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工具的收纳架,属于机械领域。该收纳架包括:底板、背板、斜撑、第一限位架和第一移动限位器;底板与背板连接,且底板与背板垂直;斜撑的一端固定在底板上,斜撑的另一端固定在背板上;底板上设置至少一个限位坡,限位坡的坡面与背板相对;背板上设置第一限位孔;第一限位架包括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第一限位杆的一端和第二限位杆的一端穿过第一限位孔与背板连接;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平行,第一移动限位器设置在第一限位杆上;第一限位架,用于防止工具在与背板平行方向移动;第一移动限位器,用于防止工具在第一限位架内移动;限位坡,用于防止工具倾斜移动。
Storage rack for too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具的收纳架
本公开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具的收纳架。
技术介绍
在生产企业或施工单位中,经常会用到铁锨、铁铲、铁镐等挖掘工具进行应急抢险。所以,生产企业或施工单位的需要存储一定数量的挖掘工具以备应急之需,而且为了缩短应急抢险的准备时间,挖掘工具的的取放应该便捷,这样对挖掘工具的收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收纳挖掘工具的方式,一般是先用扎带将多个挖掘工具捆扎在一起,然后再靠放在收纳室的墙上或者直接倒放在收纳室的地上。这种收纳方式不仅不能有效利用存储空间,而且在取用挖掘工具时也极为不便,还会耽误应急抢险的宝贵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具的收纳架,用于解决收纳长柄工具占用多余存储空间,且取用长柄工具时不方便导致效率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工具的收纳架,所述收纳架包括:底板、背板、斜撑、第一限位架和第一移动限位器;所述底板与所述背板连接,且所述底板与所述背板垂直;所述斜撑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斜撑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背板上;所述底板上设置至少一个限位坡,所述限位坡的坡面与所述背板相对;所述背板上设置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架包括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平行,所述第一移动限位器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杆上;所述第一限位架,用于防止所述工具在与所述背板平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移动限位器,用于防止所述工具在所述第一限位架内移动;所述限位坡,用于防止所述工具倾斜移动。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架内可以同时盛放多个工具,而且第一移动限位器可以防止工具在第一限位架内移动,限位坡可以防止工具倾斜移动。工具可以有序放置在第一限位架内,而且第一移动限位器还可以根据第一限位架内的工具的数量在第一限位架上移动,从而可以将不同数量的工具稳定的固定在第一限位架内。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背板还包括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孔的正下方;所述收纳架还包括第二限位架,所述第二限位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孔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架,用于防止所述工具在与所述背板平行方向移动。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架包括第三限位杆和第四限位杆;所述第三限位杆的一端和所述第四限位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限位孔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第三限位杆和所述第四限位杆平行;所述第三限位杆和所述第四限位杆,用于防止所述工具在与所述背板平行方向移动。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三限位杆和第四限位杆平行,工具放置在第三限位杆和第四限位杆之间,可以防止工具在与背板平行方向移动,进一步提高了收纳架的稳定性。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纳架还包括第二移动限位器;所述第二移动限位器设置在所述第三限位杆上,用于防止所述工具在所述第二限位架内移动。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移动限位器包括第一限位夹和第一限位销;所述第一限位夹与所述第一限位销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夹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杆上;所述第一限位夹,用于将所述第一限位销固定在所述第一限位杆上;所述第一限位销,用于防止所述工具在所述第一限位架内移动。在公开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架内可以同时盛放多个工具,第一移动限位器可以根据第一限位架内的工具的数量在第一限位架上移动,从而可以将不同数量的工具稳定的固定在第一限位架内。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移动限位器包括第二限位夹和第二限位销;所述第二限位夹与所述第二限位销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夹设置在所述第三限位杆上;所述第二限位夹,用于将所述第二限位销固定在所述第三限位杆上;所述第二限位销,用于防止所述工具在所述第二限位架内移动。在公开实施例中,第二限位架内可以同时盛放多个工具,第二移动限位器可以根据第二限位架内的工具的数量在第三限位杆上移动,从而可以将不同数量的工具稳定的固定在第二限位架内。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坡上设置有防滑槽;所述防滑槽,用于防止所述工具倾斜移动。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限位坡上设置有防滑槽,防滑槽可以进一步阻止工具倾斜移动,增加了限位坡阻止工具倾斜移动的能力,提高了收纳架的稳定性。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坡的横斜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所在面与所述背板相对。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限位坡的横斜面为直角三角形,斜边所在面的面积最大,从而使限位坡上可以最大限度的放置工具,提高收纳架的实用性。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纳架还包括固定销和移动销;所述固定销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移动销设置在所述背板上;所述斜撑的一端设置第一销孔,所述斜撑的另一端设置第二销孔;所述固定销,穿过所述第一销孔,将所述斜撑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所述移动销,穿过所述第二销孔,将所述斜撑的另一端与所述背板固定。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固定销和移动销将斜撑固定在背板和底板之间,便于斜撑的安装和拆卸。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坡的坡度为0度-60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具的收纳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限位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移动限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移动限位器的结构示意图。1底板11限位坡12防滑槽2背板21第一限位孔3斜撑4第一限位架41第一限位杆42第二限位杆5第一移动限位器51第一限位夹52第一限位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图1是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工具的收纳架的结构示意图。该收纳架包括:底板1、背板2、斜撑3、第一限位架4和第一移动限位器5;底板1与背板2连接,且底板1与背板2垂直;斜撑3的一端固定在底板1上,斜撑3的另一端固定在背板2上;底板1上设置至少一个限位坡11,限位坡11的坡面与背板2相对;背板2上设置第一限位孔21;第一限位架4包括第一限位杆41和第二限位杆42,第一限位杆41的一端和第二限位杆42的一端穿过第一限位孔21与背板2连接;第一限位杆41和第二限位杆42平行,第一移动限位器5设置在第一限位杆41上;第一限位架4,用于防止工具在与背板2平行方向移动;第一移动限位器5,用于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具的收纳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架包括:底板、背板、斜撑、第一限位架和第一移动限位器;/n所述底板与所述背板连接,且所述底板与所述背板垂直;所述斜撑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斜撑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背板上;所述底板上设置至少一个限位坡,所述限位坡的坡面与所述背板相对;/n所述背板上设置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架包括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平行,所述第一移动限位器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杆上;/n所述第一限位架,用于防止所述工具在与所述背板平行方向移动;/n所述第一移动限位器,用于防止所述工具在所述第一限位架内移动;/n所述限位坡,用于防止所述工具倾斜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具的收纳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架包括:底板、背板、斜撑、第一限位架和第一移动限位器;
所述底板与所述背板连接,且所述底板与所述背板垂直;所述斜撑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斜撑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背板上;所述底板上设置至少一个限位坡,所述限位坡的坡面与所述背板相对;
所述背板上设置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架包括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平行,所述第一移动限位器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杆上;
所述第一限位架,用于防止所述工具在与所述背板平行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移动限位器,用于防止所述工具在所述第一限位架内移动;
所述限位坡,用于防止所述工具倾斜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还包括第二限位孔;
所述第二限位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孔的正下方;所述收纳架还包括第二限位架,所述第二限位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孔连接;
所述第二限位架,用于防止所述工具在与所述背板平行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纳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架包括第三限位杆和第四限位杆;
所述第三限位杆的一端和所述第四限位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限位孔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第三限位杆和所述第四限位杆平行;
所述第三限位杆和所述第四限位杆,用于防止所述工具在与所述背板平行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纳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架还包括第二移动限位器;
所述第二移动限位器设置在所述第三限位杆上,用于防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王成海,冯萌萌,蔡景玲,汪永山,王春辉,于磊,李智强,张玲,李瑞,彭军霞,边可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