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纪清淙专利>正文

悬浮吸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276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悬浮吸管,该吸管的末端周缘处可接合浮体,其中该浮体的内部设置有容置空间,且该容置空间内可填充密度比饮用者所欲饮用的液体还小的介质(气体或液体),借此,让饮用者可吸取饮用瓶罐(宝特瓶或较高的杯体)内的饮料或矿泉水后,该吸管能够借由浮体容置空间内的介质,依然可随瓶罐内的饮料或矿泉水液面的降低,而能够悬浮于液面上,使吸管不会有掉入瓶罐内部而发生拿取不到的困扰,进而增加饮用者饮用时的便利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吸管;更具体地说,特别是指一种悬浮吸管
技术介绍
在市面上,饮料的包装种类琳琅满目,并且,在每一种饮料包装上几乎都会配附有供饮用者方便饮用的吸管,然而,在一些容量较大的饮料包装中,特别是瓶体或是罐装类的饮料,有些会在包装上配附吸管;有些则不会。纵使在配附有吸管的情况下,当饮用者使用吸管饮用瓶罐内的饮料或矿泉水之后(如宝特瓶),位于瓶罐内的吸管会因液面的下降而逐渐往瓶罐底部降低,造成饮用者可能必须刻意拿捏该吸管,也因此,容易有滋生细菌的忧虑;或甚至在不小心的情况下,该吸管滑落于瓶体内部,造成饮用者拿取不到的困扰。综上所述,上述吸管饮用瓶罐类饮料或矿泉水时(如宝特瓶),尚有下列的问题存在:1.公知的吸管使用于瓶罐类的包装时,常造成饮用者可能因饮用后的罐体液面降低而必须刻意拿捏该吸管,因此,容易有滋生细菌的忧虑。2.公知的吸管使用于瓶罐类的包装时,常造成饮用者可能在不小心的情况下,将吸管滑落于该瓶罐内,造成饮用者拿取不易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饮用者使用吸管饮用瓶罐内的饮料或矿泉水后,该吸管依然能够随瓶罐内液体的液面降低而保持在液面上的悬浮吸管。依据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悬浮吸管,该吸管的末端周缘处接合浮体,其中,该浮体的内部设置有容置空间,且该容置空间可填充密度比饮用者-->所欲饮用的液体还小的介质(气体或液体),使该吸管能随液体的液面高低而悬浮在液面上。由上述可知,本技术所述的悬浮吸管,借由吸管末端周缘处的浮体,让饮用者可吸取饮用瓶罐内的饮料或矿泉水后,该吸管不会有掉入瓶罐内部而拿取不到的困扰。其中,该吸管周缘所述的浮体,可呈各种造型的形状接合于吸管末端的周缘处(如:草莓、荔枝、水果、动物或其他各种造型等);该浮体内部设有容置空间,且该容置空间可填充密度小于饮料或矿泉水液体的介质(液体或气体),使该浮体能够带动吸管而悬浮于液面上。另外,该浮体可为一体成型的形状或其上端以枢接的方式接合于吸管的周缘处,其中,该浮体接合于吸管周缘的位置可在吸管的末端处;并且,该浮体内部的容置空间,可呈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状态或连通状态(让空气直接自然填充其内部的容置空间,进而能够使浮体让吸管于液面上悬浮)。再者,本技术所述的悬浮吸管,在该吸管近顶端处可设有折弯端,让饮用者饮用饮料时,可调整吸口的角度而方便饮用者吸取饮用。因此,本技术所述的悬浮吸管可借由吸管末端周缘处的浮体,让饮用者可吸取饮用瓶罐(宝特瓶或较高的杯体)内的饮料或矿泉水后,能够随瓶罐内的饮料或矿泉水液面的降低,而可让该吸管悬浮于液面上,使吸管不会有掉入瓶罐内部而拿取不到的困扰,进而增加饮用者饮用时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浮体上缘的开口略为向外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浮体上缘的开口略为向外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于吸管与浮体枢接的上端周缘处增设凸唇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的截面图;图9为本技术浮体呈另一种造型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浮体呈另一种造型的截面图;图11为本技术应用于瓶罐类的动作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应用于瓶罐类的另一动作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套设具有盖体的外管且应用于杯体类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浮体周缘与该外管内部有适当微小的距离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    吸管10   吸口11   折弯端2    浮体20   容置空间21   开口3    凸唇4    瓶罐5    外管50   盖体6    杯体具体实施方式为期许对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功效及目的能够有更详尽的了解,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后:首先请参阅图1并配合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及图8所示。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浮体上缘的开口略为向外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浮体上缘的开口略为向外的放大示意图及图6为本技术于吸管与浮体枢接的上端周缘处增设凸唇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及图8为本技术的截面图。由图1可知,本技术所述的悬浮吸管,其主要由吸管1及浮体2所组成,所述吸管1的靠近吸口10处可设有折弯端11,让饮用者饮用饮料时,可调整吸口10的角度而方便饮用者吸取饮用。该吸管1主要特征在于吸管1的末端周缘处可接合浮体2,且在浮体2内形成有容置空间20(如图3所示),其中,该吸管1与浮体2的接合方式可为一体成型或枢接方式所接合;且该吸管1与浮体2枢接接合时,为了能够让饮用者把吸管1方便穿入浮体2,因此,浮体2上缘处开口21可设计成略为往外的形状,让饮用者方便穿合(如图4及图5所示);而为了防止空气从该略为往外的开口21泄出,降低浮体2悬浮的功效,因此,吸管1与浮体2枢接的上缘处还可设置凸唇3,可防止空气从中泄出而达到更好的悬浮效果。另外,吸管1与浮体2除了上述浮体2的上端与吸管1周缘处密封接合而下端则与外界呈连通状态的接合方式外(如图1至图6所示的形状)(可让空气直接从底端填充该浮体2的容置空间20而可让吸管1达到悬浮于液面上的效果);也可为浮体2上下两端都以密封方式接合在吸管1周缘处而使容置空间20与外界呈封闭状态(如图7、图8所示),其中,该容置空间20与外界呈封闭状态时,其内部可填充密度比饮用者所饮用的液体小的介质(如气体和液体),借此,能够让吸管1悬浮于液面上。另外,所述的浮体2,可呈各种造型的形状(如:草莓、荔枝、水果、动物或其他各种造型等)接合于吸管1的末端周缘处。为了期许能够对浮体2各种造型的形状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特别举出另一种浮体来说明。请参阅图9及图10所示。图9为本技术浮体呈另一种造型的示意图及图10为本技术的浮体呈另一种造型的截面图。由图9、图10可知,该造型的浮体2主要能够穿设于吸管1内部预先设计好的穿孔与浮体2侧边的穿合物穿入接合,借由浮体2内部的容置空间20让空-->气直接进入该容置空间20而使吸管1能够悬浮(该造型原理等同于前述图3)。接着,为了期许对本技术的动作及目的能够有再进一步的了解,请参阅图11及图12所示。图11为本技术应用于瓶罐类的动作示意图及图12为本技术应用于瓶罐类的另一动作示意图。由图11及图12可知,本技术所述的悬浮吸管可借由吸管1末端周缘处的浮体2,让饮用者可吸取饮用瓶罐4(宝特瓶类)内的饮料或矿泉水后,该吸管1能够随瓶罐4内的饮料或矿泉水液面的降低,可让该吸管1保持于液面上,使吸管1不会有掉入瓶罐4内部而拿取不到的困扰,进而增加饮用者饮用时的便利性。再者,请继续参阅图13及图14。图13为本技术套设具有盖体的外管且应用于杯体类的示意图及图14为本技术浮体周缘与该外管内部有适当微小的距离的示意图。由图13及图14可知,本技术所述的悬浮吸管还可套设在配合该吸管1外观构造且设有盖体50的外管5中,其中,该外管5底端与吸管1的末端呈连通状,因此,当吸管1置入于该外管5且应用于大容量的杯体6时,倘若饮用者不想再饮用杯体6内的饮料,便可盖合该外管5的盖体50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浮吸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管的末端周缘处接合浮体,该浮体内部设置有容置空间,且该容置空间内填充密度小于饮用者所饮用的液体的介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浮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的末端周缘处接合浮体,该浮体内部设置有容置空间,且该容置空间内填充密度小于饮用者所饮用的液体的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靠近吸口处设有折弯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内部容置空间填充的介质为气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内部容置空间填充的介质为液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与吸管一体成型。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清淙
申请(专利权)人:纪清淙刘月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