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管理系统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3401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第一电池连接端、熔断器、过充保护单元、第一充电电源连接端、第二电池连接端、第二充电电源连接端、DC电源模块、高压模块以及AC电源;所述第一电池连接端连接所述熔断器的第一端,所述熔断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过充保护单元的一端,所述过充保护单元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电源连接端;所述第二电池连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电源连接端、所述DC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DC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压模块的输出端正极,所述高压模块的电池端正极连接所述过充保护单元;所述AC电源连接所述高压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管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满足电池和所有类型UPS之间的配套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与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与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AI、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性能技术需求的不断增长,数据中心将变得越来越大和复杂。作为数据中心的核心部分,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PowerSupply,UPS)和电池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UPS用锂电池具有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占地面积小、运维简单等优点。市场上的UPS厂商已开始广泛使用新型的锂电池,UPS用锂电池在数据中心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UPS用锂电池配有内置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ManagementSystem,BMS),可提供电池内部自动状态、故障监控、电池均衡和外部通信等监测和维护功能。电池管理系统使数据中心运维工程师能够更轻松地监控电池的运行时间和健康状况,降低人工和维护成本,并显著降低电池组故障的风险。现有的电池管理系统在市电断电时,由UPS对锂电池进行供电。锂电池放完电后,如果市电没有恢复,UPS不能及时对锂电池补电,由于BMS的功耗,电池的电压继续降低,直至发生电池关机。市电恢复后,由于电池已关机,UPS无法给电池充电,需手动开机,而且此时需要UPS具有强充电功能,才能对电池进行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与装置,旨在解决现有锂电池在放完电后,如果不及时充电,由于BMS的功耗,锂电池的电压持续降低而最终导致锂电池关机(或者触发二级保护跳空),需要运维人员进行手动操作才能重新开启锂电池,而且要求UPS具有强充电功能才能对锂电池进行充电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第一电池连接端、熔断器、过充保护单元、第一充电电源连接端、第二电池连接端、第二充电电源连接端、DC电源模块、高压模块以及AC电源;所述第一电池连接端连接所述熔断器的第一端,所述熔断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过充保护单元的一端,所述过充保护单元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电源连接端;所述第二电池连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电源连接端、所述DC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N,所述DC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压模块的输出端正极,所述高压模块的电池端正极连接所述过充保护单元;所述AC电源连接所述高压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可选地,所述DC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高压模块的第二输入端。可选地,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还包括霍尔元件,所述霍尔元件连接在所述过充保护单元与所述第一充电电源连接端之间。可选地,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还包括通讯显示转接板,所述通讯显示转接板连接所述高压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可选地,所述过充保护单元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以及电阻;所述第一继电器和所述第二继电器串联连接后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池连接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电源连接端;所述第三继电器和所述电阻串联连接后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池连接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电源连接端;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串联连接后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池连接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电源连接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端。可选地,所述高压模块的电池端正极连接在所述第一继电器和所述第二继电器之间。可选地,所述第一充电电源连接端连接所述高压模块的第一电压检测端,所述第二充电电源连接端连接所述高压模块的第二电压检测端。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管理装置,包括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电源,所述充电电源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充电电源连接端。可选地,所述充电电源为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PowerSupply,UPS)。可选地,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连接端用于连接锂电池。可选地,所述连接通过2-BVR35导线连接。布线固定柔软,可以适合各种功率设备的使用。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电池连接端与过充保护单元之间设置熔断器,使得本申请的电池管理系统可以满足更大的电流,对UPS强充电功能不再要求,使用本申请BMS的锂电池可以和功率等级更高的UPS配套使用。此外,本申请通过AC电源信号控制电池管理单元BMS的开机启动,解决了电池放空电后,BMS由于功耗导致关机,重新上电时需要手动开机和要求UPS具有强充电功能的问题。采用新BMS的电池,电池放空电后,BMS下电后不再需要手动开启。市电恢复后,BMS自动开机,UPS可以对电池进行充电。在实际工况环境中,简化了运维人员的操作。本专利技术可以满足电池和所有UPS之间的配套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池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池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池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目前,现有的电池管理系统存在以下缺点:在市电断电时,由UPS对锂电池进行供电。锂电池放完电后,如果市电没有恢复,UPS不能及时对锂电池补电,由于BMS的功耗,电池的电压继续降低,直至发生电池关机。市电恢复后,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池连接端、熔断器、过充保护单元、第一充电电源连接端、第二电池连接端、第二充电电源连接端、DC电源模块、高压模块以及AC电源;/n所述第一电池连接端连接所述熔断器的第一端,所述熔断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过充保护单元的一端,所述过充保护单元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电源连接端;/n所述第二电池连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电源连接端、所述DC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DC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压模块的输出端正极,所述高压模块的电池端正极连接所述过充保护单元;/n所述AC电源连接所述高压模块的第一输入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池连接端、熔断器、过充保护单元、第一充电电源连接端、第二电池连接端、第二充电电源连接端、DC电源模块、高压模块以及AC电源;
所述第一电池连接端连接所述熔断器的第一端,所述熔断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过充保护单元的一端,所述过充保护单元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电源连接端;
所述第二电池连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电源连接端、所述DC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DC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压模块的输出端正极,所述高压模块的电池端正极连接所述过充保护单元;
所述AC电源连接所述高压模块的第一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C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高压模块的第二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还包括霍尔元件,所述霍尔元件连接在所述过充保护单元与所述第一充电电源连接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还包括通讯显示转接板,所述通讯显示转接板连接所述高压模块的第一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充保护单元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忠林秦雪林徐久志申望屏雷同郭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