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板材的驱动稳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435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梯板材的驱动稳定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设置有四根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设置有上梁板,所述上梁板中设置有升降式的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下端设置有压弯头,所述上梁板、底板之间为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中设置有驱动驱动板的左驱动辊、右驱动辊,所述左驱动辊、右驱动辊与驱动板的两侧相接触,所述左驱动辊、右驱动辊的辊面处设置有支撑接触用的支撑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侧设置同步转动且转向相反的左驱动辊、右驱动辊实现驱动板的升降驱动,通过支撑辊对左驱动辊、右驱动辊进行接触支撑避免长时间使用过程左驱动辊、右驱动辊的装配错位,通过丁字型的横梁、顶杆实现对悬臂式的支撑架进行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板材的驱动稳定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梯轿厢领域,具体涉及电梯板材的驱动稳定结构。
技术介绍
电梯轿厢包括轿厢架和轿厢体,其中轿厢体是形成轿厢空间的封闭围壁,除必要的出入口和通风孔外不得有其他开口,轿厢体由不易燃和不产生有害气体和烟雾的材料组成。为了乘员的安全和舒适,轿厢入口和内部的净高度不得小于2米。为防止乘员过多而引起超载,轿厢的有效面积必须予以限制。在乘客电梯中为了保证不会过份拥挤,标准还规定了轿厢的最小有效面积。轿厢体是由多块板材拼装而成,轿厢的板材在拼装过程需要多个安装折边,而目前的弯板机存在稳定性差,维护不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电梯板材的驱动稳定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电梯板材的驱动稳定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设置有四根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设置有上梁板,所述上梁板中设置有升降式的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下端设置有压弯头,所述上梁板、底板之间为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中设置有驱动驱动板的左驱动辊、右驱动辊,所述左驱动辊、右驱动辊与驱动板的两侧相接触,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梯板材的驱动稳定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设置有四根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顶部设置有上梁板(14),所述上梁板(14)中设置有升降式的驱动板(11),所述驱动板(11)下端设置有压弯头(12),所述上梁板(14)、底板(1)之间为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中设置有驱动驱动板(11)的左驱动辊(5)、右驱动辊(6),所述左驱动辊(5)、右驱动辊(6)与驱动板(11)的两侧相接触,所述左驱动辊(5)、右驱动辊(6)的辊面处设置有支撑接触用的支撑辊(16)。/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梯板材的驱动稳定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设置有四根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顶部设置有上梁板(14),所述上梁板(14)中设置有升降式的驱动板(11),所述驱动板(11)下端设置有压弯头(12),所述上梁板(14)、底板(1)之间为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中设置有驱动驱动板(11)的左驱动辊(5)、右驱动辊(6),所述左驱动辊(5)、右驱动辊(6)与驱动板(11)的两侧相接触,所述左驱动辊(5)、右驱动辊(6)的辊面处设置有支撑接触用的支撑辊(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板材的驱动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辊(16)的轴线低于左驱动辊(5)、右驱动辊(6)的轴线,所述左驱动辊(5)、右驱动辊(6)的轴线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板材的驱动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侧壁处设置有横向的横撑架(15),所述横撑架(15)上设置有支撑辊(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板材的驱动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撑架(15)下方设置有对悬臂式支撑架进行增固的支撑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上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优视津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