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重机驾驶室连接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驾驶室连接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起重机驾驶室连接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起重机在港和工业运输方面应用广泛,移动大型重物用的双梁起重机均设置有驾驶室,驾驶室与起重机的运行小车固定连接,工作人员在驾驶室内控制起重机运行小车行走和起降重物,但是在起重机移动大型重物时因为驾驶室与运行小车的位置相对固定,导致工作人员视野受限,增大工作难度,降低工作效率,同时增加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起重机驾驶室连接系统,能够使得驾驶室相对连接的运行小车运动,增大工作人员的视野,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安全隐患。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起重机驾驶室连接系统,包括连接架、横向移动平台和前后移动平台,连接架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均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一移动轨道,第一移动轨道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挡块,连接架右侧面上部与运行小车连接,连接架下端与横向移动平台上端连接;横向移动平台上表面设置有横向行走机构,横向移动平台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沿前后方向设置第二移动轨道,第二移动轨道前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重机驾驶室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架、横向移动平台和前后移动平台,连接架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均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一移动轨道,第一移动轨道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挡块,连接架右侧面上部与运行小车连接,连接架下端与横向移动平台上端连接;横向移动平台上表面设置有横向行走机构,横向移动平台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沿前后方向设置第二移动轨道,第二移动轨道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挡块,横向移动平台上端通过横向行走机构与连接架的第一移动轨道配合连接,横向移动平台下端与前后移动平台上端连接;前后移动平台上表面设置有前后行走机构,前后移动平台上端通过前后行走机构与横向移动平台的第二移动轨道配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驾驶室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架、横向移动平台和前后移动平台,连接架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均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一移动轨道,第一移动轨道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挡块,连接架右侧面上部与运行小车连接,连接架下端与横向移动平台上端连接;横向移动平台上表面设置有横向行走机构,横向移动平台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沿前后方向设置第二移动轨道,第二移动轨道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挡块,横向移动平台上端通过横向行走机构与连接架的第一移动轨道配合连接,横向移动平台下端与前后移动平台上端连接;前后移动平台上表面设置有前后行走机构,前后移动平台上端通过前后行走机构与横向移动平台的第二移动轨道配合连接,前后移动平台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圆形通槽,圆形通槽侧壁的中部沿周向设置有凸起,前后移动平台上表面中部与圆形通槽配合设置有转盘,转盘上表面沿周向设置有轮齿,转盘下表面与驾驶室上端连接;前后移动平台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转轴端部设置有齿轮,齿轮与转盘的轮齿啮合,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用于驱动转盘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驾驶室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行走机构和前后行走机构均包括两个底座、主动行走轮、从动行走轮和第二驱动电机,横向行走机构的两个底座上部均沿水平方向设置有行走轮安装槽,横向行走机构的行走轮安装槽右端均转动设置有主动行走轮,横向行走机构的行走轮安装槽左端均转动设置有从动行走轮,横向行走机构的底座前侧面或后侧面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横向行走机构的第二驱动电机与横向行走机构的主动行走轮连接;前后行走机构均的两个底座上部均沿前后方向设置有行走轮安装槽,前后行走机构的行走轮安装槽前端均转动设置有主动行走轮,前后行走机构的行走轮安装槽后端均转动设置有从动行走轮,前后行走机构的底座左侧面或右侧面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前后行走机构的第二驱动电机与前后行走机构的主动行走轮连接,所述的第二驱动电机用于驱动主动行走轮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驾驶室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均为永磁同步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驾驶室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下表面设置有减震装置,转盘通过减震装置与驾驶室连接,所述的减震装置包括活动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鹏飞,韩民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发达起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