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水除溶解性固体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5208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水除溶解性固体净化系统,包括设置在地面一侧的进水箱和设置在地面另一侧的存水箱,进水箱内装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均布有透孔,支撑板上设置有隔离层,进水箱内、位于隔离层的上侧装设有活性炭层,进水箱的下表面设有排水孔,排水孔的端口处装设有导水管,存水箱的侧壁设有进水孔,导水管的一端口连接进水孔,存水箱内装设有沸石层,存水箱内、位于沸石层的上侧装设有盖板,盖板为圆板结构,盖板的一侧设有出水孔。由于活性炭层和沸石层具有高度差,使得加入进水箱内的地下水,在活性炭层内和沸石层呈流态,有利于地下水中的溶解性固体能够被活性炭层和沸石层捕捉吸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水除溶解性固体净化系统
本技术属于地下水除溶解性固体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水除溶解性固体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一些农村地区的用水中,溶解性固体含量大,溶解性固体包括对水质具有的改色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长期饮用,有害于身体健康。目前,多采用活性炭层和沸石层搭配来吸附这些溶解性固体,活性炭层和沸石层分层铺设在一个箱体底部,可向箱体内灌入地下水,通过活性炭层和沸石层静态吸收水体内的溶解性固定,存在的不足之处有:由于灌入的地下水呈静态,溶解性固体在水中沉降速度缓慢,而底部的活性炭层和沸石层吸收溶解性固体为被动式吸收,因此吸收溶解性固体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水除溶解性固体净化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吸收溶解性固体效率不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水除溶解性固体净化系统,包括设置在地面一侧的进水箱和设置在地面另一侧的存水箱,所述进水箱内装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均布有透孔,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隔离层,所述进水箱内、位于隔离层的上侧装设有活性炭层,所述进水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水除溶解性固体净化系统,包括设置在地面一侧的进水箱(1)和设置在地面另一侧的存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箱(1)内装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上均布有透孔(4),所述支撑板(3)上设置有隔离层(5),所述进水箱(1)内、位于隔离层(5)的上侧装设有活性炭层(6),所述进水箱(1)的下表面设有排水孔(7),所述排水孔(7)的端口处装设有导水管(8),所述存水箱(2)的侧壁设有进水孔(9),所述导水管(8)的一端口连接进水孔(9),所述存水箱(2)内装设有沸石层(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水除溶解性固体净化系统,包括设置在地面一侧的进水箱(1)和设置在地面另一侧的存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箱(1)内装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上均布有透孔(4),所述支撑板(3)上设置有隔离层(5),所述进水箱(1)内、位于隔离层(5)的上侧装设有活性炭层(6),所述进水箱(1)的下表面设有排水孔(7),所述排水孔(7)的端口处装设有导水管(8),所述存水箱(2)的侧壁设有进水孔(9),所述导水管(8)的一端口连接进水孔(9),所述存水箱(2)内装设有沸石层(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除溶解性固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箱(1)的下表面高于存水箱(2)的下表面不小于一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水除溶解性固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箱(1)为圆箱结构,支撑板(3)为圆板结构,透孔(4)为圆孔结构,透孔(4)的内壁直径不大于五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除溶解性固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层(6)的厚度不小于四十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除溶解性固体净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金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谷源环境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