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接棒及其制作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3324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短接棒及其制作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短接棒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测试信号走线层、绝缘层、信号引线层、保护层和绑定引线层,测试信号走线层设置有测试信号线,信号引线层中设置有信号引线;其中,测试信号线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制作,绝缘层的覆盖区域和保护层的覆盖区域均与测试信号线的覆盖区域不重叠;或者,信号引线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制作,保护层的覆盖区域与信号引线的覆盖区域不重叠;或者,保护层中穿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信号引线一一对应,第一通孔在沿垂直于信号引线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不小于信号引线的宽度,第一通孔中填充有透明导电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短接棒及其制作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短接棒及其制作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显示面板的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多个检测程序,其中一个重要的检测程序就是在进行覆晶薄膜封装之前,需要通过点灯的方式来进行点灯测试。完成测试后,需要将短接棒(shortingbar)和测试信号线之间的信号引线用激光(laser)切割的方式断开。但是,在激光切割的过程中,金属碎屑会堆积在金属的断口位置。一旦金属碎屑堆积过多,会产生相邻两条信号引线发生短路的问题,从而造成面板显示异常,降低了显示面板的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因进行激光切割所导致的不良显示问题,提供一种短接棒及其制作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短接棒,所述短接棒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测试信号走线层、绝缘层、信号引线层、保护层和绑定引线层,所述测试信号走线层中设置有测试信号线,所述信号引线层中设置有信号引线;其中,所述测试信号线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制作,所述绝缘层的覆盖区域和所述保护层的覆盖区域均与所述测试信号线的覆盖区域不重叠;或者,所述信号引线采用所述透明导电材料制作,所述保护层的覆盖区域与所述信号引线的覆盖区域不重叠;或者,所述保护层中穿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信号引线一一对应,位于所述信号引线的正上方,且所述第一通孔中填充有透明导电材料,以使可通过酸洗方式断开所述信号引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导电材料为氧化铟锡材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或矩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试信号线包括间隔设置的奇数数据走线和偶数数据走线;所述信号引线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其中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引线与所述第二测试信号线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依次交替排列。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短接棒的制作方法,包括:在衬底基板上形成测试信号走线层;在形成所述测试信号走线层的衬底基板上形成绝缘层;在形成所述绝缘层的衬底基板上形成信号引线层;在形成所述信号引线层的衬底基板上形成保护层;在形成所述保护层的衬底基板上形成金属色连接层;其中,所述测试信号线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制作,所述绝缘层的覆盖区域和所述保护层的覆盖区域均与所述测试信号线的覆盖区域不重叠;或者,所述信号引线采用所述透明导电材料制作,所述保护层的覆盖区域与所述信号引线的覆盖区域不重叠;或者,所述保护层中穿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信号引线一一对应,位于所述信号引线的正上方,且所述第一通孔中填充有透明导电材料,以使可通过酸洗方式断开所述信号引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导电材料为铜铟镓硒材料、铜铟硒材料、碲化镉材料或砷化镓材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或矩形。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包含测试区,所述测试区中设置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短接棒。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阵列基板。综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短接棒及其制作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所述短接棒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测试信号走线层、绝缘层、信号引线层、保护层和绑定引线层,所述测试信号走线层设置有测试信号线,所述信号引线层中设置有信号引线;其中,所述测试信号线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制作,所述绝缘层的覆盖区域和所述保护层的覆盖区域均与所述测试信号线的覆盖区域不重叠;或者,所述信号引线采用所述透明导电材料制作,所述保护层的覆盖区域与所述信号引线的覆盖区域不重叠;或者,所述保护层中穿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信号引线一一对应,位于所述信号引线的正上方,且所述第一通孔中填充有透明导电材料,以使可通过酸洗方式断开所述信号引线。本专利技术中,当所述测试信号线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制作,所述绝缘层的覆盖区域和所述保护层的覆盖区域均与所述测试信号线的覆盖区域不重叠时,在点灯测试完成后,可通过酸洗的方式洗掉所述测试信号线,从而达到断线的目的。或者,当所述信号引线采用所述透明导电材料制作,所述保护层的覆盖区域与所述信号引线的覆盖区域不重叠时,在点灯测试完成后,通过酸洗的方式洗掉所述信号引线,断开测试信号线与绑定区之间的连接,从而达到断线的目的。或者,在所述保护层中穿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信号引线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通孔在沿垂直于所述信号引线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不小于所述信号引线的宽度,所述第一通孔中填充有透明导电材料,在点灯测试完成后,通过酸洗的方式洗掉第一通孔中填充的透明导电材料以及所述第一通孔覆盖区域内的信号引线,从而达到断线的目的。并且,通过酸洗从而达到断线目的的方式,不会产生金属堆积,避免了因激光切割造成的相邻的两个信号引线之间发生短路的问题,提高了面板的良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短接棒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短接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短接棒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短接棒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短接棒的制作方法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短接棒的制作方法流程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短接棒的制作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请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短接棒,所述短接棒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测试信号走线层100、绝缘层200、信号引线层300、保护层400和绑定引线层500,所述测试信号走线层100中设置有测试信号线,所述信号引线层300中设置有信号引线;其中,所述测试信号线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制作,所述绝缘层200的覆盖区域和所述保护层400的覆盖区域均与所述测试信号线的覆盖区域不重叠;或者,所述信号引线采用所述透明导电材料制作,所述保护层400的覆盖区域与所述信号引线的覆盖区域不重叠;或者,所述保护层400中穿设有多个第一通孔410,所述第一通孔410与所述信号引线一一对应,位于所述信号引线的正上方,且所述第一通孔410中填充有透明导电材料,以使可通过酸洗方式断开所述信号引线。可以理解,所述测试信号线与所述绑定引线层500通过所述信号引实现电连接,在点灯测试结束后,为了防止bonding(绑定区),即绑定引线层500上的数据信号倒灌至测试信号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短接棒,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测试信号走线层、绝缘层、信号引线层、保护层和绑定引线层,所述测试信号走线层中设置有测试信号线,所述信号引线层中设置有信号引线;/n其中,所述测试信号线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制作,所述绝缘层的覆盖区域和所述保护层的覆盖区域均与所述测试信号线的覆盖区域不重叠;或者,所述信号引线采用所述透明导电材料制作,所述保护层的覆盖区域与所述信号引线的覆盖区域不重叠;或者,所述保护层中穿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信号引线一一对应,位于所述信号引线的正上方,且所述第一通孔中填充有透明导电材料,以使可通过酸洗方式断开所述信号引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短接棒,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测试信号走线层、绝缘层、信号引线层、保护层和绑定引线层,所述测试信号走线层中设置有测试信号线,所述信号引线层中设置有信号引线;
其中,所述测试信号线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制作,所述绝缘层的覆盖区域和所述保护层的覆盖区域均与所述测试信号线的覆盖区域不重叠;或者,所述信号引线采用所述透明导电材料制作,所述保护层的覆盖区域与所述信号引线的覆盖区域不重叠;或者,所述保护层中穿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信号引线一一对应,位于所述信号引线的正上方,且所述第一通孔中填充有透明导电材料,以使可通过酸洗方式断开所述信号引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材料为氧化铟锡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或矩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信号线包括间隔设置的奇数数据走线和偶数数据走线;
所述信号引线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其中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引线与所述第二测试信号线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短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依次交替排列。


6.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世帅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