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废水超滤膜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521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有机废水超滤膜过滤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中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上侧设置有超滤膜,超滤膜的上方设置有压板,压板与过滤板之间设置有压缩管,压缩管的管壁呈之字形的褶皱,压板上方对应壳体的上侧设置有步进电机。利用压板的下压力挤压压缩管,压缩管的侧壁为波纹状,可被压缩,而压缩管中填充有有机废水,有机废水在压力下通过超滤膜的过滤作用,过滤后的洁净水进一步从过滤板的透水孔漏出并进入过滤板以下,而过滤完成后的压缩管中的浓缩液则放出,然后压板上移准备下一阶段的按压渗透,采用机械式按压使超滤膜过滤的压力比较稳定,有机废水的渗透比较彻底。

Organic wastewater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filt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废水超滤膜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有机废水处理的
,尤其涉及有机废水超滤膜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反渗透方法可以从水中除去90%以上的溶解性盐类和99%以上的胶体微生物及有机物等。而工业废水中含有的有机质较多,采用一般的过滤膜只能过滤掉固体颗粒状的杂质,对盐类,胶体需要采用空隙更小的滤膜进行过滤。现有超滤膜过滤的压力多是采用的气体压力,气体抽放不便容易使过滤产生不连续化,待渗透液过滤不完全并降低了过滤效率;因此,本技术主要解决由于超滤膜的压力不稳定,导致有机废水过滤不完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有机废水超滤膜过滤装置,主要解决由于超滤膜的压力不稳定,导致待渗透液过滤不完全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有机废水超滤膜过滤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设置有数个透水孔,所述过滤板上侧设置有超滤膜;所述超滤膜的上方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与过滤板之间设置有压缩管,所述压缩管的管壁呈之字形的褶皱,所述压板上方对应壳体的上侧设置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输出端设置有螺旋推动杆,所述螺旋推动杆下端延伸并穿过压板,所述螺旋推动杆与压板的穿过部分螺纹配合。进一步地,有机废水超滤膜过滤装置,所述壳体侧壁设置有连通压缩管内部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设置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步进电机均电连接有控制器。进一步地,有机废水超滤膜过滤装置,所述超滤膜与壳体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安装超滤膜的卡槽,所述卡槽对应壳体外侧设置有卡口。进一步地,有机废水超滤膜过滤装置,所述压板与壳体上侧壁之间还设置有光杆,所述光杆上端与壳体上侧壁固接,所述光杆的下端穿过压板,所述光杆与穿过压板的部分滑动配合。进一步地,有机废水超滤膜过滤装置,所述压缩管侧壁的褶皱处均嵌入有环状的钢丝。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利用压板的下压力挤压压缩管,压缩管的侧壁为波纹状,可被压缩,而压缩管中填充有有机废水,有机废水在压力下通过超滤膜的过滤作用,过滤后的洁净水进一步从过滤板的透水孔漏出并进入过滤板以下,而过滤完成后的压缩管中的浓缩液则放出,然后压板上移准备下一阶段的按压渗透,采用机械式按压使超滤膜过滤的压力比较稳定,有机废水的渗透比较彻底。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中,壳体1、过滤板2、透水孔21、超滤膜3、压板4、压缩管5、步进电机6、螺旋推动杆61、进水管11、出水管12、电磁阀13、控制器14、卡槽31、卡口32、光杆41、钢丝5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中的上、下、左、右、前、后,均相对于图1所示为标准。如图1所示:有机废水超滤膜过滤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中设置有过滤板2,所述过滤板2上设置有数个透水孔21,所述过滤板2上侧设置有超滤膜3;所述超滤膜3的上方设置有压板4,所述压板4与过滤板2之间设置有压缩管5,所述压缩管5的管壁呈之字形的褶皱,所述压板4上方对应壳体1的上侧设置有步进电机6,所述步进电机6输出端设置有螺旋推动杆61,所述螺旋推动杆61下端延伸并穿过压板4,所述螺旋推动杆61与压板4的穿过部分螺纹配合。本技术的工作方法是:利用压板的下压力挤压压缩管,压缩管的侧壁为波纹状,可被压缩,而压缩管中填充有有机废水,有机废水在压力下通过超滤膜的过滤作用,过滤后的洁净水进一步从过滤板的透水孔漏出并进入过滤板以下,而过滤完成后的压缩管中的浓缩液则放出,然后压板上移准备下一阶段的按压渗透,采用机械式按压使超滤膜过滤的压力比较稳定,有机废水的渗透比较彻底。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1侧壁设置有连通压缩管4内部的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所述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均设置电磁阀13,所述电磁阀13与步进电机6均电连接有控制器14。进水管用于往压缩管的内部空腔中填充水,而出水管可以放出压缩后的浓缩液,进水管和出水管均通过电磁阀控制,电磁阀和步进电机又通过控制器智能控制,通过编程存入控制器,使过滤过程连续化进行;控制器先通过打开进水管的电磁阀往压缩管中注入有机废水,然后关闭进水管电磁阀,然后启动步进电机下移压板进行压缩,压缩完成后,控制出水管电磁阀进行排出浓缩液,排出浓缩液后关闭出水管电磁阀,打开进水管电磁阀,然后控制步进电机上移压板,压缩管舒展并抽进进水管注入的水,如此循环,有步骤进行,提高渗透过程的效率。如图1所示:所述超滤膜3与壳体1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安装超滤膜3的卡槽31,所述卡槽31对应壳体1外侧设置有卡口32。卡口与卡槽连通,用于方便、快捷的更换超滤膜。如图1所示:所述压板4与壳体1上侧壁之间还设置有光杆41,所述光杆41上端与壳体1上侧壁固接,所述光杆41的下端穿过压板4,所述光杆41与穿过压板4的部分滑动配合。光杆用于提高压板下压稳定性;光杆一般为两个,以螺旋推动杆为轴线对称设置。如图2所示:所述压缩管5侧壁的褶皱处均嵌入有环状的钢丝51。钢丝用于提高压缩管韧性,同时有利于延长压缩管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有机废水超滤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中设置有过滤板(2),所述过滤板(2)上设置有数个透水孔(21),所述过滤板(2)上侧设置有超滤膜(3);/n所述超滤膜(3)的上方设置有压板(4),所述压板(4)与过滤板(2)之间设置有压缩管(5),所述压缩管(5)的管壁呈之字形的褶皱,所述压板(4)上方对应壳体(1)的上侧设置有步进电机(6),所述步进电机(6)输出端设置有螺旋推动杆(61),所述螺旋推动杆(61)下端延伸并穿过压板(4),所述螺旋推动杆(61)与压板(4)的穿过部分螺纹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有机废水超滤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中设置有过滤板(2),所述过滤板(2)上设置有数个透水孔(21),所述过滤板(2)上侧设置有超滤膜(3);
所述超滤膜(3)的上方设置有压板(4),所述压板(4)与过滤板(2)之间设置有压缩管(5),所述压缩管(5)的管壁呈之字形的褶皱,所述压板(4)上方对应壳体(1)的上侧设置有步进电机(6),所述步进电机(6)输出端设置有螺旋推动杆(61),所述螺旋推动杆(61)下端延伸并穿过压板(4),所述螺旋推动杆(61)与压板(4)的穿过部分螺纹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有机废水超滤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侧壁设置有连通压缩管(5)内部的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所述进水管(11)和出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丹王传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灵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