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护的绿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3642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环境绿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护的绿化装置,包括设置在公路旁的排水沟,边坡靠近坡顶位置设有蓄水池,蓄水池位于排水沟的下方;边坡内设置有注水管,注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排水沟和蓄水池相连通,蓄水池的外部还设有排水结构以及与排水结构相连接的排水阀;边坡沿坡向设置有呈台阶状的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外侧设有排水管。通过在边坡上设置蓄水池,充分利用雨季排水沟内的雨水,在旱季时对边坡上的植被进行灌溉,不仅能够缓解公路排水压力,同时能够充分利用雨季时所排水在旱季是灌溉,从而节约绿化用水。

A greening device for slope ecological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护的绿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环境绿化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护的绿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中国公路边坡坡度一般较大,降水落于边坡坡表后,极易由于重力的作用,沿坡面向下流动,造成坡体土壤缺水干旱,直接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植物的死亡;由于坡度大,土壤渗透性差,边坡土壤对降水截流小,造成水土和养分流失,使坡面土壤变得贫瘠,立体种地条件差,不利于植物生长。另外,公路坡边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很少,结构不良,经过一定时期的沉降作用后,容量增加,孔隙度降低,不利于土壤中水分和空气的有效运移以及肥料的协调转移,从而对边坡植被正常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此外,现有的公路边坡绿化多依赖收集雨水进行防旱,对于少雨的北方地区,仍需要依赖于人工灌溉,不仅需水量大,且在公路两侧灌溉存在不安全隐患。另外,现有的公路排水还存在公路两侧路基排水不良,致使路面积水或公路两侧植被被淹等现象,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公路排水以改善公路边坡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护的绿化装置,用于缓解公路排水压力,同时节约绿化用水。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护的绿化装置,包括设置在公路旁的排水沟,边坡靠近坡顶位置设有蓄水池,蓄水池位于排水沟的下方;边坡内设置有注水管,注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排水沟和蓄水池相连通,使得排水沟中的水能够在重力作用下向蓄水池内流入,蓄水池外设有排水结构以及与排水结构相连接的排水阀;边坡沿坡向设置有呈台阶状的种植槽,种植槽外侧设有排水管。进一步地,排水结构包括与蓄水池相连通的主管道以及与蓄水池平行设置的缓冲池,主管道上设有排水阀;主管道上还设有分支管,分支管从缓冲池的侧面穿入,伸入缓冲池内;分支管伸入缓冲池内的部分设有出水孔;缓冲池的前侧面底部设有排水口;排水结构中的主管道、分支管和缓冲池均固定于边坡内部,排水阀设于边坡外侧,通过调节排水阀对主管道进行打开或关闭操作。进一步地,蓄水池上部设有与注水管相配合的注水孔,蓄水池内部设有与注水管相配合的过滤网;过滤网用于过滤注水管中的颗粒物,避免对主管道和分支管造成堵塞。进一步地,出水孔在分支管上均匀设置,且出水孔设置在分支管上靠近缓冲池后侧面的一侧,使得从出水孔喷出的水撞击于缓冲池的后侧面,经缓冲池的后侧面撞击后向下流动,并经前侧面底部的排水口排出,大大减缓了水的排水流速,减缓对种植槽中植物及土壤的冲击。进一步地,排水管内固定有过滤结构,过滤结构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凸出部、细纱网层、钢丝网层、细纱网层、陶碳球层和钢丝网层,其中,凸出部用于防止种植槽中的落叶等对排水管堵塞,造成排水不良;细纱网层用于过滤沙土,避免种植槽中的沙土流失;钢丝网层对细纱网层进行支撑,同时也对排水管中的泥沙进行进一步过滤;陶碳球层除了对水体进行过滤之外,还能够向水体中释放营养成分,为种植槽中的植物增加养分。进一步地,种植槽的底部与顶部均为敞口状,种植槽内从底部至上部依次铺设有腐殖质土层、营养土层和沙土层;腐殖质土层有利于种植槽内的植物生根,营养土层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沙土层具有一定的保水作用,防止种植槽内的水蒸发过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采用在边坡靠近坡顶处设置蓄水池,并通过注水管将蓄水池与公路内设置的排水沟相连通,且蓄水池设于排水沟的下方,使得在下雨时,排水沟内的水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流入蓄水池,在旱季时能够利用蓄水池中的水对边坡上的植物进行浇灌,提高边坡植物的存活率;本技术不仅能够缓解公路排水压力,同时充分利用雨季时存储的水在旱季时对植物进行浇灌,从而节约绿化用水。(2)本技术采用在蓄水池外设置排水结构,排水结构包括与蓄水池相连通的主管道,主管道上设有排水阀,主管道上还设有分支管,分支管伸入缓冲池的内部;通过排水阀打开或关闭主管道;通过设置缓冲池,能够减缓从蓄水池中流出的水的冲击力,经过缓冲池对水流的缓冲,有效避免水流速太快对种植槽中的植物和泥土的冲刷,避免边坡水土流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蓄水池与缓冲池结构示意图;图3为蓄水池纵剖图;图4为分支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排水管内过滤结构示意图;图7为种植槽内土层铺设结构示意图。图中:1、边坡;2、排水沟;3、注水管;4、蓄水池;41、注水孔;42、过滤网;5、种植槽;6、排水结构;7、排水阀;8、排水管;81、圆台;9、主管道;10、分支管;101、出水孔;11、缓冲池;111、排水口;12、过滤结构;121、凸出部;122、细纱网层;123、钢丝网层;124、陶碳球层;13、腐殖质土层;14、营养土层;15、沙土层。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护的绿化装置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护的绿化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设置在公路旁的排水沟2,边坡1靠近坡顶位置设有蓄水池4,如图1~3所示,蓄水池4位于排水沟2的下方;边坡1内设置有注水管3,注水管3的两端分别与排水沟2和蓄水池4相连通,边坡1沿坡向设置有呈台阶状的种植槽5;使得在雨季时,排水沟2内的水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流入蓄水池4,在旱季时能够利用蓄水池4中的水对边坡1上的植物进行浇灌,提高边坡1植物的存活率;本技术不仅能够缓解公路排水压力,同时充分利用雨季时存储的水在旱季时对植物进行浇灌,从而节约绿化用水。蓄水池4上部设有与注水管3相配合的注水孔41,蓄水池4内部设有与注水管3相配合的过滤网42;过滤网42用于过滤注水管3中的颗粒物,避免对主管道9和分支管10造成堵塞。蓄水池4的外部设有排水结构6以及与排水结构6相连接的排水阀7;排水结构6包括与蓄水池4相连通的主管道9、与主管道9相连接的分支管10,以及与蓄水池4平行设置的缓冲池11,主管道9上设有排水阀7,其中,主管道9、分支管10、缓冲池11均设置在边坡1内部,主管道9上的排水阀7设于边坡1外部;排水阀7用于打开或关闭主管道9;在排水阀7将主管道9进行关闭时,有利于蓄水池4进行蓄水;在排水阀7将主管道9打开后,从而将蓄水池4中的水通过缓冲池11流出,对边坡1上种植槽5中的植物进行灌溉。分支管10从缓冲池11的侧面穿入,伸入缓冲池11内,缓冲池11的前侧面底部设有排水口111,分支管10伸入缓冲池11内的部分设有出水孔101,如图4所示,出水孔101在分支管10上均匀设置,且出水孔101设置在分支管10上靠近缓冲池11后侧面的一侧,使得从出水孔101喷出的水撞击于缓冲池11的后侧面,经缓冲池11的后侧面撞击后向下流动,并经前侧面底部的排水口111排出,大大减缓了水的排水流速,经过缓冲池11对水流的缓冲,有效避免水流速太快对种植槽5中的植物和泥土的冲刷,避免边坡1水土流失。种植槽5外侧设有排水管8,如图5所示,排水管8靠近种植槽5内的一端沿其径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护的绿化装置,包括设置在公路旁的排水沟(2),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1)靠近坡顶位置设有蓄水池(4),所述蓄水池(4)位于排水沟(2)的下方;所述边坡(1)内设置有注水管(3),所述注水管(3)的两端分别与排水沟(2)和蓄水池(4)相连通,所述蓄水池(4)的外部还设有排水结构(6)以及与排水结构(6)相连接的排水阀(7);所述边坡(1)沿坡向设置有呈台阶状的种植槽(5),所述种植槽(5)外侧设有排水管(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护的绿化装置,包括设置在公路旁的排水沟(2),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1)靠近坡顶位置设有蓄水池(4),所述蓄水池(4)位于排水沟(2)的下方;所述边坡(1)内设置有注水管(3),所述注水管(3)的两端分别与排水沟(2)和蓄水池(4)相连通,所述蓄水池(4)的外部还设有排水结构(6)以及与排水结构(6)相连接的排水阀(7);所述边坡(1)沿坡向设置有呈台阶状的种植槽(5),所述种植槽(5)外侧设有排水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边坡生态修护的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结构(6)包括与蓄水池(4)相连通的主管道(9)以及与蓄水池(4)平行设置的缓冲池(11),主管道(9)上设有排水阀(7),主管道(9)上还设有分支管(10),所述分支管(10)从缓冲池(11)的侧面穿入,伸入缓冲池(11)内;所述分支管(10)伸入缓冲池(11)内的部分设有出水孔(101);所述缓冲池(11)的前侧面底部设有排水口(111)。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少翔张伟伟雷东王可可白晓敏程运平王含婧王凯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科学院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