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型接收机信号异常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3001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量型接收机信号异常检测方法,在传统跟踪通道基础上增加多相关器对导航信号相关峰进行实时测量,并设计了相关峰异常检测量与相应的异常检测门限,可对多相关器测量进行实时分析评估,进而快速检测出导航信号异常,在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相关峰检测量与检测门限下,可实现虚警率<1e‑7、检测概率>99%的信号异常检测性能,可增强高精度测量型接收机所输出观测数据的完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量型接收机信号异常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航信号质量监测分析评估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测量型接收机信号异常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各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及相关应用的迅速发展,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性能逐步提升,主要表现为精度与完好性指标的提升,北斗三号系统相对于北斗二号系统新增了星基增强服务(SBAS)、精密单点定位(PPP)等各类高精度服务,服务精度极大提升,其中星基增强服务需应用于民用航空一类精密进近领域,对导航信号完好性要求极高。在各大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陆续出现了卫星信号波形畸变、星上多径等导致导航信号一场的问题。在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中,可见卫星更多,且所采用的现代化导航信号调制方式更加复杂,导航卫星信号完好性故障概率越大。为保证高精度服务的完好性,各类高精度测量型接收机尤其是应用于SBAS系统的监测型接收机必须对所有在轨导航卫星进行导航信号异常实时检测告警。现有的接收机无法满足快速检测出导航信号异常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量型接收机信号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基带复信号与载波NCO输出的本地载波进行复乘法运算,完成相位旋转;/nS2、经过相位旋转后的基带复信号进入跟踪通道进行传统跟踪处理;/nS3、对经过相位旋转之后的基带复信号进行多相关器测量处理,将与准时支路延迟分别为[-0.1,-0.07,-0.05,0,-0.05,0.07,0.1]码片的7路扩频码与经相位旋转后的基带复信号进行每ms相关运算处理,分别得到7组相关累加序列acfI_ms[i][k]、acfQ_ms[i][k] ,其中0<=i<n,acfI_ms[i][k]为i路码片延迟下的扩频码第k毫秒的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型接收机信号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基带复信号与载波NCO输出的本地载波进行复乘法运算,完成相位旋转;
S2、经过相位旋转后的基带复信号进入跟踪通道进行传统跟踪处理;
S3、对经过相位旋转之后的基带复信号进行多相关器测量处理,将与准时支路延迟分别为[-0.1,-0.07,-0.05,0,-0.05,0.07,0.1]码片的7路扩频码与经相位旋转后的基带复信号进行每ms相关运算处理,分别得到7组相关累加序列acfI_ms[i][k]、acfQ_ms[i][k],其中0<=i<n,acfI_ms[i][k]为i路码片延迟下的扩频码第k毫秒的I支路相关累加值,acfQ_ms[i][k]为i路码片延迟下的扩频码第k毫秒的Q支路相关累加值;
S4、对多相关器测量输出的7路每毫秒IQ相关累加值进行1000点的相关累加,并对相关累加之后的IQ相关值取包络,得到积分长度为1秒的多相关器测量结果;
S5、根据多相关器测量结果构建两个信号异常检测量Δ1与Δ2,并设计相应的检测门限η1(CN)与η2(CN),其中CN为信号载噪比,当任意一个检测量大于对应门限时,则判断信号异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型接收机信号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的传统跟踪处理的具体步骤为:
S201、基带复信号与早准迟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志斌刘哲陈飞强倪少杰唐小妹邱杨余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