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处理松材线虫病枯死木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4652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林业病害防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处理松材线虫病枯死木的装置,箱体上连接有锯切部,锯切部包括锯切驱动部和锯链部,锯切驱动部与箱体侧面的条形槽口滑动卡接,箱体内腔的底端固定安装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锯切驱动部贯穿条形槽口并延伸至箱体内腔的一端与螺纹杆螺纹套接,箱体侧面位于条形槽口侧面的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夹持杆体和第二夹持杆体,第一夹持杆体靠近转动连接位置一端的上表面与箱体的侧面之间连接有弹簧,第二夹持杆体靠近转动连接位置一端的下表面与箱体的侧面之间连接有弹簧,第一夹持杆体位于第二夹持杆体的上方;解决了目前采用伐木锯对枯死木截锯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处理松材线虫病枯死木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林业病害防治装置
,具体为一种用于处理松材线虫病枯死木的装置。
技术介绍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具有毁灭性的森林病害,属我国重大外来入侵种,已被我国列入对内、对外的森林植物检疫对象。该病自1982年传入我国以来,扩散蔓延迅速,目前全国已有14省(市、区)发生,面积达7.7万hm2,导致大量松树枯死,对我国的松林资源、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在松林线虫病的防控措施中,及时清理病树和枯死木(包括衰弱木)是一项重要措施。我国对疫木的处理方式包括薰蒸、切片粉碎处理和烧炭等。在以上处理措施中,均需要对枯死木进行伐砍后,截锯成木段。对枯死木进行截锯时,一般采用伐木锯完成,伐木锯需要人工持拿操作,而且操作过程中,伐木锯的振动幅度较大,不便于使用,且需要消耗大量劳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处理松材线虫病枯死木的装置,用于解决目前采用伐木锯对枯死木截锯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处理松材线虫病枯死木的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上连接有锯切部,且锯切部包括锯切驱动部(2)和锯链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侧面居中位置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条形槽口(11),所述锯切驱动部(2)与所述条形槽口(11)滑动卡接,所述箱体(1)内腔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所述锯切驱动部(2)贯穿所述条形槽口(11)并延伸至所述箱体(1)内腔的一端与所述螺纹杆(7)螺纹套接,所述箱体(1)侧面位于所述条形槽口(11)侧面的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夹持杆体(4)和第二夹持杆体(5),所述第一夹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处理松材线虫病枯死木的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上连接有锯切部,且锯切部包括锯切驱动部(2)和锯链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侧面居中位置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条形槽口(11),所述锯切驱动部(2)与所述条形槽口(11)滑动卡接,所述箱体(1)内腔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所述锯切驱动部(2)贯穿所述条形槽口(11)并延伸至所述箱体(1)内腔的一端与所述螺纹杆(7)螺纹套接,所述箱体(1)侧面位于所述条形槽口(11)侧面的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夹持杆体(4)和第二夹持杆体(5),所述第一夹持杆体(4)靠近转动连接位置一端的上表面与所述箱体(1)的侧面之间连接有弹簧(8),所述第二夹持杆体(5)靠近转动连接位置一端的下表面与所述箱体(1)的侧面之间连接有弹簧(8),所述第一夹持杆体(4)位于所述第二夹持杆体(5)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松材线虫病枯死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爱华周孟豪张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森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