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凤飞专利>正文

一种电力储能用蓄电池充电器的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483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了一种电力储能用蓄电池充电器的连接机构,涉及蓄电池充电器领域,包括两个防水壳的内部均开设有防水腔,其中一个防水壳的两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琐环,琐环底端开设有第一卡槽,其中另一个防水壳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内壁的底端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卡块与第一卡槽卡接,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防水壳和琐环相配合的设置方式,两个防水壳将充电器本体包裹起来,琐环与第二卡槽卡接,将两个放水箱进行简易的固定,有利于对充电器本体的防水保护,因其在防水壳内部,不会受到水,对充电器本体实现密闭性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储能用蓄电池充电器的连接机构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充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储能用蓄电池充电器的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蓄电池充电器,将高频开关电源技术与嵌入式微机控制技术有机地结合,运用智能动态调整技术,实现优化充电特性曲线,有效延长蓄电池额使用寿命,它采用恒流、W阶段、恒压、小恒流四个阶段充电方式,具有充电效率高,可靠性高、操作简便,重量轻,体积小等特点。普遍常见的蓄电池充电器--电动车充电器,一般电动车充电器输入端接外接电源,输出端接蓄电池,但一般电动车充电器无法实现防水,若出现雨天,在外充电的电动车面临充电器损坏的情况,因外部设有散热孔,无法进行防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储能用蓄电池充电器的连接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储能用蓄电池充电器的连接机构,包括防水壳,两个所述防水壳的内部均开设有防水腔,其中一个所述防水壳的两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琐环,所述琐环底端开设有第一卡槽,其中另一个所述防水壳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内壁的底端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第一卡槽卡接,所述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块。优选的,其中另一个所述防水壳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滑动块与第二滑槽滑动穿插连接。优选的,所述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卡块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滑槽的两侧内壁的底部均开设有限位槽,第二限位块与限位槽的内腔滑动套接。优选的,两个所述防水壳之间设置有充电器本体,所述充电器本体两端均设置有导线。优选的,两个所述防水壳的一侧均设置有散热扇。优选的,两个所述防水壳的另一侧均开设有两个第一散热孔,两个所述防水腔的边侧均开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利用防水壳和琐环相配合的设置方式,两个防水壳将充电器本体包裹起来,琐环与第二卡槽卡接,将两个放水箱进行简易的固定,有利于对充电器本体的防水保护,因其在防水壳内部,水进入不到防水壳内,对充电器本体实现密闭性保护。(2)本技术利用散热扇与第一散热孔相配合的设置方式,充电器本体充电时,散热扇也跟随启动,有利于充电器本体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二散热孔向防水腔内流动,随之散热扇将热量吹向第一散热孔,便于充电器本体的隔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防水壳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充电器本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防水壳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水壳;2、导线;3、琐环;4、散热扇;5、充电器本体;6、第二散热孔;7、弹簧;8、第一散热孔;9、第二限位块;10、防水腔;11、第一卡槽;12、第二滑槽;13、第一限位块;14、滑动块;15、第一滑槽;16、第二卡槽;17、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电力储能用蓄电池充电器的连接机构,包括两个防水壳1,两个防水壳1的表面涂有防水涂层,便于更有效的进行雨水的阻隔,且材质为不锈钢结构,有利于增加两个防水壳1的使用寿命,避免遇水上锈,两个防水壳1的内部均开设有防水腔10,防水腔10有利于对充电器本体5排除的热量进行流动处理,有利于对充电器本体5的散热处理,其中一个防水壳1的两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琐环3,琐环3呈环状,有利于两个防水壳1的结合,便于对两个防水壳1的位置进行限定,琐环3底端开设有第一卡槽11,第一卡槽11与卡块17卡接,有利于对琐环3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实现两个防水壳1的卡接,其中另一个防水壳1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卡槽16,第二卡槽16有利于琐环3进入,便于卡块17与琐环3卡接,第二卡槽16内壁的底端开设有第一滑槽15,第一滑槽15有利于卡块17的滑动,便于卡块17的上下运动,第一滑槽15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7,弹簧7对卡块17产生弹力,有利于卡块17卡接后恢复至原位置,从而反复使用,弹簧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7,卡块17与第一卡槽11卡接,卡块17有利于对琐环3的位置进行限定,卡块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块14,滑动块14带动卡块17运动,有利于拆卸时容易的将卡块17与第一卡槽11脱离卡接。其中另一个防水壳1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2,第二滑槽12有利于滑动块14上下滑动,便于卡块17的位置进行限定,滑动块14与第二滑槽12滑动穿插连接,有利于是滑动块14的滑动不受限制。卡块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3,第一限位块13对卡块17的位置进行限定,有利于因弹簧7的弹力过大,将卡块17弹出,卡块17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限位块9,两个第二限位块9对卡块17的位置进行限定,有利于对卡块17的垂直运动进行维持,第一滑槽15的两侧内壁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有利于对第二限位块9的位置进行限定,第二限位块9与限位槽的内腔滑动套接。两个防水壳1之间设置有充电器本体5,充电器本体5两端均设置有导线2。两个防水壳1的一侧均设置有散热扇4,散热扇4有利于将防水腔10的热量排出,便于散热。两个防水壳1的另一侧均开设有两个第一散热孔8,充电器本体5充电时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散热孔8向防水腔10内流出,第一散热孔8有利于将热量排出,两个防水腔10的边侧均开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6,第二散热孔6有利于将防水腔10内的热量排出,从而达到散热的效果。本技术工作原理:在电动车充电前,将两个防水壳1取出,两个防水壳1将充电器本体5,放置在其之间,将导线2顺着导线孔排好,将其中一个防水壳1上的琐环3向下与第二卡槽16卡接,当琐环3进入第二卡槽16内时,卡块17受到琐环3给的压力,向下运动,与此同时与卡块17固定连接的滑动块14与第二滑槽12滑动,此时弹簧7受到压力,呈压缩状态,当琐环3上的第一卡槽11与卡块17完成卡接时,弹簧7对卡块17产生弹力,至卡块17回至起始位置,此时滑动块14的位置限定,两个防水壳1实现卡接,从而实现对充电器本体5的防水保护,若不想使用时,将滑动块14向下推动,推动至卡块17从第一卡槽11内移出,此时琐环3的位置不再被限定,即可将两个防水壳1取下,当两个防水壳1实现结合后,水进入不到防水壳1的内部,充电器本体5实现密闭性的防护,达到防水的效果,而且有了防水壳1,充电器本体5也可以起到防摔的效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储能用蓄电池充电器的连接机构,包括两个防水壳(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防水壳(1)的内部均开设有防水腔(10),其中一个所述防水壳(1)的两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琐环(3),所述琐环(3)底端开设有第一卡槽(11),其中另一个所述防水壳(1)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卡槽(16),所述第二卡槽(16)内壁的底端开设有第一滑槽(15),所述第一滑槽(15)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7),所述弹簧(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7),所述卡块(17)与第一卡槽(11)卡接,所述卡块(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块(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储能用蓄电池充电器的连接机构,包括两个防水壳(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防水壳(1)的内部均开设有防水腔(10),其中一个所述防水壳(1)的两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琐环(3),所述琐环(3)底端开设有第一卡槽(11),其中另一个所述防水壳(1)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卡槽(16),所述第二卡槽(16)内壁的底端开设有第一滑槽(15),所述第一滑槽(15)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7),所述弹簧(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7),所述卡块(17)与第一卡槽(11)卡接,所述卡块(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块(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储能用蓄电池充电器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另一个所述防水壳(1)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2),所述滑动块(14)与第二滑槽(12)滑动穿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储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凤飞
申请(专利权)人:陈凤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