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超产前诊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389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B超产前诊断装置,包括检测床体、门架以及检测探头,门架下部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安装在检测床体的两侧,并可沿检测床体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所述检测床体靠近床头的一端上通过转动轴连接有靠板,靠板与检测床体之间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连接;所述门架上沿其周向设置有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上安装有驱动座,所述检测探头安装在驱动座上,且检测探头的检测端指向检测床体。本诊断装置便于医护人员对孕妇进行产前B超诊断,减少诊断过程中孕妇体位的变换,提高检测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A B-ultrasound prenatal diagnosis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超产前诊断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B超产前诊断装置。
技术介绍
在优生的政策和现在医疗条件提高的前提下,产前孕检是孕妇产前必须对各项体能指标进行定期检测的检查,以保证胎儿的健康发育,同时让母亲能够顺利生产。孕检常用的是B超检测,但是现有的B超检测设备,存在诸多问题,结构过于单一,操作使用不便,给医护人员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其中现有B超检测设备上的检测探头基本采用医生手持或者固定在检测床体上的方式,故在B超检测设备在检测孕妇过程中,需要孕妇不断变换体位以配合医护人员检测需求,在孕妇不断变换体位的过程中极易造成磕碰或扭腰错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B超产前诊断装置,本诊断装置便于医护人员对孕妇进行产前B超诊断,减少诊断过程中孕妇体位的变换,提高检测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B超产前诊断装置,包括检测床体、门架以及检测探头,门架下部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安装在检测床体的两侧,并可沿检测床体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所述检测床体靠近床头的一端上通过转动轴连接有靠板,靠板与检测床体之间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连接;所述门架上沿其周向设置有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上安装有驱动座,所述检测探头安装在驱动座上,且检测探头的检测端指向检测床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检测床体的两侧下方设置有滑轨,所述门架下部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安装在滑轨上,所述检测床体的底部设置上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门架的下端连接,以推动门架在滑轨上往复滑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可转动安装在检测床体背部上的丝杆以及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通过螺钉安装在检测床体背部上,所述门架下部的两端位于检测床体背部上通过推动杆连接,所述推动杆上设置有配合丝杆的传动螺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滑动轨道设置在门架的内侧,所述门架位于滑动轨道的一侧设置有齿条,所述驱动座上设置有啮合齿条的齿轮,所述驱动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齿轮转动的第二伺服电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座上设置有摆动电机,所述摆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指向检测床体中心,所述摆动电机可带动伸缩杆沿着检测床体的长度方向摆动;所述检测探头安装在伸缩杆的伸缩端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座上设置有滚动轮组,所述滚动轮组包括配合滑动轨道的滚轮和一端安装在滚轮转动轴上的拉杆,所述拉杆的另一端活动插装在驱动座上,且通过螺母锁紧;所述拉杆位于与驱动座连接的一端套装有减震弹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检测床体上设置有透气胶垫,所述透气胶垫延伸并覆盖在靠板上,所述靠板靠近床头的一端上设置有头枕。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检测床体靠近床头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板,第一支板的上设有B超机,B超机与检测探头双向电性连接,B超机的上端通过安装架设有显示器,第一支板的上端前侧自左至右依次设有血压仪和血糖仪。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与靠板铰接,所述伸缩气缸的安装端与检测床体铰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检测床体上设置有可容纳伸缩气缸的容置槽,所述伸缩气缸的安装端安装在容置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B超产前诊断装置在检测床体设计有一个可调的靠板,便于撑起孕妇的上半身,特殊孕妇或者检测过程中的特殊体位的要求;在检测床体上设计一个位置可调的门架,门架上安装检测探头,其中门架可以沿着检测床体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适应不同体型的孕妇或者孕妇不同区域的检测需求;此外,在门架上利用滑动轨道与驱动座的配合,使得检测探头能够在门架上运动,便于检测探头能够测量孕妇的不同检测部位,减少了孕妇体位的变换;提高孕妇检测的便利性和舒适性。本B超产前诊断装置结构简单,通过门架在检测床体上的配合以及检测探头在门架上的运动,实现孕妇在保持平躺的体位下,能够实现不同检测部位的检测。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一;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二;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驱动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检测床体1、滑轨11、透气胶垫12、头枕13、第一支板14、容置槽15、门架2、滑动轨道21、推动杆22、传动螺母23、检测探头3、靠板4、角度调节机构5、伸缩气缸51、铰接头52、驱动座6、驱动齿轮61、第二伺服电机62、摆动电机63、伸缩杆64、滚轮65、拉杆66、减震弹簧67、传动机构7、驱动丝杆71、第一伺服电机72、B超机8、显示器9、血压仪10、血糖仪1a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部件被称为“设置在中部”,不仅仅是设置在正中间位置,只要不是设置在两端部都属于中部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B超产前诊断装置,包括检测床体1、门架2以及检测探头3,门架2下部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安装在检测床体1的两侧,并可沿检测床体1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所述检测床体1靠近床头的一端上通过转动轴连接有靠板4,靠板4与检测床体1之间通过角度调节机构5连接;所述门架2上沿其周向设置有滑动轨道21,所述滑动轨道21上安装有驱动座6,所述检测探头3安装在驱动座6上,且检测探头3的检测端指向检测床体1。其中在本申请中门架2整体上外观为门状或者半环状,其中优先半环状,这样便于驱动座6在门架2调整位置时,检测探头3的检测端能够始终指向检测床体1上的孕妇。其中,设计靠板4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情况的孕妇进行孕检,在实际生活中某些孕妇可能因为某些原因,例如瘫痪或者脊椎损伤等,难以平躺,因此本申请中检测床体1和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B超产前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床体、门架以及检测探头,门架下部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安装在检测床体的两侧,并可沿检测床体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所述检测床体靠近床头的一端上铰接有靠板,靠板远离铰接处的一侧通过角度调节机构与检测床体连接;所述门架上沿其周向设置有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上安装有驱动座,所述检测探头安装在驱动座上,且检测探头的检测端指向检测床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超产前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床体、门架以及检测探头,门架下部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安装在检测床体的两侧,并可沿检测床体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所述检测床体靠近床头的一端上铰接有靠板,靠板远离铰接处的一侧通过角度调节机构与检测床体连接;所述门架上沿其周向设置有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上安装有驱动座,所述检测探头安装在驱动座上,且检测探头的检测端指向检测床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超产前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床体的两侧下方设置有滑轨,所述门架下部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安装在滑轨上,所述检测床体的底部设置上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门架的下端连接,以推动门架在滑轨上往复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B超产前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可转动安装在检测床体背部上的丝杆以及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通过螺钉安装在检测床体背部上,所述门架下部的两端位于检测床体背部上通过推动杆连接,所述推动杆上设置有配合丝杆的传动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超产前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轨道设置在门架的内侧,所述门架位于滑动轨道的一侧设置有齿条,所述驱动座上设置有啮合齿条的齿轮,所述驱动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齿轮转动的第二伺服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B超产前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祖群
申请(专利权)人:百色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