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式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2866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风管式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其中,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开设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电气部件箱,内置有电路板等电气部件;风管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设置在电气部件箱外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通过与外部通信终端的交互通信,以传输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运行数据并控制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运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能够实现与外部通信终端的交互通信以传输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运行数据,根据所传输的运行数据控制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运转,智能化控制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管式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风管式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公开有无线通信模块搭载于空调壁挂机内侧或外侧,以进行空调壁挂机的运行数据传输及通信控制的技术方案。壁挂机的外壳采用树脂材质,对无线信号的传输的影响较小,而且,壁挂机安装在墙体表面,无线信号无需穿过吊顶或者装饰体。因此,无线通信模块在传输信号时所受的干扰较少,较易推广使用。但是,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因为自身多为金属外壳,会对无线信号的传输产生影响。因此,现有技术中,将无线通信模块搭载于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将难以保证无线信号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通过无线通信进行运行数据传输和控制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本专利技术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能够实现与外部通信终端的交互通信以传输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运行数据,根据所传输的运行数据控制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运转,智能化控制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运行。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开设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电气部件箱,内置有电路板等电气部件;风管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设置在电气部件箱外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通过与外部通信终端的交互通信,以传输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运行数据并控制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运转。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通过设置无线通信模块,其能够实现与外部通信终端的交互通信以传输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运行数据,根据所传输的运行数据控制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运转,智能化控制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运行。无线通信模块位于电气部件箱外,无线通信不易受到电气部件箱的屏蔽,也减少了电气部件工作时产生的电磁干扰对无线通信的影响。另外,作为优选,电气部件箱设置在外壳的内侧,无线通信模块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侧。根据该优选方案,将无线通信模块设置于外壳的内侧,保证了外壳的外表面的平整性,不会对现有的安装空间提出特别要求,避免因无线通信模块的设置而影响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正常安装。进一步地,作为优选,电气部件箱设置在外壳的内侧,无线通信模块设置在外壳的外侧。根据该优选方案,将无线通信模块设置在外壳的外侧,无线通信模块与外部通信终端的交互通信不易受到外壳的屏蔽影响,保证外部通信终端经由路由器与无线通信模块之间能够有效的接收和发射信号,从而实现对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运行数据传输和运行控制。另外,作为优选,电气部件箱设置在外壳的外侧,无线通信模块设置在外壳的内侧。进一步地,作为优选,电气部件箱设置在外壳的外侧,无线通信模块设置在外壳的外侧。另外,作为优选,无线通信模块靠近电气部件箱设置。根据该优选方案,能够缩短无线通信模块与电气部件箱之间的连线,连线更加方便。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无线通信模块与电气部件箱贴合设置。另外,作为优选,无线通信模块远离电气部件箱设置。根据该优选方案,无线通信模块远离电气部件箱,能够避免受到电气部件箱内侧电气部件的影响,有利于外部通信终端经由路由器与无线通信模块实现通信连接。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无线通信模块以远离进风口或出风口的方式设置。根据该优选方案,将无线通信模块远离进风口或者出风口设置,可以避免无线通信模块受到流经的空气,例如低温或者高温出风空气或者空气中所夹带的凝结水滴的影响,进而减小无线通信模块在传输信号时所受的干扰、减少因沾染凝结水滴而导致无线通信模块的故障发生的可能或者无线通信模块的误动作。另外,作为优选,无线通信模块以靠近进风口或出风口的方式设置。根据该优选方案,进风口以及出风口处的有空气流动,利用在进风口或者出风口流动的空气对无线通信模块散热。另外,作为优选,无线通信模块的天线部,以与进风口或出风口对应的方式,朝向进风口或出风口设置。根据该优选方案,无线通信模块所发射的信号以天线部向外辐射,在正对天线部的方向上的无线信号较强。因此,设置无线通信模块的天线部朝向出风口或者进风口,无线通信模块能够将无线信号顺利通过出风口或者进风口发射到外壳的外面,与之对应的,无线通信模块也能够顺利捕捉到通过出风口或者进风口进入到外壳内侧的无线信号,有利于外部通信终端经由路由器与无线通信模块实现通信连接。进一步地,作为优选,外壳上开设有信号窗,无线通信模块对应于信号窗设置。根据该优选方案,无线信号通过信号窗进行传输,能够减少金属外壳对无线信号传输的屏蔽,同时,可以较大自由度地设置无线通信模块与出风口或者进风口的距离关系,有利于外部通信终端经由路由器与无线通信模块实现通信连接。另外,作为优选,信号窗是开口部。根据该优选方案,信号窗为开口部并开设于外壳上,经信号窗传输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好,传输稳定。此时的信号窗还能够起到一定的散热作用。另外,作为优选,风管式空调室内机为侧进风侧出风型或者下进风侧出风型风管式空调室内机;或者,风管式空调室内机为侧进风下出风型或者下进风下出风型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另外,作为优选,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风扇为西洛克风扇或者贯流风扇。进一步地,作为优选,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安装于天花板、吊顶或者简易装饰板中。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是如前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系统,通过设置装载有无线通信模块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从而能够利用无线通信模块与外部通信终端实现交互通信,智能化控制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及室外机的运行,进而智能化控制和管理空调系统。无线通信模块与外部通信终端交互通信,实现空调系统的无线联网,从而实现空调系统的远程监测和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中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的基本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中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中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中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三);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二中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三中风管式空调室内机隐藏于吊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三中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四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现有技术的空调机室内机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现有技术的空调机室内机的内侧结构的仰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五中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室内机;1、外壳;1a、顶部;1b、底部;1c、前板;1d、背板;1e、侧壁;12、进风口;13、出风口;14、滤网;15、出风格栅;16、装饰格栅;17、信号窗;2、电气部件箱;20、室外机;30、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包括:/n外壳(1),开设有进风口(12)以及出风口(13);/n电气部件箱(2),内置有电路板等电气部件;/n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n无线通信模块(30),设置在所述电气部件箱(2)外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通过与外部通信终端(40)的交互通信,以传输所述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运行数据并控制所述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运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包括:
外壳(1),开设有进风口(12)以及出风口(13);
电气部件箱(2),内置有电路板等电气部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无线通信模块(30),设置在所述电气部件箱(2)外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通过与外部通信终端(40)的交互通信,以传输所述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运行数据并控制所述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运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部件箱(2)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内侧,所述无线通信模块(30)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部件箱(2)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内侧,所述无线通信模块(30)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部件箱(2)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外侧,所述无线通信模块(30)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部件箱(2)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外侧,所述无线通信模块(30)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30)靠近所述电气部件箱(2)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30)与所述电气部件箱(2)贴合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30)远离所述电气部件箱(2)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管式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清黄雪娣刘轶群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