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羧甲基淀粉醚专用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4182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羧甲基淀粉醚专用反应釜,属于淀粉醚技术领域,一种生产羧甲基淀粉醚专用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和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反应釜本体的顶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U型搅拌杆,所述连接杆侧壁还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反应釜本体侧壁连接有活塞筒,所述活塞筒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活塞,所述滑动活塞上设有第三磁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简单,操作便捷,通过搅拌叶的多方向转动,以及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和第三磁铁的相互配合,搅拌效率大大提高,极大的提高了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羧甲基淀粉醚专用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淀粉醚
,尤其涉及一种生产羧甲基淀粉醚专用反应釜。
技术介绍
醚化淀粉是淀粉分子中的羟基与反应活性物质反应生成的淀粉取代基醚,包括羟烷基淀粉、羧甲基淀粉、阳离子淀粉等,由于淀粉的醚化作用提高了粘度稳定性,且在强碱性条件下醚键不易发生水解,因此,醚化淀粉在许多工业领域中得以应用,羧甲基淀粉,简称:CMS,是阴离子型的天然产物的变性体,是能溶于冷水的天然高分子聚电解质醚,CMS己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石油、日用化工、纺织以及造纸和粘合剂、涂料工业,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生产羧甲基淀粉酶的反应釜,一般采用普通化学反应釜,搅拌混合不充分,效率低,极大影响了生产质量,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搅拌混合不充分效率低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生产羧甲基淀粉醚专用反应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产羧甲基淀粉醚专用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和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反应釜本体的顶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羧甲基淀粉醚专用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和电机(2),所述电机(2)固定连接在反应釜本体(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动轴(202),所述第一转动轴(202)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上固定连接有U型搅拌杆(301),所述连接杆(3)侧壁还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8),所述第二转动轴(8)远离连接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801),所述反应釜本体(1)侧壁连接有活塞筒(5),所述活塞筒(5)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活塞(501),所述滑动活塞(501)上设有第三磁铁(502),所述活塞筒(5)侧壁设有第一出气管(7),所述反应釜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羧甲基淀粉醚专用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和电机(2),所述电机(2)固定连接在反应釜本体(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动轴(202),所述第一转动轴(202)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上固定连接有U型搅拌杆(301),所述连接杆(3)侧壁还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8),所述第二转动轴(8)远离连接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801),所述反应釜本体(1)侧壁连接有活塞筒(5),所述活塞筒(5)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活塞(501),所述滑动活塞(501)上设有第三磁铁(502),所述活塞筒(5)侧壁设有第一出气管(7),所述反应釜本体(1)底部内壁设有喷头(702),所述喷头(702)与第一出气管(7)相连通,所述连接杆(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磁铁(4)和第二磁铁(401),所述第一磁铁(4)和第二磁铁(401)磁性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羧甲基淀粉醚专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与第一转动轴(202)之间连接有减速器(201),所述搅拌叶(801)上设有增强圆弧板(8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德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润德淀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