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式蟾蜍喂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3690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履带式蟾蜍喂食装置,包括有支撑架、喂食盒、履带及收料盒,所述喂食盒设于所述支撑架的顶面上,所述喂食盒中空且底部开有贯通对侧壁的条形送料口;所述履带设于所述支撑架上且履带的上支段设于所述条形送料口的下方;所述收料盒位于所述履带的出料侧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履带式蟾蜍喂食装置,成本低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其方便管理,可重复利用,在实际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A crawler type toad fee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式蟾蜍喂食装置
本技术属于蟾蜍饲养的
,涉及一种履带式蟾蜍喂食装置。
技术介绍
蟾酥是《中国药典》收载的中药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bufogargarizans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melanostictusSchneider的干燥分泌物。近年来,由于两栖环境破坏严重,蟾蜍栖息地减少,蟾蜍种群资源日益减少。为了增加蟾蜍种群资源,必须解决人工养殖蟾蜍中的饲料问题。人工配合颗粒饲料营养配比均衡,成本较低,在畜禽水产动物饲养中被大量应用,而蟾蜍由于特殊的视网膜系统,只能观察到运动中的物体,因此不能摄食静止饵料。蟾蜍生长较快,不同规格蟾蜍的口裂宽差异较大,所能摄食的食物大小不同,使用人工饲料喂养蟾蜍,需要知道不同规格蟾蜍所对应的最适颗粒饲料规格,因此需要一套装置探讨此关键问题,已有的饲养蟾蜍的人工饲料喂食装置并不适用于此关键问题的探讨实验。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履带式蟾蜍喂食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饲料可运动,并可选择不同规格蟾蜍所对应的最适颗粒饲料规格的蟾蜍喂食装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履带式蟾蜍喂食装置,包括以下部件:支撑架;喂食盒,所述喂食盒设于所述支撑架的顶面上,所述喂食盒中空且底部开有贯通对侧壁的条形送料口,所述喂食盒用于饲养蟾蜍;履带,所述履带设于所述支撑架上且履带的上支段设于所述条形送料口的下方,所述履带的上支段上用于放置蟾蜍食用饲料;收料盒,所述收料盒位于所述履带的出料侧的下方,用于盛接未被蟾蜍摄食的饲料。优选地,所述支撑架设有支脚。优选地,所述支撑架的顶面设有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与第三支撑块分别位于所述喂食盒下方用于支撑喂食盒,所述第二支撑块位于所述履带的上支段下方用于支撑履带的上支段。更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支撑块位于第一支撑块与第三支撑块的中间。更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块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履带的宽度。更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块的长度与所述履带的上支段的长度相等。更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块及第三支撑块的长度大于所述喂食盒底面在条形送料口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优选地,所述喂食盒的顶部开口且设有可开闭式的盖子。更优选地,所述盖子为不透明的盖子。优选地,所述喂食盒底面在条形送料口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为0.9-1.1m,所述喂食盒底面在垂直条形送料口的方向上的宽度为0.5-0.7m,所述喂食盒的高度为0.2-0.4m。优选地,所述履带的宽度小于条形送料口的宽度。优选地,所述履带的宽度为5-6cm,所述履带的上支段长度为6-7m。优选地,所述履带的两端分别设有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转动经履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以使履带的上支段朝向从动轮方向下移至下支段。更优选地,所述主动轮外接有电机。优选地,所述收料盒设于所述从动轮的下方。优选地,所述收料盒的长度为0.9-1.1m,所述收料盒的宽度为0.4-0.6m,所述收料盒的高度为0.1-0.2m。如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履带式蟾蜍喂食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履带式蟾蜍喂食装置,使用可以运动的履带盛放颗粒饲料,使静止的颗粒饲料动起来,蟾蜍可以观察到运动中的饲料并摄食。(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履带式蟾蜍喂食装置,可以有效探讨不同规格蟾蜍所对应的最适颗粒饲料规格。(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履带式蟾蜍喂食装置,成本低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其方便管理,可重复利用,在实际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履带式蟾蜍喂食装置的主视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履带式蟾蜍喂食装置的俯视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履带式蟾蜍喂食装置的侧视图。附图标记1支撑架11支脚2喂食盒21条形送料口3履带31上支段32下支段33主动轮34从动轮35电机4收料盒5第一支撑块6第二支撑块7第三支撑块8盖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履带式蟾蜍喂食装置,包括以下部件:支撑架1;喂食盒2,所述喂食盒2设于所述支撑架1的顶面上,所述喂食盒2中空且底部开有贯通对侧壁的条形送料口21,所述喂食盒2用于饲养蟾蜍;履带3,设于所述支撑架1上且履带3的上支段31设于所述条形送料口21的下方,所述履带3的上支段31上用于放置蟾蜍食用饲料;收料盒4,所述收料盒4位于所述履带3的出料侧的下方,用于盛接未被蟾蜍摄食的饲料。在本技术提供的履带式蟾蜍喂食装置中,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架1设有支脚11。用于支高放置在支撑架1顶面上的喂食盒2。在本技术提供的履带式蟾蜍喂食装置中,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架1的顶面设有第一支撑块5、第二支撑块6、第三支撑块7,所述第一支撑块5与第三支撑块7分别位于所述喂食盒2下方用于支撑喂食盒2,所述第二支撑块6位于所述履带3的上支段31下方用于支撑履带3的上支段3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支撑块5、第二支撑块6、第三支撑块7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支撑块6位于第一支撑块5与第三支撑块7的中间。使第一支撑块5与第三支撑块7保持对称,能够均衡地支撑喂食盒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支撑块6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履带3的宽度。便于支撑履带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支撑块6的长度与所述履带3的上支段31的长度相等。便于支撑履带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支撑块5及第三支撑块7的长度大于所述喂食盒2底面在条形送料口21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便于支撑喂食盒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支撑块5与第三支撑块7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履带式蟾蜍喂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撑架(1)、喂食盒(2)、履带(3)及收料盒(4),所述喂食盒(2)设于所述支撑架(1)的顶面上,所述喂食盒(2)中空且底部开有贯通对侧壁的条形送料口(21);所述履带(3)设于所述支撑架(1)上且履带(3)的上支段(31)设于所述条形送料口(21)的下方;所述收料盒(4)位于所述履带(3)的出料侧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式蟾蜍喂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撑架(1)、喂食盒(2)、履带(3)及收料盒(4),所述喂食盒(2)设于所述支撑架(1)的顶面上,所述喂食盒(2)中空且底部开有贯通对侧壁的条形送料口(21);所述履带(3)设于所述支撑架(1)上且履带(3)的上支段(31)设于所述条形送料口(21)的下方;所述收料盒(4)位于所述履带(3)的出料侧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式蟾蜍喂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设有支脚(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式蟾蜍喂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顶面设有第一支撑块(5)、第二支撑块(6)、第三支撑块(7),所述第一支撑块(5)与第三支撑块(7)分别位于所述喂食盒(2)下方用于支撑喂食盒(2),所述第二支撑块(6)位于所述履带(3)的上支段(31)下方用于支撑履带(3)的上支段(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履带式蟾蜍喂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块(5)、第二支撑块(6)、第三支撑块(7)相互平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子阳周俊宇姜鹏詹常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