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梅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便于移植且可水培土培两用的花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3642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具有便于移植且可水培土培两用的花盆,包括底板和限位杆,所述底板的顶部对称安装有第一安装槽,且第一安装槽的内壁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并且第一安装槽与第一连接板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杆贯穿于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且限位杆的侧壁贯穿设有丝杆,并且丝杆的一端连接有转盘,而且限位杆与丝杆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外壁嵌套有第二连接板,且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安装槽,并且第二安装槽的顶部安装有放置板。该具有便于移植且可水培土培两用的花盆便于对养殖的花花草草进行移植,大大提高了花盆的实用性,能够实现水培植物与土培植物共用,降低了花盆的使用局限性,节约用水资源。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lowerpot which is easy to transplant and can be used for water culture and soil cul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便于移植且可水培土培两用的花盆
本技术涉及植物栽培
,具体为一种具有便于移植且可水培土培两用的花盆。
技术介绍
花盆是一种用来养殖花花草草的器皿,在城市里大部分人喜欢养一些花花草草来陶冶情操缓解快节奏生活带来的压力,由于城市里养殖环境没有农村方便,城市里养花养草需要用上花盆,由于花草种类多,有些花草是水培植物,有些花草是土培植物,在养殖时所用的花盆也有所不同。现有的土培花盆大多在花盆底部开设小孔,当浇水时,如果水量控制不准,水会从底部流出,一方面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流出的水中会带出部分泥土,影响环境,即便是设置花盆底托,由于渗出的水较为浑浊,也有失美观,然而如果不开设小孔,则浇水过多时,水无法流出,容易导致烂根不便于移植,并且现有的花盆大多只适合水培或只适合土培,用途较为单一。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植物栽培花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便于移植且可水培土培两用的花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花盆用途较为单一,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影响环境,容易导致烂根不便于移植现象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便于移植且可水培土培两用的花盆,包括底板和限位杆,所述底板的顶部对称安装有第一安装槽,且第一安装槽的内壁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并且第一安装槽与第一连接板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杆贯穿于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且限位杆的侧壁贯穿设有丝杆,并且丝杆的一端连接有转盘,而且限位杆与丝杆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外壁嵌套有第二连接板,且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安装槽,并且第二安装槽的顶部安装有放置板,而且第二安装槽与放置板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的顶部连接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顶部连接有盆体,并且盆体的底部预留有限位槽,所述盆体内部安装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有限位环,并且限位环的内部设有栽培箱,而且限位环与栽培箱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栽培箱的侧壁开设有气孔,且栽培箱的内底部设有吸水棉,并且吸水棉的底部连接有导水条。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通过限位杆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均与限位杆之间为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丝杆与限位杆的中轴线相重合,且丝杆与底板相互平行。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与盆体通过限位槽之间构成活动结构,且限位板的纵截面为等腰梯形。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呈等间距分布于盆体内部,且支撑杆与盆体的中线相垂直,并且限位环与盆体的中轴线相平行。优选的,所述气孔呈等间距分布于栽培箱的侧壁,且栽培箱的纵截面为等腰梯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便于移植且可水培土培两用的花盆便于对养殖的花花草草进行移植,大大提高了花盆的实用性,能够进行重复利用,能够实现水培植物与土培植物共用,降低了花盆的使用局限性,且节约用水资源,避免了养殖的花花草草出现烂根等现象,能够对花盆的高度进行调节,降低占用空间,便于花草进行光合作用,为花草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1、通过转动转盘,使转盘带动丝杆旋转,进一步使丝杆带动限位杆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进而使限位杆分别带动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促动放置板实现升降,使放置板带动盆体进行升降,从而对花盆的高度进行调节,降低占用空间,实现在不同时间段对花盆的高度进行调节,促进花草进行光合作用,为花草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2、当栽培的植物需要进行移植时,通过将栽培箱从限位环中抽出,能够简单快速的对栽培的植物进行移植,通过栽培箱上设置的气孔,能够避免栽培箱内水分过多氧气含量低造成植物烂根坏死等问题,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的存活率;3、当在盆体内养殖水培植物时,由于盆体内部存在水源,这时在栽培箱内养殖的土培植物,可以通过导水条对盆体内的水分进行吸收,导入到栽培箱内底部的吸水棉内进行储存,这样可以保持栽培箱内长期存在水分,且不需要对栽培箱内进行浇水就能达到同样的目的,满足植物对水分的需求,起到节约水资源,避免了浇水过多时,水无法流出,容易导致烂根不便于移植等现象,并且做到了一盆两用,提高了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盆体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第一安装槽;3、第一连接板;4、限位杆;5、丝杆;6、转盘;7、第二连接板;8、第二安装槽;9、放置板;10、限位板;11、盆体;12、限位槽;13、支撑杆;14、限位环;15、栽培箱;16、气孔;17、吸水棉;18、导水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便于移植且可水培土培两用的花盆,包括底板1、第一安装槽2、第一连接板3、限位杆4、丝杆5、转盘6、第二连接板7、第二安装槽8、放置板9、限位板10、盆体11、限位槽12、支撑杆13、限位环14、栽培箱15、气孔16、吸水棉17和导水条18,包括底板1和限位杆4,底板1的顶部对称安装有第一安装槽2,且第一安装槽2的内壁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并且第一安装槽2与第一连接板3之间为活动连接,限位杆4贯穿于第一连接板3的一端,且限位杆4的侧壁贯穿设有丝杆5,并且丝杆5的一端连接有转盘6,而且限位杆4与丝杆5之间为螺纹连接,限位杆4的外壁嵌套有第二连接板7,且第二连接板7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安装槽8,并且第二安装槽8的顶部安装有放置板9,而且第二安装槽8与放置板9之间为固定连接,放置板9的顶部连接有限位板10,且限位板10的顶部连接有盆体11,并且盆体11的底部预留有限位槽12,盆体11内部安装有支撑杆13,且支撑杆13的顶端连接有限位环14,并且限位环14的内部设有栽培箱15,而且限位环14与栽培箱15之间为活动连接,栽培箱15的侧壁开设有气孔16,且栽培箱15的内底部设有吸水棉17,并且吸水棉17的底部连接有导水条18;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板3与第二连接板7通过限位杆4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7分别均与限位杆4之间为活动连接,通过转动转盘6,使转盘6带动丝杆5旋转,进一步使丝杆5带动限位杆4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进而使限位杆4分别带动第一连接板3与第二连接板7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使第一连接板3与第二连接板7促动放置板9实现升降,使放置板9带动盆体11进行升降,从而对盆体11的高度进行调节,降低占用空间;进一步的,丝杆5与限位杆4的中轴线相重合,且丝杆5与底板1相互平行,通过丝杆5与限位杆4的中轴线相重合,且丝杆5与底板1相互平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便于移植且可水培土培两用的花盆,包括底板(1)和限位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对称安装有第一安装槽(2),且第一安装槽(2)的内壁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并且第一安装槽(2)与第一连接板(3)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杆(4)贯穿于第一连接板(3)的一端,且限位杆(4)的侧壁贯穿设有丝杆(5),并且丝杆(5)的一端连接有转盘(6),而且限位杆(4)与丝杆(5)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限位杆(4)的外壁嵌套有第二连接板(7),且第二连接板(7)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安装槽(8),并且第二安装槽(8)的顶部安装有放置板(9),而且第二安装槽(8)与放置板(9)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9)的顶部连接有限位板(10),且限位板(10)的顶部连接有盆体(11),并且盆体(11)的底部预留有限位槽(12),所述盆体(11)内部安装有支撑杆(13),且支撑杆(13)的顶端连接有限位环(14),并且限位环(14)的内部设有栽培箱(15),而且限位环(14)与栽培箱(15)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栽培箱(15)的侧壁开设有气孔(16),且栽培箱(15)的内底部设有吸水棉(17),并且吸水棉(17)的底部连接有导水条(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便于移植且可水培土培两用的花盆,包括底板(1)和限位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对称安装有第一安装槽(2),且第一安装槽(2)的内壁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并且第一安装槽(2)与第一连接板(3)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杆(4)贯穿于第一连接板(3)的一端,且限位杆(4)的侧壁贯穿设有丝杆(5),并且丝杆(5)的一端连接有转盘(6),而且限位杆(4)与丝杆(5)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限位杆(4)的外壁嵌套有第二连接板(7),且第二连接板(7)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安装槽(8),并且第二安装槽(8)的顶部安装有放置板(9),而且第二安装槽(8)与放置板(9)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9)的顶部连接有限位板(10),且限位板(10)的顶部连接有盆体(11),并且盆体(11)的底部预留有限位槽(12),所述盆体(11)内部安装有支撑杆(13),且支撑杆(13)的顶端连接有限位环(14),并且限位环(14)的内部设有栽培箱(15),而且限位环(14)与栽培箱(15)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栽培箱(15)的侧壁开设有气孔(16),且栽培箱(15)的内底部设有吸水棉(17),并且吸水棉(17)的底部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梅
申请(专利权)人:董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