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材研磨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包括第一装配腔、第二装配腔和第三装配腔,第一装配腔内装有伸缩杆,伸缩杆连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二装配腔内装有振动电机,振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分别开有第一T形槽和第二T形槽,第三装配腔内设有过筛框,过筛框两侧设有与T形槽相匹配的T形块,底座上侧连接有外壳,外壳内壁设有若干凸条,外壳内装有研磨器,研磨器上开有若干凹槽,研磨器上侧设有连杆,连杆上侧连接有伺服电机,外壳上侧可拆卸固定连接有防护罩,防护罩开有进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能够对中药材进行有效地研磨,且能有效地对粉末进行过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材研磨装置
本技术属于中药材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材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传统中药材讲究道地药材,是指在一定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同时中药材在治疗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因此受到了广大使用者的认可好评,在中药材使用的过程中,有些中药材一般采用整株使用,而一些特殊的中药材如三七、天麻、灵芝等常常需要打粉加工来提高其利用程度和使用的方便性,但现有的中药材粉碎装置一般采用粉碎刀具进行中药材的粉碎,这样的粉碎方式无法全面地对中药材进行粉碎且效率较低,还容易造成中药材粉碎不彻底,影响中药材的使用,同时一般的粉碎装置研磨后直接将粉末排入盛放容器内,没有对粉末进行过滤,一些未能完全粉碎的中药材和杂物就会混入粉末,造成后期清理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高效的中药材研磨装置,能够全面高效地对中药材进行粉碎研磨,避免中药材粉碎不彻底,影响使用,同时还能够对粉末进行过筛,避免一些未能完全粉碎的中药材或杂物混入粉末,造成清理的麻烦。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药材研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第一装配腔、第二装配腔和第三装配腔,所述底座上侧设有控制面板,所述第一装配腔内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装配腔内装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分别开有第一T形槽和第二T形槽,所述第三装配腔内设有过筛框,所述过筛框内开有若干筛孔,所述过筛框两侧设有与第一T形槽和第二T形槽相匹配的T形块,所述过筛框下侧设有梯形集粉盒,所述底座前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底座上侧可拆卸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外壳内壁设有若干凸条,所述外壳内装配有研磨器,所述研磨器上开有与凸条相匹配的若干凹槽,所述研磨器上侧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上侧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外壳上侧可拆卸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开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滑动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控制面板与伺服电机和振动电机电源连接。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在装置启动时,控制面板控制伺服电机和振动电机启动;在研磨粉碎中药材前,先将第二挡板向上抽起,然后通过进料口不断地向外壳内添加中药材,进入外壳的中药材被外壳内的研磨器反复研磨粉碎,并通过研磨器的转动向下输送,这样能够快速有效地研磨粉碎中药材,提高研磨的效率,避免研磨粉碎中药材所需等待的时间过长;当中药材进入外壳内时,通过外壳、研磨器、若干凸条和若干凹槽的配合,外壳内的若干凸条和研磨器上的若干凹槽能够对中药材进行反复地精细地挤压粉碎,同时外壳和研磨器均为陀螺状,这样能够有效增大装置的研磨面积,确保所有中药材都能够受到有效研磨粉碎,提高了中药材研磨的质量,避免研磨粉碎的中药材不到位;当中药材研磨完毕并进入过筛框时,通过伸缩杆、振动电机、过筛框和筛孔的配合,筛孔能够将过大的中药材颗粒留在过筛框中,这样能够避免较大的中药材颗粒混入合格的粉末,并且振动电机前后伸缩振动使过筛框左右振动,这样通过振动电机和伸缩杆的配合使用,能够不断振动过筛框,使过筛框内的粉末快速地过筛,避免过多的粉末堆积在过筛框中;当中药材粉过滤完毕时,通过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一T形槽、第二T形槽、T形块和过筛框的配合,可将过筛框取出并将过筛框中较大颗粒的中药材倒入进料口再次进行粉碎,这样能够便于对未完全粉碎的中药材进行处理,减少了后期清理的时间,同时通过T形块、第一T形槽和第二T形槽的配合,只需将两个T形块分别对准并插入第一T形槽和第二T形槽,然后关闭第一挡板,即可将过筛框快速准确地装入第三装配腔;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伺服电机、研磨器和外壳的配合,能够快速大量地对中药材进行研磨粉碎,提高了中药材研磨的效率,通过外壳、研磨器、凸条和凹槽的使用,能够反复地精细地对中药材进行研磨粉碎,提高了中药材研磨的质量,通过振动电机、过筛框和筛孔的配合,能够对研磨过后的粉末进行过滤,避免较大的中药材颗粒或杂物进入合格的粉末,减少了后期清理的时间。进一步限定,所述进料口下方设有护板。这样的结构,能够在添加中药材时避免中药材掉落到地面造成污染。进一步限定,所述研磨器下侧设有第一搅拌块和第二搅拌块。这样的结构,能够在辅助配合过筛框过滤粉末。进一步限定,所述底座下侧设有四个防滑垫。这样的结构,能够使装置更加稳固,避免运行时装置滑动。进一步限定,所述过筛框和梯形集粉盒均设有把手。这样的结构,能够便于取出过筛框和梯形集粉盒。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为可拆卸固定连接。这样的结构,在需要清洗研磨器时能够便于拆卸。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装配腔和第二装配腔分别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且伸缩杆和振动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滑动连接。这样的结构,能够便于部件的装配和使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伺服电机、研磨器和外壳的配合,能够快速地大量地对中药材进行研磨粉碎,提高了中药材研磨的效率。2、通过外壳、研磨器、凸条和凹槽的配合,能够反复地精细地对中药材进行研磨,提高了中药材研磨的质量。3、通过振动电机、过筛框和筛孔的配合,能够对研磨过后的粉末进行过滤,避免较大的颗粒进入合格的粉末,减少后期清理的时间。附图说明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中药材研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中药材研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中药材研磨装置的底座部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中药材研磨装置的研磨器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底座1、第一装配腔11、伸缩杆111、第一固定块112、第一T形槽113、第一隔板114、第二装配腔12、振动电机121、第二固定块122、第二T形槽123、第二隔板124、第三装配腔13、过筛框131、筛孔132、T形块133、梯形集粉盒14、第一挡板15、控制面板16、外壳2、第一外壳21、第二外壳22、凸条23、研磨器3、凹槽31、连杆32、第一搅拌块33、第二搅拌块34、伺服电机35、防护罩4、进料口41、第二挡板42、护板4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5所示,一种中药材研磨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包括第一装配腔11、第二装配腔12和第三装配腔13,底座1上侧设有控制面板16,第一装配腔11内装有伸缩杆111,伸缩杆111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12,第二装配腔12内装有振动电机121,振动电机121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22,第一固定块112和第二固定块122分别开有第一T形槽113和第二T形槽123,第三装配腔13内设有过筛框131,过筛框131内开有若干筛孔132,过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材研磨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包括第一装配腔(11)、第二装配腔(12)和第三装配腔(13),所述底座(1)上侧设有控制面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腔(11)内装有伸缩杆(111),所述伸缩杆(111)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12),所述第二装配腔(12)内装有振动电机(121),所述振动电机(121)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22),所述第一固定块(112)和第二固定块(122)分别开有第一T形槽(113)和第二T形槽(123),所述第三装配腔(13)内设有过筛框(131),所述过筛框(131)内开有若干筛孔(132),所述过筛框(131)两侧设有与第一T形槽和第二T形槽相匹配的T形块(133),所述过筛框(131)下侧设有梯形集粉盒(14),所述底座(1)前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15),所述底座(1)上侧可拆卸固定连接有外壳(2),所述外壳(2)包括第一外壳(21)和第二外壳(22),所述外壳(2)内壁设有若干凸条(23),所述外壳(2)内装配有研磨器(3),所述研磨器(3)上开有与凸条(23)相匹配的若干凹槽(31),所述研磨器(3)上侧设有连杆(32),所述连杆(32)上侧连接有伺服电机(35),所述外壳(2)上侧可拆卸固定连接有防护罩(4),所述防护罩(4)开有进料口(41),所述进料口(41)滑动连接有第二挡板(42),所述控制面板(16)与伺服电机(35)和振动电机(121)电源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材研磨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包括第一装配腔(11)、第二装配腔(12)和第三装配腔(13),所述底座(1)上侧设有控制面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腔(11)内装有伸缩杆(111),所述伸缩杆(111)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12),所述第二装配腔(12)内装有振动电机(121),所述振动电机(121)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22),所述第一固定块(112)和第二固定块(122)分别开有第一T形槽(113)和第二T形槽(123),所述第三装配腔(13)内设有过筛框(131),所述过筛框(131)内开有若干筛孔(132),所述过筛框(131)两侧设有与第一T形槽和第二T形槽相匹配的T形块(133),所述过筛框(131)下侧设有梯形集粉盒(14),所述底座(1)前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15),所述底座(1)上侧可拆卸固定连接有外壳(2),所述外壳(2)包括第一外壳(21)和第二外壳(22),所述外壳(2)内壁设有若干凸条(23),所述外壳(2)内装配有研磨器(3),所述研磨器(3)上开有与凸条(23)相匹配的若干凹槽(31),所述研磨器(3)上侧设有连杆(32),所述连杆(32)上侧连接有伺服电机(35),所述外壳(2)上侧可拆卸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利,
申请(专利权)人:任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