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深度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4087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废气深度处理装置,包括基体、清洁机构、支脚、导管和管体,所述基体的内部设置有清洁机构,所述基体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固定连接有支脚,所述基体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机壳、凹槽、卡接块、密封圈以及螺纹槽,所述卡接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机壳,且机壳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一侧的机壳内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基体的侧壁上安装连接有过滤机构,所述基体顶端的一侧安装连接有料箱,且料箱的输出端通过管体与基体的内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实现了该废气深度处理装置使用时内部清洁的功能,加强了该废气深度处理装置的过滤效果,而且增强了该废气深度处理装置使用时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气深度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具体为废气深度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废气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其在净化时需要用到废气深度处理装置,现今市场上的此类废气深度处理装置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1)传统的此类废气深度处理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其内部清洁不便,使得其在使用时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麻烦;(2)传统的此类废气深度处理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其过滤效果低下,使得其在使用时实用性低下;(3)传统的此类废气深度处理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其卡接密封度低下,使得其在使用时会出现泄露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废气深度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装置内部清洁不便、过滤效果低下以及卡接密封度低下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废气深度处理装置,包括基体、清洁机构、支脚、导管和管体,所述基体的内部设置有清洁机构,所述基体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固定连接有支脚,所述基体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机壳、凹槽、卡接块、密封圈以及螺纹槽,所述卡接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机壳,且机壳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一侧的机壳内部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基体的侧壁上安装连接有过滤机构,且过滤机构通过导管与基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基体顶端的一侧安装连接有料箱,且料箱的输出端通过管体与基体的内部相连通。优选的,所述清洁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环板、螺杆、伺服电机、内板、立板、清洁刷以及内腔,所述伺服电机一侧的基体顶端皆固定有立板,所述立板的内部设置有螺杆,且螺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表面套接有内板,所述内板的外侧固定有环板,且环板的侧壁上固定有清洁刷。优选的,所述内板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内腔,且内腔与螺杆相互配合。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外壳、过滤网、侧板、盖体以及拉杆,所述外壳的两内壁上皆固定连接有侧板,且相邻侧板之间皆设置有过滤网。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铰接有盖体,且盖体顶端的一侧皆固定有拉杆。优选的,所述管体表面的基体内部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顶端与基体的顶部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废气深度处理装置不仅实现了该废气深度处理装置使用时内部清洁的功能,加强了该废气深度处理装置的过滤效果,而且增强了该废气深度处理装置使用时的密封性;(1)通过控制伺服电机工作,其会在转轴以及螺杆的作用下,带动内板来回运动,其会带动环板表面的清洁刷对基体的内壁进行清洁,实现了该废气深度处理装置使用时内部清洁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该废气深度处理装置使用时的便捷程度;(2)通过将基体内部处理过的废气通过导管传至外壳的内部,其会在外壳内部的过滤网进行再次过滤再通过管道排出,加强了该废气深度处理装置的过滤效果,从而提高了该废气深度处理装置使用时的实用性;(3)通过将外接管与机壳内部的凹槽相卡接,其在进气时,密封圈与凹槽会避免其在使用时出现漏气的现象,增强了该废气深度处理装置使用时的密封性,从而避免了该废气深度处理装置使用时出现泄露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过滤机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清洁机构侧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密封机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体;2、清洁机构;201、环板;202、螺杆;203、伺服电机;204、内板;205、立板;206、清洁刷;207、内腔;3、支脚;4、导管;5、过滤机构;501、外壳;502、过滤网;503、侧板;504、盖体;505、拉杆;6、料箱;7、管体;8、密封机构;801、机壳;802、凹槽;803、卡接块;804、密封圈;805、螺纹槽;9、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废气深度处理装置,包括基体1、清洁机构2、支脚3、导管4和管体7,基体1的内部设置有清洁机构2;清洁机构2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环板201、螺杆202、伺服电机203、内板204、立板205、清洁刷206以及内腔207,伺服电机203一侧的基体1顶端皆固定有立板205,立板205的内部设置有螺杆202,且螺杆202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伺服电机20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螺杆202的表面套接有内板204,内板204的外侧固定有环板201,且环板201的侧壁上固定有清洁刷206;内板204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内腔207,且内腔207与螺杆202相互配合;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控制伺服电机203工作,其会在转轴以及螺杆202的作用下,带动内板204来回运动,其会带动环板201表面的清洁刷206对基体1的内壁进行清洁,从而实现了该废气深度处理装置使用时的清洁功能;基体1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固定连接有支脚3,基体1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机构8,密封机构8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机壳801、凹槽802、卡接块803、密封圈804以及螺纹槽805,卡接块8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机壳801,且机壳801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槽805,螺纹槽805一侧的机壳801内部设置有凹槽802,且凹槽802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804,基体1的侧壁上安装连接有过滤机构5;过滤机构5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外壳501、过滤网502、侧板503、盖体504以及拉杆505,外壳501的两内壁上皆固定连接有侧板503,且相邻侧板503之间皆设置有过滤网502;外壳501的顶部固定铰接有盖体504,且盖体504顶端的一侧皆固定有拉杆505;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将基体1内部处理过的废气通过导管4传至外壳501的内部,其会在外壳501内部的过滤网502进行再次过滤再通过管道排出,从而加强了该废气深度处理装置使用时的过滤效果;过滤机构5通过导管4与基体1的内部相连通,基体1顶端的一侧安装连接有料箱6,且料箱6的输出端通过管体7与基体1的内部相连通;管体7表面的基体1内部设置有连接杆9,且连接杆9的顶端与基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便于该废气深度处理装置的使用时。工作原理:使用时,该废气深度处理装置外接电源,首先将外接管与机壳801内部的凹槽802相卡接,其在进气时,密封圈804与凹槽802会避免其在使用时出现漏气的现象;之后,在气体流至基体1的内部时料箱6一侧的管体7会与气体发生反应,对其进行过滤,将基体1内部处理过的废气通过导管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废气深度处理装置,包括基体(1)、清洁机构(2)、支脚(3)、导管(4)和管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的内部设置有清洁机构(2),所述基体(1)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固定连接有支脚(3),所述基体(1)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机构(8),所述密封机构(8)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机壳(801)、凹槽(802)、卡接块(803)、密封圈(804)以及螺纹槽(805),所述卡接块(8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机壳(801),且机壳(801)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槽(805),所述螺纹槽(805)一侧的机壳(801)内部设置有凹槽(802),且凹槽(802)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804),所述基体(1)的侧壁上安装连接有过滤机构(5),且过滤机构(5)通过导管(4)与基体(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基体(1)顶端的一侧安装连接有料箱(6),且料箱(6)的输出端通过管体(7)与基体(1)的内部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废气深度处理装置,包括基体(1)、清洁机构(2)、支脚(3)、导管(4)和管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的内部设置有清洁机构(2),所述基体(1)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固定连接有支脚(3),所述基体(1)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机构(8),所述密封机构(8)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机壳(801)、凹槽(802)、卡接块(803)、密封圈(804)以及螺纹槽(805),所述卡接块(8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机壳(801),且机壳(801)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槽(805),所述螺纹槽(805)一侧的机壳(801)内部设置有凹槽(802),且凹槽(802)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804),所述基体(1)的侧壁上安装连接有过滤机构(5),且过滤机构(5)通过导管(4)与基体(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基体(1)顶端的一侧安装连接有料箱(6),且料箱(6)的输出端通过管体(7)与基体(1)的内部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2)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环板(201)、螺杆(202)、伺服电机(203)、内板(204)、立板(205)、清洁刷(206)以及内腔(207),所述伺服电机(203)一侧的基体(1)顶端皆固定有立板(205),所述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亮亮朱魏燕吴文睿陈辉殷萌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大环保科技服务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