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晓惠专利>正文

一种注塑浇口粉碎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4690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浇口粉碎回收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为空腔结构,所述装置本体的底端两侧均焊接有支脚,所述装置本体的顶端内壁上焊接有隔板,隔板将装置本体分隔成初级粉碎室和强力粉碎室,所述隔板的底部开设有通孔,且初级粉碎室、通孔和强力粉碎室依次连通,所述初级粉碎室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外套设有压筒,所述初级粉碎室的底端内壁上斜块,所述初级粉碎室的顶端内壁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料口,进料口的一侧内壁上铰接有盖板,所述强力粉碎室内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两侧焊接有多个搅拌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粉碎效果显著,并且均匀,缩短粉碎周期,有效提高注塑模具浇口的回收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浇口粉碎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浇口粉碎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的浇口是接通主流道(或分流道)与型腔的通道,所以它是整个流道系统中截面积最小的部分,但是它却具有超大的作用。注塑模具的浇口是按控制品尺寸进行各零件的设计及确定各零件之间的组合方式来进行的,它的作用还取决于它的位置的缺点。现有的注塑浇口粉碎回收装置结构复杂,通常一次性粉碎完成,粉碎周期较长,粉碎效果较差,影响注塑模具浇口的回收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注塑浇口粉碎回收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浇口粉碎回收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为空腔结构,所述装置本体的底端两侧均焊接有支脚,所述装置本体的顶端内壁上焊接有竖直设置的隔板,隔板将装置本体分隔成初级粉碎室和强力粉碎室,所述隔板的底部开设有通孔,且初级粉碎室、通孔和强力粉碎室依次连通,所述初级粉碎室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外套设有压筒,所述初级粉碎室的底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浇口粉碎回收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为空腔结构,所述装置本体(1)的底端两侧均焊接有支脚(2),所述装置本体(1)的顶端内壁上焊接有竖直设置的隔板(3),隔板(3)将装置本体(1)分隔成初级粉碎室(4)和强力粉碎室(5),所述隔板(3)的底部开设有通孔(6),且初级粉碎室(4)、通孔(6)和强力粉碎室(5)依次连通,所述初级粉碎室(4)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7),转动杆(7)外套设有压筒(8),所述初级粉碎室(4)的底端内壁上斜块(9),所述初级粉碎室(4)的顶端内壁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料口(10),进料口(10)的一侧内壁上铰接有盖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浇口粉碎回收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为空腔结构,所述装置本体(1)的底端两侧均焊接有支脚(2),所述装置本体(1)的顶端内壁上焊接有竖直设置的隔板(3),隔板(3)将装置本体(1)分隔成初级粉碎室(4)和强力粉碎室(5),所述隔板(3)的底部开设有通孔(6),且初级粉碎室(4)、通孔(6)和强力粉碎室(5)依次连通,所述初级粉碎室(4)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7),转动杆(7)外套设有压筒(8),所述初级粉碎室(4)的底端内壁上斜块(9),所述初级粉碎室(4)的顶端内壁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料口(10),进料口(10)的一侧内壁上铰接有盖板(11),所述强力粉碎室(5)内设有竖直设置的转动轴(12),转动轴(12)的两侧焊接有多个水平设置的搅拌杆(13),所述装置本体(1)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14),且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与转动轴(12)连接,装置本体(1)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杆(7)连接,所述强力粉碎室(5)内分别设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15)和调节板(17),其中转动轴(12)、固定板(15)和调节板(17)依次由上到下设置,固定板(15)与强力粉碎室(5)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板(15)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开口(16),调节板(17)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开口(18),且第二开口(18)与第一开口(16)相对应,所述装置本体(1)靠近强力粉碎室(5)的一侧开设有调节口(20),调节口(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惠
申请(专利权)人:林晓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