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砼柱外包加固结构及其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276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砼柱外包加固结构,用于原砼柱加固,该原砼柱的横截面为矩形,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角钢,该四个角钢分别贴在该原砼柱的四个角上;相邻两个角钢之间通过并排设置的多个缀板连接固定,该缀板中部设有向内凸出的燕尾台,且相邻两个角钢之间形成燕尾槽,该燕尾台与燕尾槽配合连接,该燕尾台贴在该原砼柱外表面上;相邻两个角钢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纵向钢筋,该燕尾台的贴合面上设有纵向钢筋卡槽,该纵向钢筋装入该纵向钢筋卡槽内;在相邻两个角钢之间的间隙内填补满水泥砂浆。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不同于现有结构设计,可大大提升提高了整体加固结构的抗弯、抗剪、抗扭、抗压及抗震性能和强度。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砼柱外包加固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砼柱外包加固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由于荷载、环境等的不断变化,砼柱(或称混凝土柱)经常出现耐久性下降,强度或刚度不足的情况,而作为建筑中的主要承重结构,对缺陷砼柱进行加固是必要的。而参见图1-2,其为现有的一种砼柱外包钢加固结构,其包括四个角钢(N-2),该四个角钢(2)分别贴在该原砼柱(N-1)的四个角上;相邻两个角钢(N-2)之间通过并排设置的多个缀板(N-3)焊接固定。由于该砼柱四角包裹角钢后并被缀板(N-3)固定为一体,可提高砼柱的整体承载能力。但是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由于角钢(N-2)是后加,且角钢(N-2)与原砼柱(N-1)之间结合力弱,存在应力滞后现象,其承载能力难以充分发挥;第二、由于四个角钢(N-2)总横截面较小,存在纵向配筋不足和轴压比偏大的问题;若采用四个角钢外围浇筑混凝土层来加大横截面积则会自重成倍增加且材料大量消耗的问题;第三,由于缀板(N-3)与砼柱之间具有缝隙,该缀板(N-3)容易发生变形。基于上述各项不足,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砼柱外包加固结构,用于原砼柱(1)加固,该原砼柱(1)的横截面为矩形,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角钢(2),该四个角钢(2)分别贴在该原砼柱(1)的四个角上;/n相邻两个角钢(2)之间通过并排设置的多个缀板(3)连接固定,该缀板(3)中部设有向内凸出的燕尾台(3-1),且相邻两个角钢(2)之间形成燕尾槽(2-1),该燕尾台(3-1)与燕尾槽(2-1)配合连接,该燕尾台(3-1)贴在该原砼柱(1)外表面上;/n相邻两个角钢(2)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纵向钢筋(4),该燕尾台(3-1)的贴合面上设有纵向钢筋卡槽(3-2),该纵向钢筋(4)装入该纵向钢筋卡槽(3-2)内;/n在相邻两个角钢(2)之间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砼柱外包加固结构,用于原砼柱(1)加固,该原砼柱(1)的横截面为矩形,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角钢(2),该四个角钢(2)分别贴在该原砼柱(1)的四个角上;
相邻两个角钢(2)之间通过并排设置的多个缀板(3)连接固定,该缀板(3)中部设有向内凸出的燕尾台(3-1),且相邻两个角钢(2)之间形成燕尾槽(2-1),该燕尾台(3-1)与燕尾槽(2-1)配合连接,该燕尾台(3-1)贴在该原砼柱(1)外表面上;
相邻两个角钢(2)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纵向钢筋(4),该燕尾台(3-1)的贴合面上设有纵向钢筋卡槽(3-2),该纵向钢筋(4)装入该纵向钢筋卡槽(3-2)内;
在相邻两个角钢(2)之间的间隙内填补满水泥砂浆(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柱外包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缀板(3)端部与该角钢(2)之间通过螺栓(5)预紧后再焊接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砼柱外包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角钢(2)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多个纵向钢筋(4)。


4.一种施工方法,采用如权利1-3中任一项所述的砼柱外包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华志宇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