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鼠神经刺激实验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392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小鼠实验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鼠神经刺激实验固定装置,包括头部固定装置,身体固定装置,头部固定装置设置在小鼠头部,身体固定装置设置在小鼠胸部和颈部部位,头部固定装置通过一根导线与外接电刺激仪连接;身体固定装置通过两根导线分别与外接电刺激仪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身体固定装置将胸腹部对电极固定在小鼠的胸腹部,后横条两侧分别与电刺激仪的正负极连接,头部固定装置通过导线与电刺激仪的正或负极连接,通过在海绵团上浸入生理盐水使得电流能够通过海绵团导电,实现对小鼠在自然状态下的经颅电刺激实验,避免了小鼠过于紧张而可能使得实验数据失真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鼠神经刺激实验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小鼠实验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鼠神经刺激实验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小鼠的神经刺激实验中,常常要将小鼠进行的脑部进行电刺激,常规状态下是将小鼠绑在一个支架上,然后通过电刺激小鼠的颅部,得到相应的数据;但是小鼠在受到束缚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这样检测的数据难免会有失真的可能。为了进一步研究自然状态下小鼠的神经反应,急需一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对小鼠进行电刺激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小鼠神经刺激实验固定装置,能够在自然状态下对小鼠进行电刺激实验。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小鼠神经刺激实验固定装置,包括头部固定装置,身体固定装置,所述头部固定装置设置在小鼠头部,身体固定装置设置在小鼠胸部和颈部部位,所述头部固定装置通过一根导线与外接电刺激仪连接;所述身体固定装置通过一根导线分别与外接电刺激仪连接;所述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套管、电极、海绵团,套管通过粘黏剂与小鼠头部连接;所述套管侧壁固定设置有电极,所述电极底部设置有海绵团,所述电极上端通过导线与外接电刺激仪连接,所述海绵团上部与电极的下端连接,所述海绵团与小鼠头部颅部神经接触;所述身体固定装置展开为“工”字形,包括前横条、后横条和横档条,整个身体固定装置由柔性材料制成,前横条和后横条两端通过可分离连接结构连接形成圈套套在小鼠脖子和身体上;前横条与横档条交界处设置有胸腹部对电极;后横条的两端一侧分别通过导线与胸腹部对电极连接,所述胸腹部对电极上设置有海绵团;前横条或后横条上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线将胸腹部对电极与外接电刺激仪连接,所述胸腹部对电极上设置有海绵团。(前横条或后横条的导线与电刺激仪的正/负极连接;头部固定装置通过导线与电刺激仪的负/正极连接;在实验时需要在海绵团上加入生理盐水,小鼠的头部会用手术手段去掉一层毛皮,使得浸入生理盐水的海绵团与电极导电,海绵团将电流传导对小鼠的颅部进行刺激,电流通过小鼠的身体经胸腹部对电极以及带有生理盐水的海绵团形成回路。)进一步,所述电极和胸腹部对电极为镀金电极,所述电极材料为导电金属材料。进一步,横档条的前部两侧设置有两个孔(横档条较宽的情况下),便于小鼠的前肢能够伸出横档条外侧,能够更好的将身体固定装置固定在小鼠的颈部和胸部。进一步,所述可分离连接结构为卡扣、粘黏、夹子、魔术贴,便于小鼠身体固定装置的组装和拆卸,以及良好的将身体固定装置固定在小鼠的身体前部。进一步,所述柔性材料为布条,具有形状可变的特点,能够实现固定在小鼠的颈部和胸部。进一步,粘黏剂为牙托粉,通过牙托粉与牙托水混合凝固后粘粘。进一步,所述柔性材料为自粘式弹力绷带。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身体固定装置将胸腹部对电极固定在小鼠的胸腹部,对电极前横条或后横条上的导线与电刺激仪的正/负极连接,头部固定装置通过导线与电刺激仪的负/正极连接,通过在海绵团上浸入生理盐水使得电流能够通过海绵团导电,电流通过小鼠身体,形成电流回路,实现对小鼠在自然状态下的经颅电刺激实验,避免了传统的将小鼠固定在机架上进行电刺激实验,可能使得小鼠过于紧张而可能使得实验数据失真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导线在前横条上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导线在后横条上的示意图;图3为头部固定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身体固定装置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中身体固定装置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3中身体固定装置的示意图;其中,1小鼠、2套管、3电极、4海绵团、5前横条、6横档条、7后横条、8导线、9电刺激仪、10孔、11可分离连接结构、12粘黏剂、13对电极。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3所述的一种小鼠神经刺激实验固定装置,包括头部固定装置,身体固定装置,所述头部固定装置设置在小鼠头部,身体固定装置设置在小鼠胸部和颈部部位,所述头部固定装置通过一根导线与外接电刺激仪9连接;所述身体固定装置通过一根导线分别与外接电刺激仪9连接;所述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套管2、电极3、海绵团4,套管2通过粘黏剂12与小鼠头部连接;所述套管侧壁固定设置有电极3,所述电极2底部设置有海绵团4,所述电极3上端通过导线与外接电刺激仪9连接,所述海绵团4上部与电极3的下端连接,所述海绵团4与小鼠头部颅部神经接触;所述身体固定装置展开为“工”字形,包括前横条5、后横条7和横档条6,整个身体固定装置由柔性材料制成,前横条5和后横条7两端通过可分离连接结构11连接形成圈套套在小鼠脖子和身体上;前横条5与横档条6交界处设置有胸腹部对电极13;后横条7上通过导线与胸腹部对电极13连接,所述胸腹部对电极13上设置有海绵团。进一步,所述电极3和胸腹部对电极13为镀金电极,所述电极材料为导电金属材料。进一步,所述可分离连接结构11为卡扣、粘黏、夹子、魔术贴。进一步,所述柔性材料为布条。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导线8设置在前横条上,导线8一端与横档条6上的对电极13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外接口,通过外接口容易与外接的导线连接。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横档条6较宽,横档条6的前部两侧设置有两个孔10,便于小鼠前肢从孔10中伸出。实施例4与实施例1不同是所述柔性材料为自粘式弹力绷带,自粘式弹力绷带可以实现良好的自粘黏以及弹力伸缩,便于固定装置与小鼠的身体紧密,不至于过紧也不至于太松,既方便小鼠的运动,又不至于使得固定装置从小鼠身体上掉下来。此时可以不用可分离连接结构11为卡扣、粘黏、夹子、魔术贴等,操作更简单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鼠神经刺激实验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固定装置,身体固定装置,所述头部固定装置设置在小鼠头部,身体固定装置设置在小鼠胸部和颈部部位,所述头部固定装置通过一根导线与外接电刺激仪连接;所述身体固定装置通过一根导线与外接电刺激仪连接; 所述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套管、电极、海绵团,套管通过粘黏剂与小鼠头部连接;所述套管侧壁固定设置有电极,所述电极底部设置有海绵团,所述电极上端通过导线与外接电刺激仪连接,所述海绵团上部与电极的下端连接,所述海绵团与小鼠头部颅部神经接触; 所述身体固定装置展开为“工”字形,包括前横条、后横条和横档条,整个身体固定装置由柔性材料制成,前横条和后横条两端通过可分离连接结构连接形成圈套套在小鼠脖子和身体上;前横条与横档条交界处设置有胸腹部对电极;前横条或后横条上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线将胸腹部对电极与外接电刺激仪连接,所述胸腹部对电极上设置有海绵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鼠神经刺激实验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固定装置,身体固定装置,所述头部固定装置设置在小鼠头部,身体固定装置设置在小鼠胸部和颈部部位,所述头部固定装置通过一根导线与外接电刺激仪连接;所述身体固定装置通过一根导线与外接电刺激仪连接;所述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套管、电极、海绵团,套管通过粘黏剂与小鼠头部连接;所述套管侧壁固定设置有电极,所述电极底部设置有海绵团,所述电极上端通过导线与外接电刺激仪连接,所述海绵团上部与电极的下端连接,所述海绵团与小鼠头部颅部神经接触;所述身体固定装置展开为“工”字形,包括前横条、后横条和横档条,整个身体固定装置由柔性材料制成,前横条和后横条两端通过可分离连接结构连接形成圈套套在小鼠脖子和身体上;前横条与横档条交界处设置有胸腹部对电极;前横条或后横条上设置有导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梅宋美慧褚光辉周正付玉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