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5230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包括收油箱,进液头,刮板机,储油盒,曝气管道,气泵,第一连接管,第一输送泵,絮凝反应箱,连通头,搅拌器,第二连接管,第二输送泵,沉淀箱,斜板,可移动连接座结构,可活动过滤球结构和可防护控制保护器,所述的进液头焊接在收油箱左端的上部;所述的刮板机螺栓安装在收油箱的上端;所述的储油盒螺栓安装在收油箱的右上部;所述的曝气管道焊接在收油箱内壁的下部,且曝气管道前部与气泵法兰连接;所述的气泵螺栓安装在收油箱前表面的右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可移动连接座结构的设置,便于带动连接座进行移动,从而能更加方便的进行搬运并使用。

An oil field fracturing flowback fluid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油田压裂返排液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压裂反排液在液体吐出的后期陆续有地层的原油随地层压裂返排液排出,由于地层发育和地质结构的差异,排出的水油混合物的排出压力呈脉冲状,流量也不稳定,时高时低,排出来的压裂返排液成分复杂,特别是粘度很高,增加了压裂返排液处理难度,因此专利技术出一种处理装置,从而处理油田压裂返排液,且便于进行处理并随之回收或者排放。但是,现有的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还存在着不便于进行移动并支撑、不具备对沉淀的液体进行过滤和不便于进行控制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不便于进行移动并支撑、不具备对沉淀的液体进行过滤和不便于进行控制的问题。一种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包括收油箱,进液头,刮板机,储油盒,曝气管道,气泵,第一连接管,第一输送泵,絮凝反应箱,连通头,搅拌器,第二连接管,第二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包括收油箱(1),进液头(2),刮板机(3),储油盒(4),曝气管道(5),气泵(6),第一连接管(7),第一输送泵(8),絮凝反应箱(9),连通头(10),搅拌器(11),第二连接管(12),第二输送泵(13),沉淀箱(14),斜板(15),可移动连接座结构(16),可活动过滤球结构(17)和可防护控制保护器(18),所述的进液头(2)焊接在收油箱(1)左端的上部;所述的刮板机(3)螺栓安装在收油箱(1)的上端;所述的储油盒(4)螺栓安装在收油箱(1)的右上部;所述的曝气管道(5)焊接在收油箱(1)内壁的下部,且曝气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包括收油箱(1),进液头(2),刮板机(3),储油盒(4),曝气管道(5),气泵(6),第一连接管(7),第一输送泵(8),絮凝反应箱(9),连通头(10),搅拌器(11),第二连接管(12),第二输送泵(13),沉淀箱(14),斜板(15),可移动连接座结构(16),可活动过滤球结构(17)和可防护控制保护器(18),所述的进液头(2)焊接在收油箱(1)左端的上部;所述的刮板机(3)螺栓安装在收油箱(1)的上端;所述的储油盒(4)螺栓安装在收油箱(1)的右上部;所述的曝气管道(5)焊接在收油箱(1)内壁的下部,且曝气管道(5)前部与气泵(6)法兰连接;所述的气泵(6)螺栓安装在收油箱(1)前表面的右下部;所述的第一连接管(7)一端焊接在收油箱(1)的右下部,另一端焊接在絮凝反应箱(9)的左上部;所述的第一输送泵(8)法兰连接在第一连接管(7)上;所述的连通头(10)焊接在絮凝反应箱(9)上部的右侧;所述的搅拌器(11)螺栓安装在絮凝反应箱(9)上部的中间部位;所述的第二连接管(12)一端焊接在絮凝反应箱(9)的右下部,另一端焊接在沉淀箱(14)的左上部;所述的第二输送泵(13)法兰连接在第二连接管(12)上;所述的斜板(15)螺栓安装在沉淀箱(14)内壁的上部;所述的可移动连接座结构(16)安装在收油箱(1)、储油盒(4)和沉淀箱(14)的下部;所述的可活动过滤球结构(17)安装在沉淀箱(14)内;所述的可防护控制保护器(18)安装在可移动连接座结构(16)上;所述的可移动连接座结构(16)包括连接座(161),移动轮(162),活动座(163),连接杆(164),套接座(165),支撑板(166),升降气缸(167)和支撑台(168),所述的连接座(161)上表面分别焊接有第一输送泵(8)、第二输送泵(13)、收油箱(1)、储油盒(4)和沉淀箱(14);所述的活动座(163)分别焊接在连接座(161)上部的右侧;所述的套接座(165)螺栓安装在连接杆(164)的右侧;所述的支撑板(166)分别焊接在连接座(161)外壁的四周;所述的支撑台(168)嵌入在升降气缸(167)的输出轴上;所述的可活动过滤球结构(17)包括固定管(171),活动管(172),连接头(173),浮球(174),第一滤网(175),第二滤网(176)和阀门(177),所述的活动管(172)一端嵌入在固定管(171)上,另一端嵌入有连接头(173)一体化设置在浮球(174)的下部;所述的第一滤网(175)和第二滤网(176)分别嵌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