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跟随的垃圾桶,包括:桶盖、桶身以及桶底;桶盖的外壁设置有识别机构,识别机构包括语音识别机构以及图像识别机构,语音识别机构用于接收采集语音信号,桶身桶身内部间隔板将桶身内部分隔成不少于两个垃圾间;桶身的侧壁设置有控制机构,控制机构能够接收语音信号和图像信号。桶底设置有运动装置,运动装置能够带动垃圾桶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间隔板设计,在一个垃圾桶内分隔出多个垃圾间,不同的垃圾间用于放置不同种类的垃圾,在实现垃圾分类的基础上,增加了智能跟随的功能,尤其是大大地帮助了不方便移动的人群,避免了需要扔垃圾时够不到垃圾桶等情况;采用全智能化的设计,使用十分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跟随的垃圾桶应用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跟随的垃圾桶。
技术介绍
垃圾桶,又名废物箱或垃圾箱,是指装放垃圾的容器。多数以金属或塑胶制,用时放入塑料袋,当垃圾一多便可扎起袋丢掉。垃圾桶是人们生活中“藏污纳垢”的容器,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折射,多数垃圾桶都有盖以防垃圾的异味四散,有些垃圾桶可以以脚踏开启,家居的垃圾桶多数放于厨房,以便放置厨余,有些家庭会在主要房间都各置一,有些游乐场的垃圾桶会特别设计成可爱的人物。垃圾桶就使用场合可分为公共垃圾桶和家庭垃圾桶。就盛放垃圾形式可分为独立垃圾桶和分类垃圾桶。就加工材料可分为塑料垃圾桶、不锈钢垃圾桶、陶瓷垃圾桶、木质垃圾桶、水泥垃圾桶和纸浆垃圾桶等等。就开启方式有敞口式、揭盖式、踩踏开盖、感应式(红外线)等。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一些发达国家在垃圾分类处理上的成功经验,以及国家在这方面的重视,都促使分类垃圾桶的出现。2003年10月,国家出台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根据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志,生活垃圾被划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然而,现有的垃圾桶功能单一,仅可以用于扔掷垃圾,没有其他任何功能。且当下很多家庭并不重视垃圾分类这一点,家庭内的垃圾分类也非常不方便,如若在家中设置多个垃圾桶,则会占用较多的家庭面积,且使用非常不方便;如若在家中设置少量垃圾桶进行垃圾分类,那么在产生不同垃圾时,则需要费时费力走到另一个垃圾桶前才能扔垃圾;如若家中垃圾桶数量不足,那么用户就不会主要对垃圾进行垃圾分类,这无疑对环境而言,百害而无一利。现在市面上的垃圾桶均为一桶一室的结构,在实行垃圾分类后,仅能用于扔一个种类的垃圾,效率低下;且对于行动不便的用户而言,垃圾桶的位置不方便扔垃圾会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智能跟随的垃圾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跟随的垃圾桶,包括:桶盖、桶身以及桶底;桶盖的外壁设置有识别机构,识别机构包括语音识别机构以及图像识别机构,语音识别机构用于接收采集语音信号,语音识别机构用于调制语音信号生成控制指令,并将调制后的控制指令传输至处理机构;图像识别机构用于采集图像信号;桶身桶身内部沿轴线方向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间隔板,间隔板将桶身内部分隔成不少于两个垃圾间;桶身的侧壁设置有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与识别机构电性连接,控制机构能够接收语音信号和图像信号;桶底设置有运动装置,运动装置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运动装置能够带动垃圾桶移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控制指令能够是唤醒词或唤醒语句。唤醒词包括移到此处、打开桶盖、关闭桶盖、吸尘、停止吸尘。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桶盖与桶身的连接处设置有舵机,舵机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舵机能够控制桶盖打开或关闭。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桶底设置有吸附装置,吸附装置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吸附装置与垃圾间通过管道连接,管道连接的为第一垃圾间,第一垃圾间的内壁设置有喷头,喷头能够喷水。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桶底的外壁设置有避障机构,避障机构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避障机构包括若干测距传感器,若干测距传感器沿桶底的周向等距间隔分布。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测距传感器包括: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激光传感器以及雷达传感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控制机构包括有电源机构,电源机构为电池。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智能跟随的垃圾桶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智能跟随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生成控制指令,语音识别机构接收控制指令并进行识别,识别完毕将控制指令发送至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发出控制指令至图像识别机构,由图像识别机构识别出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发送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发送控制指令给运动装置,运动装置带动智能跟随垃圾桶至指定地点;生成打开桶盖的控制指令,由语音识别系统接收指令,并将该信号发送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将控制指令发送给舵机,舵机接收到控制信号后运动,打开桶盖;生成关闭桶盖的控制指令,由语音识别系统接收指令,并将该信号发送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将控制指令发送给舵机,舵机接收到控制信号后运动,关闭桶盖。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垃圾桶在移动时,避障机构工作,测距传感器检测到障碍物距离为m(单位:cm),当30<m<50时,向控制机构发送指令,控制机构接收处理后,发送指令给运动装置,运动装置控制垃圾桶减速,当m<30时,向控制机构发送指令,控制机构接收处理后,发送指令给运动装置,运动装置控制垃圾桶减速转弯。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生成吸尘控制指令,由语音识别机构识别后发送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接收处理后,控制机构发送指令给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动作,吸附地面对应位置的灰尘,并通过管道将灰尘倒入第一垃圾间,吸附过程中,喷头间断喷水。本专利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间隔板设计,在一个垃圾桶内分隔出多个垃圾间,可以高效地实现垃圾分类,不同的垃圾间用于放置不同种类的垃圾,投掷垃圾进入公共垃圾桶时,能够十分便捷地进行分类,日常使用时仅一个垃圾桶便可以满足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需求;在实现垃圾分类的基础上,增加了智能跟随的功能,尤其是大大地帮助了不方便移动的人群,如婴幼儿的看护人、残疾人士、老人、伤员、正在输液的病人等,避免了需要扔垃圾时够不到垃圾桶等情况;采用全智能化的设计,使用十分便捷。(2)桶盖的外壁设置有识别机构,识别机构可以识别外界的信号,包括语音信号和图像信号;桶盖与桶身的连接处设置有舵机,舵机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桶盖的开合,省时省力又干净,不会因为重复开合脏到手;桶底设置有吸附装置,吸附装置与垃圾间通过管道连接,垃圾桶在移动的过程中可以顺便吸附地面上的灰尘,并通过管道将灰尘送入指定的垃圾间,喷头能够喷水,桶盖打开后也不会灰尘四处飘散避免灰尘飞入空气内,减少了空气污染的概率。(3)桶底的外壁设置有避障机构,避障机构包括若干测距传感器,在垃圾桶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实时检测前方障碍物的位置,并及时进行检测,防止垃圾桶撞到外部障碍物;若干测距传感器沿桶底的周向等距间隔分布,每一个方向上均设置有传感器,全方位避障无死角。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图1为智能跟随垃圾桶示意图;图2为智能跟随垃圾桶的底部示意图;图3为智能跟随垃圾桶的剖面图;图4为智能跟随垃圾桶的剖面图;图5为智能跟随垃圾桶的工作方式流程图;附图标记如下说明:101、语音识别机构;102、图像识别机构;103、舵机;104、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跟随的垃圾桶,包括:桶盖、桶身以及桶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的外壁设置有识别机构,所述识别机构包括语音识别机构以及图像识别机构,所述语音识别机构用于接收采集语音信号,所述语音识别机构用于调制语音信号生成控制指令,并将调制后的控制指令传输至处理机构;所述图像识别机构用于采集图像信号;/n所述桶身所述桶身内部沿轴线方向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间隔板,所述间隔板将桶身内部分隔成不少于两个垃圾间;所述桶身的侧壁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识别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机构能够接收语音信号和图像信号;/n所述桶底设置有运动装置,所述运动装置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所述运动装置能够带动垃圾桶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跟随的垃圾桶,包括:桶盖、桶身以及桶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的外壁设置有识别机构,所述识别机构包括语音识别机构以及图像识别机构,所述语音识别机构用于接收采集语音信号,所述语音识别机构用于调制语音信号生成控制指令,并将调制后的控制指令传输至处理机构;所述图像识别机构用于采集图像信号;
所述桶身所述桶身内部沿轴线方向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间隔板,所述间隔板将桶身内部分隔成不少于两个垃圾间;所述桶身的侧壁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识别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机构能够接收语音信号和图像信号;
所述桶底设置有运动装置,所述运动装置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所述运动装置能够带动垃圾桶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跟随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指令能够是唤醒词或唤醒语句,所述唤醒词包括移到此处、打开桶盖、关闭桶盖、吸尘、停止吸尘中的一个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跟随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与所述桶身的连接处设置有舵机,所述舵机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所述舵机能够控制桶盖打开或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跟随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底设置有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所述吸附装置与所述垃圾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管道连接的为第一垃圾间,所述第一垃圾间的内壁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能够喷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跟随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底的外壁设置有避障机构,所述避障机构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所述避障机构包括若干测距传感器,所述若干测距传感器沿桶底的周向等距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跟随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传感器包括: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激光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基,张邦喜,张希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金净创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