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油废水隔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5209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36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含油废水隔油装置,包括进水缓冲区、多级隔油区和出水区,废水依次流经进水缓冲区、多级隔油区以及出水区,多级隔油区包括形成多级隔油的隔油槽,隔油槽的顶部设置有隔板,隔板伸入隔油槽。该装置无能耗设备,减少了设备维护工作,隔油效率高,且无需安装斜板,避免斜板堵塞、更换困难等问题,通过在顶部设置隔板使废水中浮油可保持上浮,避免形成死角,并加大油层深度,利于排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油废水隔油装置
本公开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油废水隔油装置。
技术介绍
隔油池是自然上浮的油水分离装置,常见的有平流式隔油池、平行板式隔油池、斜板隔油池以及小型隔油池等。传统平流式隔油池在我国使用较为广泛,废水从池的一端流入从另一端流出,由于流速较低,相对密度小于水且粒径较大的油珠上浮到水面上,相对密度大于水的杂质则沉于池底。隔油池出水侧面上设有集油管,大型隔油池内一般还需设置由钢丝绳或链条牵引的刮油刮渣(泥)设备,构造简单,除油效果稳定。斜板式隔油池池内设有波纹斜管,处理水沿斜板向下,油珠沿斜板上浮,经集油管排出,水中的悬浮物沉降于斜板,并沿斜板下滑,落入池底,经排泥管排出,此类隔油池较为少见。小型隔油池常用于小水量含油废水处理,废水从一端进入,另一端流出,池内设有多级阻流板,降低流速,油脂得以慢慢上浮到水表面,达到油水分离。现有技术中的隔油池均存在隔油效率低、排油过程操作复杂、功耗大的技术问题,大大提高了废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一种含油废水隔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油废水隔油装置,包括进水缓冲区(1)、多级隔油区(2)和出水区(3),废水依次流经所述进水缓冲区(1)、多级隔油区(2)以及出水区(3),其特征是:所述多级隔油区(2)包括形成多级隔油的隔油槽(31),其中,在所述隔油槽(31)的顶部设置有隔板(32),所述隔板(32)伸入所述隔油槽(31)内以利于所述隔油槽(31)内的浮油上浮,所述隔板(32)与所述隔油槽(31)之间形成水流通道,废水经所述水流通道进入下一级隔油槽(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油废水隔油装置,包括进水缓冲区(1)、多级隔油区(2)和出水区(3),废水依次流经所述进水缓冲区(1)、多级隔油区(2)以及出水区(3),其特征是:所述多级隔油区(2)包括形成多级隔油的隔油槽(31),其中,在所述隔油槽(31)的顶部设置有隔板(32),所述隔板(32)伸入所述隔油槽(31)内以利于所述隔油槽(31)内的浮油上浮,所述隔板(32)与所述隔油槽(31)之间形成水流通道,废水经所述水流通道进入下一级隔油槽(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废水隔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缓冲区(1)内的废水通过过流孔进入所述多级隔油区(2),所述过流孔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废水隔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隔油槽(31)包括盖部(33),所述隔板(32)固定于所述盖部(33),并且,每级隔油槽(31)对应的盖部(33)呈利于浮油沿所述隔板(32)上浮的倾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油废水隔油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盖部(33)上还设置有排油管(34),每根所述排油管(34)对应一级所述隔油槽(31),所述排油管(34)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宏华刘冰月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臻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