碎和挤压出油,通过对研磨机和热压机进行优化处理,使得原料较传统加工更加省时省力,能够将油饼中的油挤压的更加充分,本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适合推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榨油系统,榨油原料依次经过清洗箱、分级筛、研磨机和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机包括研磨室,所述研磨室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斗、搅拌电机和搅拌轴,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搅拌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位于所述研磨室的一端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破碎刀,所述研磨室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槽和通孔,所述物料斗上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槽抵接,所述托盘的另一端与所述通孔抵接,所述通孔的边沿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热压机包括榨油箱,所述榨油箱内设置有加工筒、驱动电机和伸缩装置,所述加工筒上设置有输入口和出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位于所述加工室内的一端上设置有研磨板,所述研磨板的边缘与所述加工筒的内壁贴合,所述伸缩装置包括有推拉板、连接杆、活动板和密封室,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加工筒内的一端与所述推拉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密封室内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边缘与所述密封室滑动连接,所述推拉板的边缘与所述加工筒的内壁贴合,所述推拉板靠近所述研磨板一端上设置有凸块。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当工作人员将榨油的原料放入所述清洗箱后,经过清洗后,内部还有烘干器,将清洗好的原料烘干后,通过进料口放入所述研磨室内,经过搅拌杆的破碎得到破碎后的原料,将原料再经过加热通过输入口到加工筒内,在研磨板和推拉板的挤压中,得到优质的压榨油,本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适合推广。优选的,所述通孔的长度为所述托盘周长的一半,所述托盘位于所述通孔外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通孔与所述支撑槽对称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便于操作人员取放所述托盘。优选的,所述进料口上设置有滑道和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所述进料口的边沿铰接。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便于原料的投放。优选的,所述密封盖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条。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形成密封的环境,使得原料在搅拌杆搅拌的过程中吸附到搅拌轴周围,使得原料完全破碎。优选的,所述研磨室底部还设置有支架。通过上述技术手段,用于固定研磨室,调整研磨室的高度,适应出料斗与后续的收集。优选的,所述研磨室的顶部还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研磨室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一方面所述风机可以将研磨室内壁的残渣给吹下,避免粘附,无法取出,另一方面可以将风机换成热风机,起到对原料进行加热的目的,便于后续的榨油加工。优选的,所述出料斗内设置有出料棒,所述出料棒的一端设置有刮板,所述出料棒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出料斗的外部。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便于所述刮板将附着在所述研磨室内壁的碎渣刮出研磨室,并通过出料斗倒出。优选的,所述研磨板靠近所述推拉板的一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凸块相适配。通过上述技术手段,通过设置凹槽和凸柱,增加了油饼的表面积,进一步减少了油饼的挤压时的厚度,将油饼内的油分充分的挤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研磨机对原料进行破碎后直接承接出,无需人工在研磨室内掏取;2.通过热压机对加热后的原料进行挤压,通过研磨板和推拉板充分的碾压分离油饼。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榨油系统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研磨室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加工筒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密封室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研磨板上的凹槽的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推拉板上的凸块的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限位板的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研磨室;2、出料斗;3、搅拌电机;4、搅拌轴;5、搅拌杆;6、支撑槽;7、托盘;8、密封圈;9、限位块;10、密封盖;11、滑道;12、风机;13、电磁阀;14、刮板;15、出料棒;16、支架;17、榨油箱;18、加工筒;19、驱动电机;20、输入口;21、出油口;22、研磨板;23、推拉板;24、连接杆;25、活动板;26、密封室;27、凸块;28、凹槽;29、滑槽;30、研磨齿;31、活塞;32、隔板;33、上腔室;34、下腔室;35、出渣口;36、限位板;37、支柱;38、回缩通道;39、推进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的附图1~7,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逆时针”、“顺时针”“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照图1,一种榨油原料研磨机,包括研磨室1,所述研磨室1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斗2、搅拌电机3和搅拌轴4,所述搅拌电机3的输出轴与所述搅拌轴4连接,所述搅拌轴4位于所述研磨室1的一端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杆5,所述搅拌杆5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破碎刀,所述研磨室1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槽6和通孔,所述物料斗上设置有托盘7,所述托盘7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槽6抵接,所述托盘7的另一端与所述通孔抵接,所述通孔的边沿上设置有密封圈8。热压机包括榨油箱17,所述榨油箱17内设置有加工筒18、驱动电机19和伸缩装置,所述加工筒18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油口21,所述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位于所述加工室内的一端上设置有研磨板22,所述研磨板22的边缘与所述加工筒18的内壁贴合,所述伸缩装置包括有推拉板23、连接杆24、活动板25和密封室26,所述连接杆24位于所述加工筒18内的一端与所述推拉板2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4位于所述密封室26内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板25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2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榨油系统,榨油原料依次经过清洗箱、分级筛、研磨机和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机包括研磨室(1),所述研磨室(1)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斗(2)、搅拌电机(3)和搅拌轴(4),所述搅拌电机(3)的输出轴与所述搅拌轴(4)连接,所述搅拌轴(4)位于所述研磨室(1)的一端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杆(5),所述搅拌杆(5)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破碎刀,所述研磨室(1)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槽(6)和通孔,所述出料斗(2)上设置有托盘(7),所述托盘(7)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槽(6)抵接,所述托盘(7)的另一端与所述通孔抵接,所述通孔的边沿上设置有密封圈(8);/n所述热压机包括榨油箱(17),所述榨油箱(17)内设置有加工筒(18)、驱动电机(19)和伸缩装置,所述加工筒(18)上设置有输入口(20)和出油口(21),所述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位于所述加工筒(18)内的一端上设置有研磨板(22),所述研磨板(22)的边缘与所述加工筒(18)的内壁贴合,所述伸缩装置包括有推拉板(23)、连接杆(24)、活动板(25)和密封室(26),所述连接杆(24)位于所述加工筒(18)内的一端与所述推拉板(2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4)位于所述密封室(26)内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板(25)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25)的边缘与所述密封室(26)滑动连接,所述推拉板(23)的边缘与所述加工筒(18)的内壁贴合,所述推拉板(23)靠近所述研磨板(22)一端上设置有凸块(2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榨油系统,榨油原料依次经过清洗箱、分级筛、研磨机和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机包括研磨室(1),所述研磨室(1)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斗(2)、搅拌电机(3)和搅拌轴(4),所述搅拌电机(3)的输出轴与所述搅拌轴(4)连接,所述搅拌轴(4)位于所述研磨室(1)的一端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杆(5),所述搅拌杆(5)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破碎刀,所述研磨室(1)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槽(6)和通孔,所述出料斗(2)上设置有托盘(7),所述托盘(7)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槽(6)抵接,所述托盘(7)的另一端与所述通孔抵接,所述通孔的边沿上设置有密封圈(8);
所述热压机包括榨油箱(17),所述榨油箱(17)内设置有加工筒(18)、驱动电机(19)和伸缩装置,所述加工筒(18)上设置有输入口(20)和出油口(21),所述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位于所述加工筒(18)内的一端上设置有研磨板(22),所述研磨板(22)的边缘与所述加工筒(18)的内壁贴合,所述伸缩装置包括有推拉板(23)、连接杆(24)、活动板(25)和密封室(26),所述连接杆(24)位于所述加工筒(18)内的一端与所述推拉板(2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4)位于所述密封室(26)内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板(25)固定连接,所述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冬梅孙时茂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学院宜宾茂强油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