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用于轧制复合带钢的模具钢粗轧辊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231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专用于轧制复合带钢的模具钢粗轧辊及其制造方法,轧辊具有上下对称式分布的两个轧辊,所述的轧辊具有由模具钢制成的轧辊本体,所述的轧辊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由模具钢制成的轴承安装部,其中一侧的轴承安装部的外侧设置有由模具钢制成的连接部,另外一侧的轴承安装部的外侧设置有由模具钢制成的传动部;制造方法包括优化配置化学成分、熔炼、浇注以及特殊热处理。所制得的模具钢粗轧辊具备良好的耐磨性、冲击挤压韧性、抗热裂性、很高的抗拉强度以及很好的轧制塑性,使用范围广泛,尤其是轧制不锈钢和高强度碳素钢的复合带钢,便于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专用于轧制复合带钢的模具钢粗轧辊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辊的
,尤其是一种专用于轧制复合带钢的模具钢粗轧辊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为实现国家提出的钢铁工业由数量型增长转变为质量效益型增长,由“消耗型”增长转变为“节约型”增长,就要深入开展“对标挖潜”,节能降耗,降本增益工作,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大力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尽快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在改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钢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产业政策。随着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急需的广泛应用于化工建筑、油气输送、焊接钢管等方面的复合带钢应运而生。复合带钢就是将两种不同材质的板带坯,如304不锈钢坯和Q345钢坯,厚度按1:5比例配置,通过在叠合的边部用高频焊接工艺形成复合坯,然后经加热后轧制不同宽度、不同厚度、不同长度的复合带钢。由于两种不同材料的复合,要轧制成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带钢,因此对轧制的主要工具轧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轧辊的材质,不但需要较好的咬入性,而且需要具备良好的耐磨性、冲击挤压韧性、抗热裂性、很高的抗拉强度以及很好的轧制塑性,尤其是轧制不锈钢和高强度碳素钢的复合带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专用于轧制复合带钢的模具钢粗轧辊及其制造方法,所制得的模具钢粗轧辊具备良好的耐磨性、冲击挤压韧性、抗热裂性、很高的抗拉强度以及很好的轧制塑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专用于轧制复合带钢的模具钢粗轧辊,具有上下对称式分布的两个轧辊,所述的轧辊具有由模具钢制成的轧辊本体,所述的轧辊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由模具钢制成的轴承安装部,其中一侧的轴承安装部的外侧设置有由模具钢制成的连接部,另外一侧的轴承安装部的外侧设置有由模具钢制成的传动部。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轧辊本体与所述的轴承安装部的连接过渡处设有第一倒圆角。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轴承安装部与所述的连接部的连接过渡处设有第二倒圆角。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轴承安装部与所述的传动部的连接过渡处设有第三倒圆角。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轧辊本体、所述的轴承安装部、所述的连接部以及所述的传动部为一体结构。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轧辊本体的中轴线、所述的轴承安装部的中轴线、所述的连接部的中轴线以及所述的传动部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于轧制复合带钢的模具钢粗轧辊的制造方法,具体制造步骤如下:第一步骤、轧辊由下述重量组份的原料配制而成:碳0.40~0.60%,硅0.40~0.80%,锰0.40~0.60%,铬1.50~2.50%,镍0.80~1.20%,钼0.80~1.20%,钒0.20~0.60%,铌0.10~0.30%;第二步骤、熔炼采用双炉,先在中频感应电炉熔炼初级钢水,钢温至1450~1480℃时,炉内加入造渣剂进行造渣,钢水升温至1500~1530℃时扒渣,扒完渣后出钢至LF/VD炉精炼,钢温至1580~1620℃时,加入高熔点合金至完全熔清后,再加入3~5kg钇基重稀土钢水变质剂,利用活性元素进一步清除杂质元素,净化钢水,钢温至液相温度+60~80℃出钢,出钢前数分钟在炉内插入0.03~0.05%的铝脱氧,钢水出完后吹氩气振动钢水,让微细杂渣上浮,再镇静5~15分钟浇注;第三步骤、浇注采用顶注工艺,钢水温度至Acm+30~50℃浇注,浇注时根据轧辊直径、长度、按顺序凝固程序,由中流、大流、小流方法进行,浇毕后启动电磁振动器,按合理的频率振动,提高轧辊结晶组织的致密度,并消除凝固温差造成的组织疏松区;第四步骤、采用热开箱工艺,轧辊在型内冷却至550~650℃时开箱,直接进炉热处理,首先恒温3~4小时后进行扩散退火,每小时升温速度10~15℃,至860~880℃保温8~10小时,然后升温至1050~1080℃,接着炉冷;第五步骤、正火:轧辊炉冷后升温,升温速度每小时20~30℃,至660~680℃时,保温10~20小时,然后升温至920~950℃时保温30~40小时,然后风冷;第六步骤、回火:风冷至300~400℃装炉回火,进炉后恒温3~4小时升温,升温速度每小时30~40℃,辊温至560~580℃,保温20~30小时再炉冷,炉冷至100~200℃出炉。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第一步骤中,轧辊的原料还具有磷≤0.03%,硫≤0.025%,稀土≥0.01%。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第二步骤中,所述的造渣剂由3~5%的萤石、15~20%的碎玻璃、30~40%的细粒石英砂、20~30%余数为工业碱混制而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专用于轧制复合带钢的模具钢粗轧辊及其制造方法,所制得的模具钢粗轧辊具备良好的耐磨性、冲击挤压韧性、抗热裂性、很高的抗拉强度以及很好的轧制塑性,使用范围广泛,尤其是轧制不锈钢和高强度碳素钢的复合带钢,便于广泛推广和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为:1、轧辊本体;2、轴承安装部;3、连接部;4、传动部;5、第一倒圆角;6、第二倒圆角;7、第三倒圆角。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两侧”、“之间”、“中部”、“上端”、“下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见图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专用于轧制复合带钢的模具钢粗轧辊,具有上下对称式分布的两个轧辊,轧辊具有由模具钢制成的轧辊本体1,轧辊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由模具钢制成的轴承安装部2,其中一侧的轴承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专用于轧制复合带钢的模具钢粗轧辊,其特征是:具有上下对称式分布的两个轧辊,所述的轧辊具有由模具钢制成的轧辊本体(1),所述的轧辊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由模具钢制成的轴承安装部(2),其中一侧的轴承安装部(2)的外侧设置有由模具钢制成的连接部(3),另外一侧的轴承安装部(2)的外侧设置有由模具钢制成的传动部(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专用于轧制复合带钢的模具钢粗轧辊,其特征是:具有上下对称式分布的两个轧辊,所述的轧辊具有由模具钢制成的轧辊本体(1),所述的轧辊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由模具钢制成的轴承安装部(2),其中一侧的轴承安装部(2)的外侧设置有由模具钢制成的连接部(3),另外一侧的轴承安装部(2)的外侧设置有由模具钢制成的传动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专用于轧制复合带钢的模具钢粗轧辊,其特征是:所述的轧辊本体(1)与所述的轴承安装部(2)的连接过渡处设有第一倒圆角(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专用于轧制复合带钢的模具钢粗轧辊,其特征是:所述的轴承安装部(2)与所述的连接部(3)的连接过渡处设有第二倒圆角(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专用于轧制复合带钢的模具钢粗轧辊,其特征是:所述的轴承安装部(2)与所述的传动部(4)的连接过渡处设有第三倒圆角(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专用于轧制复合带钢的模具钢粗轧辊,其特征是:所述的轧辊本体(1)、所述的轴承安装部(2)、所述的连接部(3)以及所述的传动部(4)为一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专用于轧制复合带钢的模具钢粗轧辊,其特征是:所述的轧辊本体(1)的中轴线、所述的轴承安装部(2)的中轴线、所述的连接部(3)的中轴线以及所述的传动部(4)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于轧制复合带钢的模具钢粗轧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具体制造步骤如下:
第一步骤、轧辊由下述重量组份的原料配制而成:
碳0.40~0.60%,
硅0.40~0.80%,
锰0.40~0.60%,
铬1.50~2.50%,
镍0.80~1.20%,
钼0.80~1.20%,
钒0.20~0.60%,
铌0.10~0.30%;
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卫平蒋志芳周青王亮钱秋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瑞宏轧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