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偏振体全息型微透镜阵列的双通道近眼光场显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3013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基于偏振体全息型微透镜阵列的双通道近眼光场显示系统,包括光源模块、微显示模块、偏振体全息光栅阵列模组、透明玻璃模块和同步信号装置,光源模块包括激光光源、扩束系统短焦透镜、扩束系统长焦透镜;微显示模块包括微显示器、半透半反镜和模式片组;偏振体全息光栅阵列模组包括玻璃基板、左旋圆偏光敏感型微透镜阵列光栅和右旋圆偏光敏感型微透镜阵列光栅;该种近眼光场显示系统采用偏振体全息光栅阵列结构,对不同模块投射具有不同角度信息的视差图像,相较于传统的单视点投射,可以进行大景深范围的光场重建,实现单目连续聚焦和缓解双目调节辐辏角冲突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偏振体全息型微透镜阵列的双通道近眼光场显示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近目显示系统
,具体的说是基于偏振体全息型微透镜阵列的双通道近眼光场显示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的近目显示方案大多是通过一些光学元件,如自由曲面,光学透镜,半透半反镜,光波导等可以,将放置在非明视距离内的显示系统的像源内容投射到瞳孔内。但目前的方案中仍然存在很多挑战,例如设备体积小型化,轻量化,系统低功耗,图像高分辨率,渲染实时性,以及最重要的视觉舒适度等问题。其中为了保障用户可以长时间的使用设备,一个良好的观看体验是必不可少的,然而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方案可以有效的同时解决以上所以问题。不过针对视觉舒适度里最重要的调节与辐辏角冲突问题,目前有很多有效的方案可以通过提供准确或者接近准确的深度线索来缓解,如基于麦克斯韦视图的显示方案;基于多平面的显示方案;基于全息的光场显示方案;基于双层液晶的光场显示方案;以及基于集成成像原理的光场显示方案等等。其中全息方法被视为最佳3D重建方案。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对原始光场的相位信息进行精确重建,可以在空间形成一个可连续变焦的重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偏振体全息型微透镜阵列的双通道近眼光场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模块(1)、微显示模块(2)、偏振体全息光栅阵列模组(3)、透明玻璃模块(4)和同步信号装置(6),所述的光源模块(1)包括激光光源(11)、扩束系统短焦透镜(12)、扩束系统长焦透镜(13);所述的微显示模块(2)包括微显示器(21)、半透半反镜(22)和模式片组(23);/n所述的偏振体全息光栅阵列模组(3)包括玻璃基板(31)、左旋圆偏光敏感型微透镜阵列光栅(32)和右旋圆偏光敏感型微透镜阵列光栅(33);/n所述的透明玻璃模块(4)内包括反射面(42);所述的反射面(42)用于将来自偏振体全息光栅阵列模组(3)...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偏振体全息型微透镜阵列的双通道近眼光场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模块(1)、微显示模块(2)、偏振体全息光栅阵列模组(3)、透明玻璃模块(4)和同步信号装置(6),所述的光源模块(1)包括激光光源(11)、扩束系统短焦透镜(12)、扩束系统长焦透镜(13);所述的微显示模块(2)包括微显示器(21)、半透半反镜(22)和模式片组(23);
所述的偏振体全息光栅阵列模组(3)包括玻璃基板(31)、左旋圆偏光敏感型微透镜阵列光栅(32)和右旋圆偏光敏感型微透镜阵列光栅(33);
所述的透明玻璃模块(4)内包括反射面(42);所述的反射面(42)用于将来自偏振体全息光栅阵列模组(3)的汇聚光线反射到观测点(5);
所述的激光光源(11)产生的激光光路顺次穿过扩束系统短焦透镜(12)、扩束系统长焦透镜(13)、模式片组(23)、半透半反镜(22)、偏振体全息光栅阵列模组(3)到达反射面(42);
所述的微显示器(21)接收半透半反镜(22)的反射光产生的光路顺次穿过半透半反镜(22)、偏振体全息光栅阵列模组(3)到达反射面(42);
所述的微显示器(21)和模式片组(25)共同作用产生左旋圆偏光或右旋圆偏光;
所述的同步信号装置(6)用于同步向模式片组(23)的控制器、微显示器(21)的图像控制器发送同步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偏振体全息型微透镜阵列的双通道近眼光场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式片组(23)采用偏振片,所述的偏振片用于依次产生左旋圆偏光和右旋圆偏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偏振体全息型微透镜阵列的双通道近眼光场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式片组(23)采用透明玻璃片,所述的微显示器(21)采用LCOS微显示器,所述的微显示器(21)产生的光线信息为椭圆偏振光,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