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二维TMDs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3337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柔性二维TMDs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采用CVD法在生长衬底上制备出二维TMDs薄膜;接着在生长衬底上旋涂一层PI溶液并加热固化形成PI固体薄膜。将固化后的PI薄膜从生长衬底上撕下,二维TMDs薄膜与生长衬底分离并贴附在PI薄膜上;最后采用真空热蒸发镀膜法,在粘贴有二维TMDs薄膜的柔性PI基底上制备图形化的金属电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制备柔性二维TMDs光电探测器的新方法,该方法简化了二维TMDs光电探测器制备过程中的二维TMDs材料转移工艺,保证了转移前后二维TMDs材料的完整性及均匀性,具有环境友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二维TMDs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柔性二维TMDs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基于摩尔定律,现代电子器件上所用半导体材料已经延伸到尺寸更小的二维材料上。从2004年石墨烯被发现以来,二维材料以其优越的物理化学性能,受到研究者们的普遍关注。石墨烯材料具有超高的电子迁移率,但是其零带隙限制了它在电子器件上的应用。TMDs材料具有与石墨烯相似的层状结构,体相的TMDs材料属于间接带隙半导体,随着其层数不断减少至单层时,会从间接带隙转变为直接带隙结构。目前商业化的光电探测器往往需要采用硅、锗等较厚的块体材料作为光探测元件以获得较大的光电响应度。然而,块体材料光电探测器在使用过程中易碎裂,不能完全满足下一代光电子器件对柔性化、轻量化、优异的移植性、大面积兼容性等方面的需求。TMDs材料机械性能良好,为柔性可穿戴器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聚酰亚胺(PI)目前是半导体和微电子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高分子材料之一,其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优异的机械性能(强度高、膨胀系数低、耐磨耐老化)、电性能(介电常数低、漏电低)等。由于单层TMDs材料的厚度不到1nm,因此在制备TMDs薄膜柔性光电探测器过程中,现有技术需要先将PMMA溶液旋涂在生长衬底上,固化形成PMMA薄膜,再将PMMA薄膜从生长衬底撕下,此时二维TMDs薄膜将与生长衬底分离并贴附在PMMA薄膜上,最后将粘附有TMDs材料的PMMA薄膜粘贴在器件衬底上,并用丙酮溶解PMMA转移支撑层。Byungjin等人提出TMDs薄膜的转移如下:首先在生长衬底上旋涂有机溶剂PMMA,在生长衬底表面固化形成PMMA薄膜,然后采用PMMA薄膜作为转移支撑层,将粘贴有TMDs薄膜的PMMA转移支撑层从生长衬底撕下,再将PMMA转移支撑层贴附至PI衬底上,最后采用丙酮溶解PMMA转移支撑层。参见ByungjinC,JongwonY,SungL,etal.MetalDecorationEffectsontheGas-SensingPropertiesof2DHybrid-StructuresonFlexibleSubstrates[J].Sensors,2015,15(10):24903-24913.但该工艺在溶解PMMA转移支撑层过程中易在TMDs薄膜表面留下杂质,丙酮若过量将会少量溶解TMDs薄膜,对薄膜的均匀性以及完整性造成破坏;并且该工艺十分复杂,需要转移两次才能将生长衬底上的二维TMDs薄膜转移至柔性衬底上。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易对薄膜的均匀性以及完整性造成破坏,同时制备方法复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二维TMDs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为了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二维TMDs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采用CVD法生长出二维TMDs薄膜;2)、将生长有二维TMDs薄膜的衬底放置在加热台上预热,加热台温度设定50~80℃,预热时间2~4min;3)、将PI溶液滴于生长衬底表面,将生长衬底放置在匀胶机上进行旋涂,匀胶机转速设定为1000~2000rpm,时间为10~40s;4)、将步骤3)所得生长衬底放置在真空加热台中固化,真空加热台温度设定为120~160℃,真空度10pa,保温时间10~20min,生长衬底表面会形成棕黄色的PI固体薄膜;5)、用镊子将PI薄膜从生长衬底表面撕下,二维TMDs薄膜从生长衬底转移到柔性PI薄膜上;6)、采用真空热蒸发镀膜法,以铜网为掩膜版在粘贴有二维TMDs薄膜的柔性PI衬底上制备图形化的金属电极。上述步骤2)中生长衬底的预热温度50~80℃,预热时间2~4min。上述步骤3)匀胶机转速为1000~2000rpm,时间为10~40s。上述步骤6)中以铜网为硬质掩膜版,所用的铜网肋宽为20~30μm,在显微镜下将铜网覆盖在黏贴有TMDs薄膜的柔性PI衬底上,并用高温胶带将其四周紧贴于衬底表面,最后采用真空热蒸发镀膜工艺,在衬底表面依次蒸镀10nm厚的金属Cr和50nm厚的金属Au。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首次提出二维TMDs材料向柔性衬底的一步法转移技术,直接将PI溶液旋涂在生长衬底上,固化形成PI薄膜,再将PI薄膜从生长衬底撕下,此时二维TMDs薄膜将与生长衬底分离并贴附在PI薄膜上,该PI薄膜既是TMDs材料的转移支撑层又是柔性衬底,避免了现有转移技术中所产生的污染和缺陷,保证了转移前后二维TMDs材料的完整性及均匀性。2、本专利技术方法不需要再将贴附有TMDS材料的PMMA转移支撑层贴附至器件衬底,不需要采用丙酮溶解PMMA转移支撑层,具有环境友好性。3、本专利技术方法直接将二维TMDs材料转移至柔性器件衬底,简化了柔性二维TMDs光电探测器的制备工艺。附图说明图1:转移流程图;图2:案例1中MoS2薄膜柔性光电探测器制备视图;其中:(a)生长在蓝宝石衬底上的MoS2薄膜光学显微镜图;(b)MoS2薄膜转移至PI衬底上的光学显微镜图;(c)MoS2薄膜柔性光电探测器的光学显微镜图;(d)MoS2薄膜柔性光电探测器的实物图。图3:案例1中MoS2薄膜的拉曼光谱图;图4:案例1中MoS2薄膜柔性光电探测器的光电特性;其中:(a)不同光照功率下的I-V特性;(b)不同光照功率下的I-t曲线。图5:案例2中WS2薄膜柔性光电探测器制备视图;其中:(a)生长在蓝宝石上的WS2薄膜光学显微镜图;(b)WS2薄膜转移至PI衬底上的光学显微镜图;(c)WS2薄膜柔性光电探测器的光学显微镜图;(d)WS2薄膜柔性光电探测器的实物图。图6:案例2中WS2薄膜的拉曼光谱图;图7:案例2中WS2薄膜柔性光电探测器的光电特性;其中:(a)不同光照功率下的I-V特性;(b)不同光照功率下的I-t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地描述。实施例1:一种柔性二维TMDs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采用CVD法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出二维MoS2薄膜。图2(a)是生长在蓝宝石衬底上的MoS2薄膜的光学显微镜图,图3为该样品的拉曼光谱图,由图3可知A1g与E2g1的差值19.128cm-1,故该MoS2薄膜为单层。二、将表面生长有二维MoS2薄膜的生长衬底(15*5mm)放置加热台上预热,加热台温度设定60℃,预热时间2min;三、取1ml聚酰亚胺(PI)溶液,将PI溶液滴于生长衬底表面,将衬底放置在匀胶机上进行旋涂,匀胶机转速设定为1000rpm,时间为10s;四、将步骤三旋涂了PI溶液的生长衬底放置在真空加热台中固化,真空加热台温度设定为120℃,真空度10pa,保温时间10m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二维TMDs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采用CVD法生长出二维TMDs薄膜;/n2)、将生长有二维TMDs薄膜的衬底放置在加热台上预热,加热台温度设定50~80℃,预热时间2~4min;/n3)、将PI溶液滴于生长衬底表面,将生长衬底放置在匀胶机上进行旋涂,匀胶机转速设定为1000~2000rpm,时间为10~40s;/n4)、将步骤3)所得生长衬底放置在真空加热台中固化,真空加热台温度设定为120~160℃,真空度10pa,保温时间10~20min,生长衬底表面会形成棕黄色的PI固体薄膜;/n5)、用镊子将PI薄膜从生长衬底表面撕下,二维TMDs薄膜从生长衬底转移到柔性PI薄膜上;/n6)、采用真空热蒸发镀膜法,以铜网为掩膜版在粘贴有二维TMDs薄膜的柔性PI衬底上制备图形化的金属电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二维TMDs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CVD法生长出二维TMDs薄膜;
2)、将生长有二维TMDs薄膜的衬底放置在加热台上预热,加热台温度设定50~80℃,预热时间2~4min;
3)、将PI溶液滴于生长衬底表面,将生长衬底放置在匀胶机上进行旋涂,匀胶机转速设定为1000~2000rpm,时间为10~40s;
4)、将步骤3)所得生长衬底放置在真空加热台中固化,真空加热台温度设定为120~160℃,真空度10pa,保温时间10~20min,生长衬底表面会形成棕黄色的PI固体薄膜;
5)、用镊子将PI薄膜从生长衬底表面撕下,二维TMDs薄膜从生长衬底转移到柔性PI薄膜上;
6)、采用真空热蒸发镀膜法,以铜网为掩膜版在粘贴有二维TMDs薄膜的柔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坚佳莹白泽文龙伟常洪龙坚增运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